來源:博時基金
A股的反攻來得猝不及防,基民也收穫了久違回血的快樂。
自2月6日階段觸底以來,萬得全A指數的累計漲幅已達21%,超過20%,也就是市場常説的“技術性牛市”。而在本輪反彈中,多數權益基金也快速回血。根據所長統計,2月6日以來正收益的主動權益類基金接近100%。
不過拉長到今年以來的維度,年內真正回本的主動權益類基金僅佔到48%左右,不到一半的水準。為什麼手裏的基金還沒有成功“轉正”呢?
從規模效應上看,年內未回本基金大多為規模在10億元以下的“迷你基”,佔比近86%。此外是規模為10億-20億元的基金,佔比7.74%。
為何規模小的基金今年難回本?
從不同規模指數今年的表現來看,微盤股不同於2023年的強勢,在今年出現了較大幅度的回調,跌幅超過15%。而大盤風格今年表現相對突出,今年上漲5.33%。與之相應的,規模較大的基金往往在本輪大盤風格佔優的行情下快速回血,而曾經“以小為美”的迷你基金失去了過往的優勢。
從行業風格上看,按去年各基金中報公佈的行業配置進行統計,今年以來仍是負收益的權益基金,其前三大重倉行業主要分佈在電子、醫藥、機械、電腦、新能源、基礎化工、食品飲料等領域。
而今年市場修復依舊呈現結構性特點,以大盤、價值風格領先。從中信風格指數表現來看,成長風格也要弱于金融、週期、穩定等風格指數。
從中信一級行業表現來看,今年AI提供了主要的熱點,通信板塊實現領漲。銀行、家電、煤炭等週期行業也貢獻了主要漲幅。而基金重倉配置的行業例如電子、醫藥、機械等等在今年的漲跌幅仍然是負值,表現相對落後,也構成了基金尚未完全回本的部分原因。
總的來看,今年主力資金持續流入核心大盤指數,快速拉動市場回升的同時,也讓市場的整體風格向大盤價值方向傾斜,熱衷成長風格的主動權益類基金雖同步享受了市場的反彈,但從幅度上不及其他配置週期或價值方向的基金。
但是,市場風格始終是輪動的,短期修復較緩並不意味著失去吸引力。相反,成長板塊在新質生産力等新興産業趨勢下,或許能迎來更多反轉的可能性。
當下應該怎麼做?
所以,對於手中持基的朋友們,現在要做的有兩件事。
第一,對手裏的基金做一次整體的復盤。
看看這波收益沒有回血是上述所説的市場原因還是基金自身的問題。對於基金經理過往的業績表現,基金目前持有的行業標的,有清晰的認知和自己的思考。如果基金過往業績紮實,行業前景也依舊看好,那麼可以多點耐心等待。
第二,提前設置好一個收益預期,及時進行收益兌現。
經過本輪反彈行情過後,未來的市場可能會出現波動,當滿足階段性的收益預期時,就可以落袋為安。這樣在估值再次回調到低位時,也能有餘力繼續補倉,而不會再次抱憾于沒有參與到市場的低位。
(責任編輯: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