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持續非理性的時間總會比你能撐住的時間更長”。這句至理名言在近期又一次得到了驗證。
2024年的“開門黑”突如其來,投資者對於元旦節前那兩根大陽線寄予了多少厚望,現在就該有多少的失望。
A股為何又雙叒大跌?
開年以來,A股連續調整,上證指數屢次跌破年內新低,2900點保衛戰再度打響,市場情緒重回冰點。
A股為何又雙叒大跌,幾個可能的原因是:
第一,市場在經歷了連續的下跌後,暫時沒有強有力的新利好出現,出現慣性下挫,而公募、北向資金等減量博弈下對核心資産表現也有所制約;
第二,近期公佈的12月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49.0%,比上月下降0.4個百分點,製造業景氣水準有所回落,使得市場風格偏向避險;
第三,在小微盤風格接連大漲後,短期回調補跌,市場博弈情緒加大,也進一步削弱了賺錢效應。
第四,上周美國公佈的ADP非農就業人口數據(即“小非農”)大超預期,美聯儲12月會議紀要承認政策利率可能已經見頂,但並未討論具體降息時點,市場對於美聯儲3月降息的樂觀預期出現修正。(來源:Choice、公開資訊)
短期看似是不利因素聚集,但本質是缺增量資金與信心。而歷史上A股在每一輪走出低谷前,都伴隨著市場的來回反覆、方向莫辨。
越是臨近下跌尾聲,市場信心就越是匱乏,成交陷入低迷,對利好也是無動於衷。
極端的悲觀預期時常會催生極端的價格,當前的A股已有多個指標觸及歷史極值,來到明顯的底部區域:
目前上證指數市盈率-TTM 12.5倍,滬深300市盈率-TTM 10.8倍,已經低於2008年11月的大熊市尾聲;
12月A股破凈股佔比上升至8%,超過2013年6月和2016年1月,逼近2008年11月的8.2%;
股債收益差(10年期國債收益率-滬深300近12個月股息率)下行至-0.75%,已下破近三年均值-2倍標準差,低於歷次市場大底。
(圖片來源:華西證券《復盤歷史幾輪A股磨底行情的特徵》,發佈時間:20240106,不作投資推薦)
大跌之後,其實也不必過於悲觀,破位下跌或是市場走向出清的開始。從理論上來説,當跌幅達到了一定的量級、成交擁擠度重回冷清,説明市場籌碼已經有所出清,樂觀的人再一進場買入,反彈也就不遠了。
3000點下方徘徊,
投資者如何應對?
上證指數的3000點其實和其他點位一樣,並沒有太多實質的意義,但卻是不少投資人相當重視的一條心理分界線,也不難理解近期市場的悲觀言論不斷發酵。
從2008年6月12日上證指數收盤首次跌破3000點開始,“3000點保衛戰”前前後後打了超過15年,每次都經過了一定的拉鋸。
但信心不滅,絕處也可逢生,雖然過程可能較為曲折、複雜,但行情總是在絕望中被點燃,“3000點保衛戰”最終都取得了勝利。
從持續時間來看,3000點以下持續時間中位數為4個交易日,平均值為19個交易日,持續時間最短的僅有1個交易日,最長的則達到了171個交易日,時間分化非常明顯。
從跌幅來看,上證指數跌破3000點後,繼續下跌的空間通常不大,最低點的中位數為2905點,平均值為2871點。
(圖片來源:光大證券研究所《如何看待大盤退守3000點附近——策略周專題》,發佈時間:20231022,不作投資推薦)
結合歷史上每一次3000點附近運作的規律來看,在3000點下方,基本下行空間有限。而市場的“恐慌性殺跌”,往往是“市場底”構築典型特徵。當前來看,國內經濟正在穩步復蘇,基本面仍在悄無聲息地回暖,指數在3000點以下長期徘徊的可能性較低。
“好的投資都是在壞的時候做出來的”,市場下跌既是當前風險的釋放,更是未來機會的醞釀。歷史一次次向我們證明,3000點以下的A股,大概率只輸時間不輸錢。
如何看待當下的市場環境?
投資者如何“熬底”?
當然,指標歸指標,市場歸市場,情緒歸情緒。
分析了一大堆,市場仍然沒有擺脫頹勢,現在主流的聲音仍然是——這次不一樣。滬深300都能破紀錄連跌三年,又該如何保證過去的價值體系、週期規律還能適用呢?
但日光之下並無新事,類似的情況總是在歷次週期的底部一次次發生,像一部重復播放、迴圈往復的默片。
2005年那波熊市,下跌的過程漫長而焦灼,來到6月,上證指數失守1000點,市場一片愁雲慘澹。
在最低觸及998點那一刻,少數還堅守在券商營業部的散戶先是一片沉默,然後在沉悶中爆發經久不息的掌聲。這背後的心酸、失意、苦楚、悔恨,豈是短短幾句雲淡風輕的言語可以描述的。
彼時證券報的股評標題是—— “核心資産分崩離析”、“價值投資理念遭到顛覆”、“利好頻現不改市場弱勢”,市場信心盡失。
沒有什麼不一樣,每一輪下跌都是如此。極端的行情往往疊加了多重當時看起來無解的利空因素。每次的“危機”敘事似乎都是有史以來最嚴重的。
默片不言不語,正如市場的底部到來總是悄無聲息。但在默片的尾聲,故事卻很動聽:
這個998點即將成為未來數十年的歷史大底,而讓投資者 “哀莫大於心死”的滬指又將在2年多以後攀上6000點的高峰。
沒有人能夠預知市場什麼時候否極泰來,但是最終又總能浴火重生,而彼時的人們永遠尚不知情。
沒有什麼不一樣,每一輪下跌都是如此。18年前股評的標題放在今天,似乎也沒有那麼的格格不入。底部的心態都是如出一轍。彼時彼刻,恰如此時此刻。
聚散離合是人生的主色調,A股激蕩30年,市場的參與者同樣來來去去,但顛撲不破的是週期運作的規律。下跌的向來尾聲都是由帶血的籌碼澆築而成的,的確難熬。
但無論你是否相信,挺過了熊市的哀鴻遍野和底部的荊棘叢生,牛市就一定會來,“水大魚大”,在新的週期裏,優質的基金都有望跟隨市場的貝塔力創凈值的新高。
(數據來源:Choice,統計區間:2001/12/21~2023/5/26,不作投資推薦)
最後,小編想用一段大師彼得·林奇的話作為結尾:
1987年股市暴跌之後,道瓊斯指數曾經一天之內下跌了508點,那些投資專家們異口同聲地預測股市要崩潰了,但是事後證明,儘管道瓊斯指數暴跌1000點之多(從8月份指數最高點計算跌幅高達33%),也沒有像人們預料的那樣股市末日來臨。
這只不過是一次正常的股市調整而已,儘管調整幅度非常大,但也只不過是20世紀13次跌幅超過33%的股市調整中的最近一次而已。
之後雖然又發生過一次跌幅超過10%的股市大跌,也不過是歷史上第41次而已,或者這樣説,即使這次是一次跌幅超過33%的股市大跌,也不過是歷史上第14次而已,沒有什麼好大驚小怪的。
最長的路也有盡頭,最黑暗的夜晚也會迎接清晨。
不要倒在最寒冷的黎明之前。
(責任編輯: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