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華夏基金
出發之前,“這裡的黎明靜悄悄”。
2018年11月,“科創板”的概念第一次在黃浦江畔響起,在此之前,並未有公開消息報道上海證券交易所在籌備一個新的板塊,市場上也沒有相關傳聞。
“從天而降科創板”,一時間消息引爆了資本市場。科創板的誕生雖突然卻不突兀,是對過往許多有益探索的落地,承載著兩個宏大的歷史使命:
第一個是推動中國科技産業的發展和創新;第二個是完善我國資本市場的基礎制度。
2018年開始,以美國掀起對華“貿易戰”為起點,全球範圍單邊主義、保護主義快速升溫。中國的經濟、科技發展和國家安全開始面臨更強的外部威脅和挑戰,也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增強科技強國的動能。
與此同時,中國經濟正處於向創新驅動以及高品質發展的關鍵時期,需要與之匹配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提供支援。在科創板設立之前,我國資本市場主要由滬深主機板、創業板、新三板和區域性股權市場組成,而科技型企業普遍具有高投入、高風險、高收益等天然屬性,早期或難滿足A股上市條件,一度離鄉背井,到境外上市。
正是在上述背景下,主席在首屆進博會上宣佈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
科創板突出和堅守“硬科技”定位,主要服務於符合國家戰略、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市場認可度高的科技創新企業,其誕生標誌著資本市場再度承擔使命,肩負起推動經濟轉型升級、加速科技創新的重任。
一年之後,“夏天的風我永遠記得”。
科創板,從提出到落地,歷時不過259天,而這條路,創業板走了10年,中小板走了5年。
2019年7月21日,科創板開市的前夕,那個夏天的熱度、燥熱空氣中的風隨上海街頭處處可見的張貼著“科創中心”廣告的計程車一起,被人們所永遠記得。
次日,隨著包著紅布的鑼錘敲響開市大鑼,“從天而降科創板”開始了交易,首批25家科創企業當天集中上市。
由於科創板的交易機制在前五個交易日不設漲跌幅限制,出現了久違的個股大漲行情,根據當時的報道:許久沒有看到這種情形的人們驚嘆聲此起彼伏,喧囂迅速佔據了各大財經媒體的頭條。
2019年夏日風中的那一聲鑼響,正式開啟了中國資本市場的科創時代,如科創板的英文名“SSE STAR MARKET”所寓意,一顆資本市場的“新星”從那刻冉冉升起。
路口:雲從四面八方升起來
轉眼那聲鑼響已是四年前的聲音。
從2019年到2023年,是一個高度濃縮的週期。四年間,世紀疫情考驗著經濟轉型期的韌性,大國博弈又讓一度如火如荼的産業升級陷入困境。
在快與變之中,在生與朽之間,許多人的命運被改變,許多企業的路徑被重寫。
與此同時,相較于開市之初投資者對於個股的狂熱炒作,經歷了四年市場磨練的投資者也變得更加理性。
即便在疊加了第四次工業革命預期的人工智慧大主題面前,整個科創板市場也表現得比過去沉穩了很多,與那年夏天的燥熱完全不同。
四年的時間裏,科創板市場在成長,中國産業也在不斷沉澱中走向升級。
不少具有潛力的産業初露崢嶸,許多企業已經能夠在面對全球的眾多不確定性時依然保有自身的競爭力,甚至走在全球前沿。
如今,科創板已然成為“硬科技”企業上市首選地,當前已有超562家企業在科創板掛牌上市,板塊總市值突破6萬億,匯聚了大批高新技術産業和戰略性新興産業的標桿性公司和潛力企業。(數據來源:wind,截至2023-10-31)
其中,積體電路領域公司總數達107家,佔A股同類上市公司的“半壁江山”;
生物醫藥領域上市公司總數為111家,重點介入癌症、艾滋病、B型肝炎等治療領域;
在新能源領域,已有15家光伏企業,19家動力電池産業鏈公司;
工業機器人、軌道交通等産業鏈也已初具規模。(來源:科創板日報)
然而,就在科創板眾多行業快速發展並取得了不凡成就的同時,二級市場上板塊整體的估值卻隨著持續的調整來到了歷史低位。
根據賣方統計,當前科創板整體PE-TTM剔除負值從最初的80多倍回落到38倍,分位數僅15%。(數據來源:Wind,財通證券研究所;PE剔除虧損企業;估值的市值數據截至2023.10.31)
王小波在《黃金時代》説:“那時雨季剛過,雲從四面八方升起來。天頂上閃過一縷縷陽光。我們有各種選擇,可以到各方向去。所以我在路口站了很久。”
週期的鐘擺搖搖晃晃,站在路口的科創板,到底該走向何方呢?
