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華安基金
伴隨降溫到來的,還有流感和呼吸道感染等季節性疾病。
根據中國流感中心發佈的數據,今年4月3日至11月19日全國共報告流感樣病例1395起,其中620起發生在42-26周,佔比近一半。
數據來源:國家流感中心、中郵證券整理,2023.11.27
隨著11月24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發佈通知,今冬明春,我國新冠、流感、肺炎支原體感染或疊加流行。
相關診斷和治療需求帶來的投資機會再次成為市場關注的重點,很多投資者好奇,這會不會成為新一波醫藥行情的助燃劑?
短期就醫需求或難支撐長期行情
如果僅關注呼吸道疾病帶來的就醫需求,小安可能要給大家潑一盆冷水。
年初疫情防控“新十條”出臺後,全國也上演了一齣“搶藥”大戲,朋友圈不是溢價轉賣退燒藥,就是買退燒藥。
彼時的資本市場也出現了一波“吃藥”行情,中證醫藥衛生指數20個交易日內累計上漲14.47%。(數據來源:Wind,2022.12.22-2023.1.19)
但後來發熱潮退去,居民用藥需求開始下降,“吃藥”行情隨之降溫,部分投資者既高價買藥,也高位加倉醫藥。
(數據來源:Wind,2022.12.8-2023.5.7)
成長與創新是醫藥長期發展的不竭動力
雖然短期用藥需求很難支撐長期行情,但別急,對於醫藥,長期的投資機會或許永遠不缺。
1.國民剛需行業,需求龐大
參考國家衛健委發佈的《2022年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我國龐大人口基數帶來的醫療需求,為行業提供了長期成長基礎:
①我國個人衛生支出的絕對值呈上升趨勢,從2017年1.5萬億,攀升至2021年的2.1萬億,未來隨著經濟發展、個人收入的增長,這筆開支或仍會增加;
②2022年全國衛生總費用初步推算為84846.7億元,佔GDP的比重為7.0%,相較于大部分發達國家動輒10%以上的佔比,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數據來源:2012-2021年《中國衛生健康統計年鑒》、《2022年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中康産業研究院整理
2.“創新+出海”雙輪驅動
醫藥是典型的創新驅動供給,再打開需求的行業,近期減肥藥取得重大突破,GLP-1類新藥上市後迅速引爆需求就是一個經典案例。
當然,減肥藥只是一個縮影,一批始於前幾年的新技術有望在近兩年進入加速落地階段,醫藥創新或許會迎來收穫季。例如AD和GLP-1藥物研究持續推進,腎病、呼吸系統疾病、阿爾茨海默症等適應症陸續有相關療法取得新成功。
目前,國家政策支援醫藥科技創新的態度明確,很多未被滿足的醫療需求,都是行業未來的潛在增長點。
此外,國産創新藥出海也傳來了好消息,據不完全統計,僅上半年,我國就有超過20款創新藥實現License-out(對外授權),已披露總金額達143億美元,是去年同期的3倍多(數據來源:證券時報,2023.8.18),意味著國內藥企創新實力與出海能力日漸成熟,有望在全球市場獲取一席之地,開闢一條增收道路。
後市“藥”怎麼投?
除了基本面,中證醫藥衛生指數當前估值水準較低,具有較高吸引力。
數據來源:Wind,2013.11.29-2023.11.28
但醫藥涉及細分領域較多,行業復蘇肯定不會一蹴而就,反覆、結構性特點是常態,好賽道、更契合長期醫療需求的子行業或將擁有更多機會。
建議看好醫藥的投資者重點關注以下板塊,並且穩住心態,分批佈局、耐心等待行情啟動。
1、創新藥:集採緩和、政策支援創新藥發展的態度明確,結合本土新藥加速出海及美聯儲加息週期尾聲,創新藥或將迎來收穫季。
2、消費醫療:包括零售藥房、醫美等,既順應經濟復蘇週期,也享受消費升級利好,有較大利潤提升空間。
3、中藥:國家中醫藥振興發展政策從醫療服務體系、中西醫協同、産業創新和現代化、人才培養、中藥品質提升等領域全面展開,政策和商業環境友好。
4、醫療器械:“健康中國”戰略不斷深化、人口老齡化和多元化醫療服務需求不斷增長,醫療器械産業有望持續保持快速發展態勢。
(文章來源:華安基金)
(責任編輯: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