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華夏基金
11月以來,北交所卻憑著一輪“史詩級”的大漲異軍突起,再度引發市場熱議。
北證50的“烈火如歌”。在剛剛過去的11月,北證50大漲27.5%,資金關注度迅速提高,成交量連續“上臺階”。即便經歷了“巨震”,從10月24日起算,本輪北證50的反彈也高達31%。(來源:Wind,截至2023-12-1)
究其原因,足夠便宜的估值、政策預期催化與市場風格偏好共振,共同助推了本輪行情的演繹。
首先,在本輪行情伊始,北交所整體估值足夠便宜。
在本輪“暴漲”前,北證50指數的動態市盈率為僅為15倍,相較于大多數成長指數,的確具備一定的估值優勢。常年的估值折價後,“超跌”成為反彈最大的動力。即便來到當下,不少北交所質地較好的“旗艦”個股估值也仍在15倍左右,如果考慮到成長性,將估值切換到2024年則僅有10倍左右。
由於近期滬深上市公司IPO 收緊,資金密集尋找“新戰場”,而當下的北交所,在一定程度上給了投資者以一級市場的價格買入經過嚴格審計、層層篩選後的二級股票的機會。
其次,近來關於北交所的政策利好接踵而至。
9月1日證監會發佈《關於高品質建設北京證券交易所的意見》,圍繞北交所發展攻堅、功能完善、互動深化、生態鞏固等角度提出“深改19條”,政策的推進速度和力度均超市場預期。
同時,中證指數公司于11月17日宣佈,北交所股票將納入中證跨市場指數。
據開源證券統計,北交所相關標的背靠的指數基金(主要為中證1000及中證2000指數基金),合計規模超過800億元,而0.1%-0.5%的倉位加入就意味著機構持倉的成倍增長。
考慮到北交所流通市值較小,指數基金的被動配置涌入,有望助推相關的股價“水漲船高”。(來源:中信建投證券、北京日報)
最後,今年以來小盤風格持續演繹,微盤股更是風頭一時無兩。
市場復盤看,A股市場存在明顯的大小盤風格切換特徵,通常3-5年一個輪迴。
小盤股的走強主要與經濟復蘇、産業趨勢、流動性環境以及其他外部條件(如殼價值、並購重組、增量資金等)的共同催化密不可分。
而大盤股主導市場的行情主要是在經濟下行、外部環境惡化、政策變化和流動性環境趨緊時出現。
今年以來,流動性較寬鬆+經濟弱復蘇+産業趨勢(包括AI、專精特新、高端製造等)使得本輪始於2021年的小盤佔優風格愈演愈烈。而北交所正是小微盤股的“大本營”,北證50指數成分股市值中位數不到20億,直接受益於小盤風格的反彈彈性。(來源:Wind,2023-12-4)
(責任編輯: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