前方:致終將到來的科創牛
指數層面看,走了三年似乎都沒有走太遠,有人想起了當年的創業板。
兩個板塊的設立均是為了支援和促進中國創新型企業、高科技企業的發展,同樣推出前三年走勢同樣較為糾結,有過失意的、蟄伏的那幾年。
但是創業板後來的拔地而起大家想必知道,三年見底後8倍之路的開啟,可以説是天時地利人和,估值、業績、政策都到位了。
當年,起點的幹柴(估值達到開板以來最底部、尚未被投資者充分認知,預期足夠低)、時代的烈火(12年十八大順利召開,明確繼續推行創新發展戰略和經濟結構調整,創新與成長成為市場的核心主線)、業績的烹油(2013年一季度開始,創業板在經濟邊際改善、並購和網際網路+浪潮的共振下,盈利增速進入上行週期)三者難得兼具,創業板一觸即燃。
站在當下的路口審視前方,我們也按“幹柴-烈火-烹油”的邏輯來捋捋,看看有多少相似性。
“起點的幹柴”方面
估值水準:開板初期,受益於硬科技的定位以及註冊制制度紅利,科創板被給予較高的估值,隨後經過四年多的調整,科創板估值持續回落,科創50 PE-TTM剔除負值為32倍,分位數僅1%;科創100 PE-TTM剔除負值為41倍,分位數僅18%。(數據來源:Wind,財通證券研究所;PE剔除虧損企業;估值的市值數據截至2023.10.31)
(數據來源:Wind,財通證券研究所;PE剔除虧損企業;估值的市值數據截至2023.10.31)
資金加倉空間:科創板在未來的機會持續得到市場的重視,公募基金對科創板塊的配置倉位也在逐季提升,當前仍有較大的空間。而公募基金曾是中小創行情的主力軍,其不斷加倉或將逐步推動科創板進入牛市前夜。
“時代的烈火”方面
從政策動向看,無論是從中長期宏觀調控部署(“二十大”、十四五規劃明確方向,科技科創仍是主線)還是近期資本市場政策(優化IPO、規範減持→科創板承壓因素化解),都能看出科創板確實是處在政策發力的方向上。
放眼宏觀,當前我國經濟發展方向正在逐步由此前的“高速發展”向“高品質發展”過渡,科創板所映射的新興産業或將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核心力量。面對國際形勢的複雜變化,科技創新領域的國産替代是大勢所趨,新興科技産業必將成為未來重要的發展方向。
“業績的烹油”方面
賣方機構認為對於上市公司而言,由於經營週期的存在,從募資到投入再到産出往往需要經歷一段時間,當前科創板募集資金正逐步兌現至業績,未來,隨著更多公司將募集資金投産並創造經濟效益,科創板盈利有望開啟向上週期。(來源:海通證券)
當前A股上市公司三季報業績公佈完畢,絕對增速看,科創板2023Q3營收和盈利增速分別為6%、-39%,營收和盈利均拐點向上。往後看,隨著電子産業週期性需求回暖、醫藥行業企穩回升,科創板盈利有望進一步回暖。
當前以人工智慧為代表的科技行業正逐漸從想像力驅動的拉估值階段走向應用落地,有望切實推動我國經濟結構調整和産業轉型升級。
而在這一發展路徑中,科創板或將成為關鍵陣地,如同當年創業板踏上網際網路+浪潮,如若AI+浪潮開啟新的産業趨勢,那麼聚焦硬核科技的科創50、科創100或將穿過黎明前的黑暗,踏浪而行。
暗流涌動下,潮水的方向在改變,但終局或不會那麼早出現。
“夫風生於地,起于清蘋之末。”中國科創板塊投資的造富之路,或許正在開啟,此後潮水換了個方向,奔流而去,而在歷史的當下,我們都只能模糊地感知到清蘋之末的微微顫動。
(責任編輯: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