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銀華基金
展望2024年的投資關鍵詞,“高股息”、“紅利”憑藉居高不下的熱度,無疑成為了強有力的投資關鍵詞候選。
“高股息”中提到的股息即股票的利息,是指股份公司從提取了公積金、公益金的稅後利潤中按照股息率派發給股東的收益。而另一個經常和“高股息”結伴出現的“紅利”是指在上市公司分派股息之後按持股比例向股東分配的剩餘利潤。雖然紅利也是公司分配給股東的回報,但它與股息的區別在於,股息的利率是固定的,而紅利數額通常是不確定的,它隨著公司每年可分配盈餘的多少而上下浮動。
二者概念雖有所不同,但均代表著公司的分紅能力。如果股息高、紅利高,則一定程度意味著該公司處於成熟期,業務穩定、盈利能力強、現金流充沛。
高股息紅利策略究竟是怎麼火起來的?究其原因,我們還是要追溯到其近期強勁的表現。
回看過去的半年,自2023年8月開始,上證指數出現了罕見的月線六連陰,而中證紅利指數在1月就先於上證指數止跌回升了。整體來看,上證指數下跌8.38%,而中證紅利指數漲幅2.56%,即便是在大盤持續調整的過程中依舊逆勢走強,成為少有的避風板塊。(數據來源:Wind,2023.08-2024.02;指數過往不預示未來表現)
(數據來源:Wind,2023.08-2024.02;指數過往不預示未來表現)
不過,能夠連續多年派發高股息的公司也並不是近期才陸續涌現出來的,也就是説高股息紅利策略已經存在了較長時間了,之所以在近期能夠獲得大家的關注與資金的涌入,跟投資者風險偏好、政策導向、宏觀經濟環境等因素的邊際變化有關。
那麼,具體來看,高股息紅利策略表現亮眼、值得關注的邏輯重點有哪些方面呢?接下來我們就為大家梳理一下。
首先,在投資者風險偏好方面:經過了過去三年市場的震蕩下行,大家的投資心態都受到了一輪又一輪的磨練,當前的投資信心也較為薄弱。無論是機構投資者還是個人投資者,都在尋找一類能夠長期穩定生息的資産,“避險”是我們當下投資的重要目標之一,高股息資産則開始進入大家的視野。
高股息的上市公司由於發展階段普遍處於成熟期,經營穩健、抗風險能力較強、現金流充裕;且一般聚集在傳統行業,市值較大、估值較低、股價彈性低(數據來源:Wind,2024.2.29),在市場下跌情況下具有一定防禦能力。投資于高股息紅利概念股,則意味著我們能在A股市場上賺到兩筆錢:分紅+資本利得(指數漲跌),在市場比較低迷的環境下,有望提供相對更加穩定的收入來源。
其次,在政策導向方面:監管對於不良公司的退市力度持續加大,一定程度上加強了中小微盤股的潛在暴雷風險,而高股息個股因為業務穩定,經營能力已經經過持續分紅的驗證,並且很多公司都是大型央國企,暴雷風險更小,更具確定性。
最後,在宏觀經濟環境方面,由於當下經濟依然處於“弱復蘇”的狀態,貨幣政策有望繼續維持寬鬆。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具有“類債”屬性的高股息紅利類資産依然有可能表現繼續向好。
(數據來源:Wind,2011.1-2024.2;指數過往不預示未來表現)
但是,隨著高股息紅利策略板塊的熱度持續提升和資金的持續流入,看空的聲音也在不斷地涌現出來。
有人士認為,高股息投資策略適用的環境除了貨幣政策寬鬆期外,還要疊加經濟波動下行或者需求始終疲弱這一因素,所以高股息資産一般會在熊市期間或者弱勢震蕩期間有超額收益,一旦經濟增長恢復或者新的産業趨勢形成,高股息資産卻可能會逐漸跑輸。本輪高股息行情還疊加了國企改革、上游産業供給側約束長期化等邏輯,從投資角度理解,可能高股息行情還沒有結束,但拉長時間週期看,高股息策略會有階段性失效的過程。
對於兩種不同的聲音,我們暫時無法判斷出絕對的對錯,但可以確定的是,本輪高股息紅利概念股的上漲背後,是多種因素的碰撞,並非是單一條件可以觸發的。想要知道接下來高股息紅利策略能否適用,就必須要進一步觀察我們提到的影響因素是否還有望持續。
因此,如果是已經“上車”高股息紅利資産的小夥伴,建議警惕板塊過熱帶來的回調風險;如果是還未“上車”、依然在觀望的小夥伴,可酌情關注回調機會,或以合理比例配置,切莫單一押賭。
(文章來源:銀華基金)
(責任編輯: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