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歐基金
2024年,AI推動的軟體産業變革比想像更快。文生視頻大模型PIKA誕生未滿百日,Sora就炸裂出道,大秀肌肉。2月16日淩晨,OpenAI發佈了首個文生視頻模型Sora,不僅可以直接輸出長達60秒的視頻,時長遠超同行産品,並且包含高度細緻的背景、複雜的多角度鏡頭。(新聞來源:每日經濟新聞,新聞日期:2024/2/16)
縱觀國內軟體産業,國産替代也是另一條重要主線。2024年,國産軟體生態正從“獨木難支”走向“百花齊放”。今年1月,華為宣佈HarmonyOS NEXT鴻蒙星河版面向開發者開放申請,首批超200家企業正加速開發鴻蒙原生應用。(新聞來源:每日經濟新聞,新聞日期:2024/1/18)這意味著,全面自主可控的軟體應用生態正逐步培育成形。
鴻蒙生態只是我國軟體行業國産替代的一個縮影。近年來,科技自立自強上升為國家戰略,資訊技術領域的自主可控迫在眉睫。國家提出了信創“2+8+N”應用體系,隨著政策加碼,面向千行百業的軟體國産化進程提速。疊加AI技術驅動,細分場景下的軟體應用新玩法層出不窮。
一邊是政策驅動國産化,一邊是技術革命催生創新,軟體産業打開了新的成長空間。軟體國産替代進程如何?AI技術演進為軟體的發展帶來哪些新動力?本期《研究深一度》將帶領大家走進熟悉又陌生的軟體産業。
軟體是新一代資訊技術的底座。近年來最火的前沿科技——人工智慧、雲計算、大數據、區塊鏈等都離不開軟體的核心支撐。比如,人工智慧産業生態的核心是軟體開發框架,區塊鏈的本質是一種去中心化的分佈式數據庫軟體。
細剖軟體産業鏈,涉及環節眾多、關係複雜,下游應用場景更是包羅萬象。簡單梳理一下,産業鏈上游是為軟體研發提供所需硬體與基礎系統的供應商,比如電子元器件、電腦、網路設備的製造商,以及提供作業系統、數據庫、中間件的基礎軟體供應商。
産業鏈中游是主要負責軟體開發的廠商,包括了從需求調研、設計、編碼、測試、交付到日常維護、迭代升級等開發全流程。
産業鏈下游就是包羅萬象的各類應用行業與場景,既有日常生活中使用高頻的C端應用軟體,比如每個人手機裏的購物APP、外賣APP,電腦操作時的辦公軟體,甚至是新能源車的駕駛系統;也有B端“大國重器”産業的應用場景,比如航空航太、高端製造等産業場景。可以説,現代人的生活已經離不開這些“看不見”的工具助手。
工業軟體,在現代産業中牽一髮而動全身。2020年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以“國家安全或外交政策利益”為由,禁止MATLAB這一數學建模軟體向哈工大與哈工程兩所高校提供服務。(新聞來源:北京商報,新聞日期:2020/6/12)
沒有了軟體工具,就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眾所週知,工業製造的第一步就是圖紙繪製,而MATLAB就可以理解為繪製圖紙的軟體,是所有數學軟體中操作最便捷、工科學生需要最先掌握的一個。而大家更為擔憂地發現,“平時使用的工具型軟體中,竟然只有通訊工具是國産産品”。
這就是為什麼近年來國家一直大力呼籲國産軟體替代。數據顯示,從2013年的3萬億到2023年的12.3萬億,國內軟體産業收入增長超4倍。國家出臺多項重大政策支援信創發展,促進軟體國産化率快速提升。
整體而言,國産應用軟體整體成熟度領先於基礎軟體,部分已具備全球競爭力。對比之下,基礎套裝軟體括作業系統、數據庫、中間件等,其研發難度較大,且需要結合晶片形成生態,具有較高的壟斷性。
