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市場總給人一種“跌跌不休”的感覺?好像無論跌到多低都有人在賣賣賣,是有人在惡意做空嗎?跌了之後,虧的錢又去哪兒了?
很多朋友下意識覺得,這還用問?有人虧肯定就有人賺,虧的錢是被人高位套現賺走了。
根據這個推斷,還衍生出了很多“傳説故事”。
這些傳説裏,通常會有一些“神秘”的大股東、機構、牛散以及遊資,他們有賣不完的低價股票,不停地拋,就這麼把散戶、新手的錢給賺走了。
這種直覺上的認知,也造成了很多人對於A股市場的不信任,覺得這是一個對投資者“不友好”的地方,“賺錢難、虧錢易”,無形中放大了很多人對於A股的恐懼心理。
但真的是這樣嗎?
如果不是這樣,那市場整體來看為什麼會跌,跌下去的錢又去哪兒了,難道真的會“人間蒸發”嗎?
股票也具有商品屬性
我們知道,股票是一種信用憑證,每一股代表了我們擁有一家股份公司的一個單位的所有權,但是當我們在市場上對股票進行交易的時候,它就具有了商品的屬性。
它和普通的商品的價格一樣,除了跟自身的內在價值、交易行為相關,也與市場對它的估值有關。
所以會影響股票價格發生變化的原因一般來説有三種:
一是股票自身價值發生了變化。常見的像公司盈利情況變化、主營業務變化、管理層變動、並購、重組等等都會給股價帶來波動。
第二是交易行為導致價格發生了變化。比如短期市場上的一些做多、做空行為,也會使股票的價格産生波動。
很多“故事”裏就經常把股票下跌的原因歸結為以上兩種。
但其實還有第三種,那就是市場對股票現在和未來價值的判斷發生了變化。
聽起來有點難理解,不過咱們用同樣具有投資屬性和商品屬性的房子來給大家舉個例子,就比較好懂了。
比如我們花100萬買了一套房子,此時我們擁有的是一套價值100萬的房子,但是如果我們要賣的話,就不一定是用100萬的價格賣掉了。
影響房價上漲下跌的,除掉房子本身價值變化,交易上的一些價格波動,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人們的預期。
過去很多年裏,人們判斷房子價格就是會快速上漲的,這種一致預期一旦形成,就會整體拉高人們在房地産投資上的風險偏好。當房價從1000/平漲到10000/平,即使此時已經漲了10倍了,依然有很多人會踴躍購買,熱情高到需要限購。
而當這些一致預期發生改變,慢慢的一些人就會開始覺得,未來房價不一定會繼續快速上漲了,於是,之前10000/平還要搶的房子,現在反而更多讓人感覺貴了。
這是因為預期改變之後,人們在房子上的風險偏好改變了。許多人開始不願意在高價上進行購買了,市場的價格就會逐步降低。
所以,我們會發現不一定是存在某種“壞蛋勢力”。市場預期的改變,導致了人們風險偏好的改變,也會導致價格的下降。
股票也是這樣的。
人們對一家上市公司的未來預期,影響著每一支股票的價格;
而人們對市場上所有上市公司的整體預期,匯聚成了對市場未來趨勢的預期。
當人們預期未來市場整體是看漲的時候,風險偏好也會隨之升高,推動股市整體上漲;而當人們預期未來市場整體趨勢不太看好時,風險偏好也會下跌,於是買的人就變少了,並且都希望在更低一些的價格來買,這就導致了股價的下跌。
但是這樣又産生了一個新問題,在這種情況下,股票的下跌是市場預期改變了導致的,虧掉的錢並沒有進到具體某個人的腰包裏,那錢去哪兒了呢?真的“人間蒸發”了嗎?
錢去哪兒了?
想要理解這個問題,咱們還是先回到房子這個例子。
咱們手裏的房子雖然是100萬買的,但是我們擁有的是當時價值100萬的房子,而不是100萬現金。
當市場上房價出現變化之後,變化的其實是房子的價格,而不是我們的現金。
只要我們沒有賣出房子,其實我們就沒有賺或者賠。
究竟是賺了還是賠了,是我們賣房子的那一刻才決定的。
當大家覺得未來房價可能不會漲,甚至會下跌了,於是還願意用100萬來“買房子”的人就少了。別人可能只願意用90萬來買咱們的房子了。
這中間有10萬元,並沒有進到任何人的腰包裏,看起來就像“蒸發”了一樣,其實這就是商品價格的波動帶來的。
股票市場也是這樣的。
所謂的股市裏的錢“蒸發”了,其實是人們的預期改變,風險偏好下降,股票貶值了,並不是真有一筆現金減少了,只是股票市值降低了。
市場風險偏好低怎麼辦?
了解了這些之後,我們會發現,對於投資來説,對未來的預期、市場的風險偏好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市場風險偏好高的時候,6000點大家也敢買,風險偏好低的時候,跌破3000點,也很少人敢買。
所以咱們經常看到有人説,對於當前的市場,“信心比黃金”更重要,意思就是當前的關鍵還是修復風險偏好。
那麼,對於咱們基民來説,在這種風險偏好較低的時候,應該如何操作呢?
首先,中短期可以考慮把握“預計扭轉”行情。
從客觀上來看,想要市場風險偏好恢復,根本上還是需要實體經濟恢復。
在當前市場風險偏好較低的時點,投資者除了防禦性配置的動機以外,背後也隱含了部分投資者對中國經濟增速未來預期的擔憂。
在這種情緒過度悲觀的情況下,年末一旦經濟增長情況好轉,人們的預期就很容易被扭轉,屆時防禦性資産就可能會釋放出流動性,對市場形成支撐,走出“預期扭轉”行情。
其次,從主觀上來看,需要恢復信心,把握中長期趨勢。
當前經濟恢復呈現“波浪式發展、曲折式前進”,海通證券分析認為,今年前三季度GDP累計同比增速為5.2%,考慮到去年的基數效應,取兩年年化後累計增速為4.1%,較上半年的4.0%有所抬升,這説明當前經濟正處於修復通道中。
自7月24日政治局會議以來,各項穩增長政策正落地生效、經濟高頻數據顯示基本面在穩步修復中,活躍資本市場舉措持續出臺、匯金增持提振市場信心等,眾多積極因素或有望支撐市場逐步向上。
在基本面逐步復蘇的背景下,當宏觀經濟基本面的變化,被越來越多的投資者了解後,風險偏好的中樞位置會發生變化,指數可能就會突破波動區域,形成市場的中期趨勢。
第三,控制倉位,配置風險收益特徵適配的基金産品。
雖然我們知道,逆向投資,要在別人恐懼的時候貪婪,但是別人都恐懼的時候,市場風險偏好低,市場缺乏上漲動力,這個時候盲目去“貪婪”,不知道可能會被套多深,會被套多久。
所以,在市場風險偏好比較低的時候,對於咱們普通投資者來説,其實也可以考慮去調整自己的倉位和持倉的品種,適當配置一些風險收益特徵跟市場風險偏好相近的産品。
這種時候,可以考慮選擇風險收益特徵相對穩健一些,攻守兼備的産品,謹慎地參與市場,並且時刻注重感受周圍風險偏好的變化。
(責任編輯: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