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歐財富
上周和一些朋友在聊天時,發現很有意思的一件事,那就是大家對最近市場的走勢似乎認知都不太一致。
有人認為“市場怎麼一直在震蕩都沒怎麼漲”,但也有人覺得“大盤都已經漲了100點了還叫沒漲嗎?”。
上證指數及滬深300近期走勢
實際上,用數據説話,從10月24日低點開始,市場還是展開了一波反彈行情的,不過不同指數之間出現了較大的分化。
各大指數漲幅一覽(%)
數據來源:wind,2023/10/24-2023/11/17
從上圖可以看到,以中證1000、中證2000為代表的微小盤股表現非常突出,漲幅一路絕塵,名列前茅。而反觀大盤股代表,表現則略微落後。
另外還有一點就是,市場有些橫盤震蕩的跡象,經常是漲兩天跌兩天,而且單日上漲的幅度都不大,給人的感覺就容易是“漲了等於沒漲”。
特別是最近兩周,大盤的反彈動能似乎有點乏力,背後最大的擔心應該還是關於經濟基本面。畢竟隨著美聯儲加息進入尾聲,來自海外的封印解除,國內的經濟基本面或許是決定A股未來走勢的更重要的因素。
根據最新公佈的一些經濟數據和金融數據來看,10月經濟基本面相比較9月略有回落,結合此前披露的通脹和出口數據,説明經濟修復基礎尚不牢固。
也因為此,市場的反彈才顯得有些“躊躇”。
不過,經濟基本面改善雖有反覆,但也在趨勢中。而且歲末年初往往是重大會議召開的窗口期,對利好消息的預期以及各項政策的釋放,有利於提振市場信心。
中金在最新研報中就提出:
對於2024年,經濟內生增長動能回升可能仍將受到轉型過程中結構性趨勢影響,經濟有望邊際改善但並非一蹴而就,可能意味著逆週期政策支援力度仍需進一步加強。
我國目前並未處於流動性陷阱或資産負債表衰退階段,貨幣政策仍有效果,進一步放鬆仍有必要,這有助於改善市場主體成本,並降低儲蓄意願,促進消費和投資;同時在經濟堅定轉型的過程中,傳統的刺激房地産和政策性金融促進投資的模式效率下降,中央財政在促進民生方面可能進一步發力,提振企業和居民端需求。
同時,當前是轉方式、調結構的重要時間窗口,未來如果政策持續發力,有助於打破悲觀預期,通過改革紅利來恢復居民部門信心,穩定收入預期助力消費回暖,並進而帶動企業部門投資,形成“政策端-居民端-企業端”的良性迴圈。
(資料來源:《中金公司展望2024:A股市場機會大於風險》)
這些其實翻譯成大白話,就是一個中心思想:經濟有希望實現週期性的改善。但無論是觸底反彈也好,底部反轉也好,都不會是一蹴而就的事情,“病去如抽絲”,市場的恢復同樣也需要一定的時間積蓄勢能。
(責任編輯: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