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財經 郭璐慶 蔣琰 杜卿卿
4月23日、24日,首批7隻科創板基金陸續宣佈將在本週五及下週一開售,從4月22日拿到證監會批文到基金正式銷售,僅僅用了不到兩天時間。
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該7隻科創基金首募規模均限額10億元,也就是説,首批科創基金合計募集總規模將不超過70億元。
分食科創板“蛋糕”,打新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不過記者了解到,科創板網下發行主要面向券商、基金公司、私募等機構投資者詢價,個人投資者無法參與網下打新。
“我們肯定會參與打新,同時我們更願意長期持有,伴隨好公司成長,並獲得收益。”一位公募科創板基金擬任基金經理對第一財經記者説,“我們這個就只銷售一天,10億元的比例配售。”
同時,為規範網下投資者參與科創板IPO(首次公開募股)網下詢價和申購業務,中國證券業協會起草了《科創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網下投資者自律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下稱《辦法》),並向相關機構徵求意見。
一位私募基金人士透露,目前他所在的機構也接到了徵求意見稿,正在整理回復過程中。
科創板相關工作持續推進
從證監會、交易所到保薦機構和科技企業,都在星夜兼程加快科創板相關工作的節奏。
4月23日,上海證券交易所(下稱“上交所”)公佈了3家企業首輪詢問回復。第一財經記者整理髮現,上交所對於這3家企業的核心業務、股權結構以及財務會計資訊都進行了較為詳盡的詢問。
按照上交所的審核流程,審核機構自受理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發出審核問詢,且審核問詢可多輪進行。值得注意的是,上交所在4月23日答記者問時表示,下一步上交所將抓緊時間,對提交和披露的回復進行審核,著重關注回復的針對性、準確性、充分性。在此基礎上,啟動第二輪問詢。
與上交所公佈首輪問詢回復同時進行的,是科創板基金的批復與發售。自4月22日拿到科創板基金批復文件後,首批7隻基金立刻展開行動。
23日,易方達基金率先發佈公告,易方達科技創新基金將於4月26日啟動發行,首募規模上限10億元。嘉實、華夏、南方、富國、匯添富以及工銀瑞信等6家公司亦于24日發佈發行公告。
24日,南方、華夏、富國、易方達、工銀瑞信、嘉實、匯添富6隻基金的科創板基金也快速跟進發售,將於4月29日即下週一正式發行。
作為科創板基金,科技創新類的上市公司股票成為各基金青睞的投資標的。從投資範圍看,7隻基金投資于科技創新主題相關證券的比例將不低於非現金資産的80%。
首發的基金中既有偏股基金也有靈活配置型基金,既有封閉式也有開放式,因此股票倉位有所區別。易方達的股票資産佔基金資産比例為50%~95%,南方、華夏、嘉實則股票倉位則在60%~95%,富國和匯添富2隻靈活配置型基金股票倉位在0~95%,工銀瑞信作為唯一一隻封閉三年的科創板基金封閉期內股票倉位為60%~100%。
向頭部機構集中
《辦法》共23條,覆蓋了投資者範圍、私募基金條件、網下投資者産品註冊、主承銷商推薦責任、網下投資者內控要求、詢價報價繳款具體操作規則,以及出現違規的自律懲罰舉措等內容。
《辦法》對私募基金設置了參與門檻,要求其具備一定的資産管理實力:私募基金管理人基金管理總規模連續2個季度10億元以上,且管理的産品中至少有一隻存續期2年以上的産品;申請註冊的私募基金産品規模應為6000萬元以上,且委託第三方託管人獨立託管基金資産。
“《辦法》細則還沒出來,但從目前的理解來看,在管理總規模和産品存續期上就已經‘拒絕’了大部分的私募管理人。這將大幅縮減網下打新參與者數量,有望提升配售比例。”好買基金研究中心研究員雷昕向記者表示。
星石投資認為,《辦法》對私募基金打新的條件,一定意義上排除了實力弱、不規範的私募,儘量保障投資者的機構化。北京一位並購重組人士則表示,“在這個要求之下,能夠打新的私募肯定是向頭部機構集中的”。
相關數據顯示,目前在中基協備案的私募證券基金,連續兩個季度管理規模在10億以上的約有300家,佔全部9385家的3.2%。
“只要符合FOF(基金的基金)和MOM(精選多元管理人)規定的私募管理人應該是可以參與科創板打新的,但不排除在明確規定下來後,會對一些特殊結構提出更高的穿透要求。”雷昕表示。
“由於科創板試點註冊制,並在上市標準方面弱化盈利性指標的限制,更加關注上市企業的成長性,所以能預期在科創板落地之後,投資風險會大於主機板。”星石投資認為,因此參與私募需要具備一定的投研實力和科技板塊研究能力,應該更加關注投資標的的成長性、技術優勢、未來的發展潛力等。
記者了解到,相較而言,公募基金作為A類投資人,在網下打新中具有更加明顯的優勢,並且公募基金的投研優勢也在定價中處於先機。
打新不再全無風險
與主機板打新不同的是,科創板網下發行比例,相比主機板提高了10%。發行總股本不超過4億股的,網下初始發行比例由60%提升至70%;公開發行後總股本超過4億股或者發行人尚未盈利的,網下初始發行比例由70%提升至80%。
由此可見,科創板打新明顯傾向成熟機構投資者,網下配售直接將個人投資者攔在門外,但機構參與新股網下配售的難度事實上有所提高。
多位受訪人士表示,科創板新股發行定價,採用更加市場化的網下詢價機制,不受23倍市盈率的限制,但不排除破發可能,打新將不再是無風險收益。
雷昕認為,和目前A股打新相比,科創板打新網下配售比例從10%上升到60%,定價難度的上升也會導致網下配售比例上升。2018年新股平均開板收益率超過200%,但科創板沒有23倍市盈率隱形天花板的限制,預計很難達到該水準。
“打新收益與IPO融資規模、網下配售比例、每家獲配比例、新股收益率以及對應的基金規模均有關。”一位研究科創板打新的機構人士表示,一方面科創板採取完全市場化定價方式,申報價格難度上升,定價能力較弱的機構可能無法入圍;另一方面,科創板上市前五日不設漲跌停限制,上市初期不確定性大大增加。
好買基金研究中心也對打新基金的收益做出測算:假設科創板新股上市後漲幅達到100%,預計2億元規模的公募基金打新能帶來7.5%的收益,而1億元規模的私募基金打新能帶來5.4%的收益。
上述測算也顯示,當私募基金規模為6000萬元時,如果融資規模為400億元,上市後漲幅為60%,基金的打新收益率則為3.6%;當融資規模提高到800億元,上市後漲幅同樣為60%時,基金的打新收益變為7.2%。
若是A類的公募基金且規模為1億元,如果融資規模為400億元,上市後漲幅為60%時,基金的打新收益率為2.16%;當融資規模提高到800億元,上市後漲幅同樣為60%時,基金的打新收益變為4.32%。
雷昕認為,具有主動定價能力的戰略配售基金和參與網下打新的機構將在制度紅利中挖掘到市場機會。
“打新會參與,同樣更願意長期持有。”在上述公募科創板基金擬任基金經理看來,更重要的是尋找戰略標的,關注包括空間、競爭、成長性、市場預期等方面,尤其是管理層和盈利模式。
(責任編輯:張明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