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市場,個人投資者和專業投資機構的區別到底在哪,是能獲取到的資訊?專業知識?還是投資策略?其實最關鍵的一點在於思維框架,簡單來説就是是否能聚焦到核心矛盾點。
面對資訊繁雜的市場,從個人投資者到股票基金經理,再到FOF管理人,其實是在不斷地 “資訊降維”。
對於個人投資者來説,進入股票市場就需要面對茫茫多的複雜資訊和各式各樣的“投資建議”。作為非專業選手,個人投資者難以剝離掉“噪音”,無法篩選出“核心矛盾”,很難評估資訊有效性和真實性並做出最佳決策。
基金經理作為經過系統性訓練的專業選手,有一套自己的投資體系,對宏觀、政策、産業發展趨勢、公司經營基本面、市場情緒等維度做出分析判斷。儘管不同基金經理處理資訊的方式不同,但他們都有一套剔除冗余資訊的方法來進行 “資訊降維”。
FOF管理人往往會在股票基金經理的基礎上再做一次“降維”。簡單來説,FOF管理人在研究基金産品的時候,關注重點並不是基金底層買的那些股票,而是會提煉出全方位刻畫基金經理的“因子”,我們大致可以把這些因子分成三大類:
·業績因子。主要刻畫歷史凈值表現,包括收益率、波動率、回撤幅度、夏普比率等。
·風格因子。主要刻畫基金經理的投資風格。進一步可以細分成持倉因子(倉位、行業、個股財務特徵)、交易因子等。
·畫像因子。客觀刻畫基金經理的特徵,包括年齡、性別、從業年限、投研經驗等。
所以FOF管理人做的核心工作,其實是對基金經理特徵的全方位刻畫,然後基於這些因子構建一個有置信度和長期競爭力的組合。
作為“專業基金買手”,FOF管理人在普通投資者和基金經理選股邏輯基礎上進一步將市場有效資訊聚焦,二次降維,最終選出一個兼顧長期投資和致力於改善持有人體驗的基金組合。
(責任編輯: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