針對信創産業,國家提出了“2+8+N”應用體系,2即“黨、政”,8即“關於國計民生的八大行業,即金融、電力、電信、石油、交通、教育、醫療、航空航太”,“N”指汽車、物流、煙草等行業相關國産軟體公司訂單和業績高增長驅動,帶動相關産業指數上漲。
遵循“2+8+N”體系規劃,各行各業的信創國産化漸次落地。作為信創起步最早的領域,黨政部門的信創改造走在最前面。行業信創中,金融行業推進最快;其次是電信、交通、電力、石油、航空航太行業等;最後是教育、醫療行業。N裏面,汽車、物流、煙草、電子等行業也正在發力國産替代。
當下正處於縣鄉下沉和行業信創拓展並舉階段,在這個從1向N的高速成長擴容階段,未來進一步提升國産化率的空間值得期待。
如果説政策驅動、國産化率提升帶來軟體行業中期維度的投資機會,那麼人工智慧則是為軟體産業催生新增長曲線,打開了更加廣闊的商業前景。
為什麼這麼説?ChatGPT作為現象級應用,在推出後兩個月內用戶破1億,成為歷史上增長最快應用。在業內看來,這場史無前例的大變革,正在復刻2015年前後的“網際網路+”行情,推動“AI+”成為未來十幾年的發展主流,並以通用的底層技術力量,重塑千行百業,改變甚至顛覆既定的競爭格局。
AI+軟體打開了全新的探索方向和想像空間。以工具類軟體為例,AI嵌入後可以發揮其生成式能力,用辦公軟體自動起草工作郵件和PPT、做會議紀要等,在視頻製作軟體中實現從文本到視頻的一鍵生成。
這些應用工具已經初具雛形,且迭代速度比想像更快,掀起新的投資熱潮。繼去年11月AI視頻生成産品PIKA在矽谷一鳴驚人之後,不到三個月,OpenAI就推陳出新,于2月16日淩晨發佈了首個文生視頻模型Sora,風頭更甚。據介紹,Sora可以直接輸出長達60秒的視頻,長度超出Pika等同行産品,並且包含高度細緻的背景、複雜的多角度鏡頭。OpenAI亦表示,Sora是能夠理解和模擬現實世界的模型的基礎,這一能力將是實現AGI(通用人工智慧)的重要里程碑。(新聞來源:證券時報,新聞日期:2023/11/29;每日經濟新聞,新聞日期:2024/2/16)
在垂直行業領域的AI結合也大大提升了一線生産效率。以鋼鐵行業為例,國內某公司表示,通過結合AI,從而完成全自動聚焦拍照、廢鋼3D厚度識別、産品規模化交付等技術幫助鋼鐵企業進行廢鋼智慧判級。
與此同時,大模型嵌入搜索引擎,可以實現更具個性化、更精準的搜索問答互動;與服務類應用(線上購物、業務辦理、遊戲)等不同應用場景融合,可以提升人機交互能力,讓智慧客服真正對答如流。
也就是説,隨著AI的普及,未來AI融合工具軟體可能成為標配,而這可能是工具軟體廠商競爭的新焦點。在同樣都能夠接入AI通用大模型能力的前提下,未來能夠將AI與現有應用場景更好融合、更大程度發揮AI價值的廠商有望在新一輪的競爭中脫穎而出。
總體來看,AI有望帶動軟體産業鏈的技術層、基礎層、應用層等多領域企業創新突破。其中,在技術層和基礎層,主要由以巨頭為代表的平臺型企業進行突破;在應用層,則更多會挖掘不同用戶場景和需求,誕生出百花齊放的垂類軟體企業。
當然,客觀來講,目前AI還停留在比較早期的領域。隨著巨頭入場以及不斷推陳出新的軟體産品,讓大家看到了從0到1的想像空間,相信未來這項技術可以探索出一些比較成熟的路徑,找到確定的商業和應用的模式,從而真正形成業績和估值的戴維斯雙擊。
(文章來源:中歐基金)
(責任編輯: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