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基民如何應對基金退市

  • 發佈時間:2014-09-22 01:10:58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田燕

  9月17日,匯添富基金公告顯示,《關於終止匯添富理財28天債券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合同有關事項的議案》獲得所有參與大會基金份額持有人的全票通過,匯添富28天理財基金將從9月18日起進入清算期。這意味著該基金成為中國公募基金行業運作16年來首只主動退市的基金,“只進不出”的歷史從此改寫。

  近年來,監管層出臺的相關法規體現出對建立基金退出機制的鼓勵態度。早在2012年,證監會基金監管部即發佈《關於深化基金審核制度改革有關問題的通知》,其中提到“鼓勵基金管理公司建立基金的退出機制”,而新《基金法》則細化了基金轉換運作方式或合併的程式,新的《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運作管理辦法》對基金轉換、合併與變更註冊作了特別説明,且提供了操作依據,並建立了由基金份額持有人大會決議基金解決方案的制度。此次就匯添富28天基金退市,證監會也表示,這符合現行法律規定,支援基金産品市場化主動退市,基金公司要確保基金的有序平穩退出。

  我們認為,隨著匯添富28天理財打響基金退市第一槍,迷你基金的退市、合併或將逐步常態化。且不僅是規模較小的基金,一些基金産品定位不符合當前市場環境、業績長期表現不佳的大規模基金也可能發生合併或退市。這在歐美已有先例,且較為常見。一個有進有出、優勝劣汰的基金市場,對整個基金行業及基金公司和基金投資者來説都是有益的。

  首先,對基金行業來説,截至2014年8月末,國內基金公司已達96家,基金數量為1756隻(A/B/C合併計算),隨著基金産品註冊制的實施和基金管理人準入門檻的降低,未來基金公司和基金産品的數量都會快速增加。若仍無公募基金退市,只進不出已不合時宜,也不符合正常的生態迴圈,不僅固化了基金行業的發展創新,也阻礙了基金行業的健康發展。

  其次,對投資者而言,雖然迷你基金中不乏業績較好的産品,但多數迷你基金由於規模較小,日常贖回也較其他基金頻繁,基金業績穩定性不佳,投資者持基的風險加大。如發生基金轉換或合併,基金定位會更加明晰,而業績很難有大的起色、投資策略不再適應基礎市場的基金,清盤更有利於投資者權益的保護。

  第三,對基金管理人而言,迷你基金依然佔用公司後臺、渠道、投研等資源,成本剛性支出且缺乏規模效應,這對基金公司的資源優化配置會産生不利影響。所以,形成優勝劣汰的基金退出機制,一方面可以督促基金公司日後發行新産品更加審慎,不能為了發行而發行;另一方面有利於基金公司節約人力財力,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將更多精力用在優化存量基金産品及提高自身投資管理能力上,形成自己的核心優勢。

  如果退市、轉換運作方式、合併等退出機製成為公募基金行業新陳代謝的常態,那麼基金投資者精選優質基金將是主動規避風險的較好途徑,而一旦面臨基金退市等問題,投資者又該如何應對,才能更好地維護自身利益,減少損失呢?

  一、基金轉換運作方式(轉型)。據天相統計,截至2014年9月19日,除了10隻傳統封閉式基金外,今年以來已有28隻基金轉型,投資範圍和投資策略多發生改變。如果是投資範圍、策略發生變化,投向可能會轉向更有增值潛力的品種,有利於提高基金的業績,對投資者也更為有利,投資者須衡量是否適合原定投資目標,當然也需要注意業績並不一定會因為轉型而提高。如果投資標的發生變更,投資者要結合自身風險承受能力,避免所投基金偏離自身的風險偏好。

  二、基金退市。新《基金法》規定:基金合同終止時,基金管理人應當組織清算組對基金財産進行清算。清算後的剩餘基金財産,應當按照基金份額持有人所持份額比例進行分配。因此,除清算費用外,不會造成投資者既有財産的損失,相當於強制贖回。投資者可以提前贖回,轉投向其他優勢基金獲取收益,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另外,投資者也可以轉換公司其他已開通轉換的基金,僅需支付轉換費。

  三、基金合併。相對於基金退市,基金合併帶來的不確定性要大一些,合併後的基金費率水準、投資風格、投資策略都可能不一致,被合併基金的投資者應參考合併基金的投資風格、業績表現等進行選擇,如果是收益水準不相當的基金合併,對於合併進來的績優基金來説,收益可能面臨被分攤的風險。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