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富國基金
“科技誠可貴,醫藥價更高。若在港股放眼瞧,二者或可一手包。”——何出此言?
8月下旬至今,利好政策頻出。雖然滬、深兩市仍維持著震蕩走勢,但令人感到欣慰的是,一些板塊已然“拔得頭籌”,走出了領先於大盤的亮眼行情。
數據來源:Wind,統計區間為2023年8月24日至2023年11月6日。指數歷史收益情況不預示未來,也不構成對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當公眾還在琢磨“這怕不是A股正在蓄力、以備反彈吧”之時,隔壁的香港市場又搶跑了!在最近的短短8個交易日內,恒指(HSI.HI)漲超5%。在這裡面,最靚的兩個“仔”——即便小編不直説,大家應該也有印象——當屬科技和醫藥。
以恒生科技(HSTECH.HI)和恒生醫療保健指數(HSCIH.HI)為例,自10月26日至11月6日,分別漲10.74%和14.22%。家人們,這是什麼概念啊!放在境內市場上,至少在同一時期,大概也很難找到表現更好的標的了。“港”真,這也太燃了吧!
數據來源:Wind,統計區間為2023年10月26日至11月6日。
但港股向來容易“大漲復大跌”。面對此情此景,以往被狠狠“教育”過的投資者們難免會表現得更加謹慎:本輪的喜人漲勢是“曇花一現”嗎?現在入手,會被套嗎?
不對後市做預判,但咱完全可以講講邏輯:
①近期,促使港股出現強勢上漲的因素是啥?它目前發生了何種邊際變化?
②港股真的從“排著隊、拿著愛的號碼牌”蛻變為“暗中努力、用實力驚艷眾人”了?往後看,具備延續性嗎?
各位客官,都端好小板凳了嗎?精彩內容,即刻奉上!
離岸市場“欲戴其冠、必承其重”
客官們可能都聽説過這句話:10年期美債收益率是全球資産的“定價錨”。這要怎麼理解?和港股又有啥關係?用最簡單的語言和例子來作解釋。
假如,10年期美債收益率為2%,企業A所發行的債券的票面利率是3%;或者,10年期美債收益率上升至5%,而企業債的票面利率則保持3%不變。
問:在以上兩種情形下,大家會做出什麼選擇?
答案是顯而易見的:前者,選利率為3%的企業債:風險越大,相應的回報就越高,此所謂“盈虧同源”;後者,則選利率為5%的美債:畢竟,10年期美債是國際公認的無風險資産,在收益率較為可觀的前提下,吸引力就凸顯出來了。
這恰恰,就是前陣子剛剛發生過的事情。10月19日,10年期美債收益率在盤中一度突破5%關口,創下自2007年起、近16年間的新高。這就導致,與股票、公司債等風險資産相比,投資者們更願意將資金配置在10年期美債中,以期獲取穩定、安全的收益。
而港股作為典型的離岸市場,其資金端以外資(尤其是美元)為主導,本身就更容易受到國外流動性的影響。
數據來源:Wind,統計區間為2022年10月12日至2023年11月6日。指數歷史收益情況不預示未來,也不構成對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2022年11月至2023年1月間,在美國通脹水準有所回落的催化下,美債收益率呈現下滑態勢,美元走弱;疊加國內實行常態化防疫措施,線下消費場景快速恢復,經濟復蘇預期高漲。兩方面共同助推港股走高。
而到了2023年,“各國央行加息”成了幾乎貫穿著全年的一大關鍵詞。其中,尤以美聯儲為甚。出於對美國經濟衰退的擔憂,美聯儲加快了縮表的步伐,並大幅加息以抵抗通貨膨脹。
另外,在3月和5月,先後發生了銀行業接連爆發流動性危機,以及美債面臨違約風險、亟待突破債務上限這兩件事兒。在避險情緒的推升下,美元再現階段性走強,港股的資金面再度被“抽水”。
復盤一下港股在近兩年內的走勢,不難發現,無論是始於2022年末、延續了3個月的“小牛市”,還是從今年年初開始、持續了長達3個季度的震蕩下行,均與海外利率環境密切相關。
港股吃下“回春丹”
以史為鑒,是為了“知興替”。落實到投資上,我們又該如何看待當前的港股市場呢?
就目前的短期維度而言,在眾多影響港股市場的因素中,佔據著核心地位的,同時也是邊際好轉最為明顯的,仍然當屬海外利率水準。
本月初,美聯儲公佈11月份的議息決議,自9月以來連續第二次宣佈暫停加息;10年期美債收益率從10月19日的4.98%,已下降至4.67%,振幅較大,對港股的流動性壓制略有緩解。(數據來源:美聯儲、Wind,截至2023年11月6日)
至於客官們所關心的“港股的反彈行情是否可持續”這一問題,市場主流觀點指出:結合美國10月非農就業人數增長不達預期、失業率攀升至近兩年來的高位、工資增速環比放緩等社會現狀來看,美聯儲對於通脹水準的調控或能被證實為有效的,從而使加息預期得到削弱。
小編來給大家“中翻中”:不局限于港股,就連美股的參與者都普遍認為,本輪加息週期或將劃上句號。
而在國內,三季度以來,高層呵護經濟和金融市場的政策層出不窮、不斷夯實,也在基本面的角度出發,為港股提供了進一步轉好的勢能儲備。前期超跌,且對利率變動反應較敏感的港股科技、港股醫藥板塊有望迎來一波行情。
(文章來源:富國基金)
(責任編輯: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