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基金 > 私募人物 > 正文

字號:  

資本大佬“跌宕”2015 徐翔最衰

  • 發佈時間:2016-01-04 07:32: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田燕

  編者按:資本和人才的流動往往預示著一個行業的興衰,一批産業集團、資本集團的形成,也使一批資本大佬、寡頭企業成為推動資本市場發展的重要力量,不可否認,一些資本“係”的形成對證券市場的繁榮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但一些資本集團,一度風光無二,卻因為其存在內幕交易、過度抵押、管理混亂等問題,非健康式成長,例如徐翔的百億資本帝國一度風光無限,卻頃刻之間分崩。

  本策劃就目前在證券市場活躍的幾大系進行了深度調查,希望其短板得以及時補足,其優點能被發揚光大。

  徐翔百億資本帝國坍塌

  徐翔的百億資本帝國正在坍塌。

  2015年11月1日,穿著阿瑪尼白色西服的徐翔被抓以來,這位私募大佬在資本市場所引起的風波仍未平息。上海澤熙總部已暫停營業接受調查,徐翔的母親也已經聯繫不上。曾經被光環籠罩的徐翔概念股,如今有不少都遭遇了變故。

  根據《證券日報》記者粗略統計,截至目前,有3家與澤熙係有關的公司已宣佈終止定增;2家公司調整了定增方案,澤熙係已退出;還有2家公司澤熙係的股權已被凍結。

  這些因徐翔參與的定增概念股,昔日股價大漲的風光已不在。

  此外,隨著徐翔案件的深入,有不少公司的高管發生了失聯,而這些公司均為徐翔概念股。

  市場人士表示,目前來看,徐翔一案還在進一步向縱深發展。因為徐翔曾經參與過很多上市公司的定增和重組,而且幾乎都是精準踩點,獲利後迅速離場。因此不排除有更多的上市公司及其高管捲入其中。

  就在徐翔被抓的第二天,11月2日,向日葵突然申請撤回其非公開發行預案。同日,寶莫股份宣佈停牌,終止定增,同時向澤熙增煦發去了解除股份認購協議的通知。值得一提的是,寶莫股份於今年6月初推出定增預案,澤熙增煦的認購比例約為20%。該定增方案出臺後,寶莫股份股價大漲,迎來連續10個漲停。

  近日,康強電子宣佈終止收購永樂影視,有分析認為,康強電子終止重組也與徐翔案有關。與寶莫股份相似的是,此前,在收購永樂影視事項宣佈後,康強電子曾連拉12個漲停板。

  除了終止定增的上市公司,還有多家公司及時調整了定增方案,曾經因為徐翔參與定增而股價大漲的公司,在此時卻不得不與徐翔和澤熙係“斷交”,或者相關股權被凍結。其中包括樂通股份、華東重機、大恒科技、寧波中百以及華麗家族等。

  實際上,徐翔以及澤熙係都格外青睞定增概念股,通過加碼上市公司定增,而後獲利離場是其慣用的資本運作手法。

  2013年9月份,徐翔參與鑫科材料定增獲利兩倍有餘。隨後,他還參與了華東重機、華麗家族、南洋科技和準油股份等公司的定增,均是精準“潛伏”,隨後股價大漲,獲利匪淺後離開。

  所謂此一時,彼一時。曾經的徐翔定增概念股都創造了資本市場的傳奇,而如今的定增概念股卻紛紛遭到變故。

  12月4日晚間,向日葵董事、副總經理楊旺翔失聯,而其與徐翔的關係,可以從其與多個徐翔概念股有瓜葛中露出端倪。公開資料顯示,楊旺翔除了擔任向日葵董事、董秘和財務總監之外,還兼任寧波中百、康強電子和大恒科技的獨董。

  而這三家公司與徐翔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據了解,徐父徐柏良是寧波中百實際控制人,徐翔被抓兩天后,寧波中百發佈公告稱公司董事長徐峻(曾任徐翔助理)和實際控制人已雙雙失聯;徐翔母親鄭素貞則是大恒科技的實際控制人;澤熙在2014年便現身康強電子前十大股東之列,截至今年三季報期末,澤熙仍是其第三大股東,持股比例為5%。

  有不願具名的資深投資人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楊旺翔在徐翔投資的多家公司任職,其中不排除有內幕交易的可能性。

  12月16日晚,東方金鈺告稱,近期公司因工作需要多次聯繫董秘顧峰未果,亦未獲知其與任何案件有牽連。 根據東方金鈺的半年報,徐翔旗下的澤熙1期,上半年末持股883萬股,並以1.96%比例位列第三大股東。直至今年三季報,澤熙1期退出公司前十大股東名單。

  因此,有市場猜測顧峰的失聯也與徐翔案件有關。儘管徐翔被調查已經接近兩個月,目前來看,徐翔案仍在進一步縱深發展。

  散戶出身、曾經的“寧波敢死隊隊長”,澤熙係掌門徐翔這幾年可謂是風光無限。

  公開資料顯示,徐翔自上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入市炒股,當時只是一個高中生的他,通過幾萬元的啟動資金做到管理近百億元的資金規模,其從草根到大鱷的成長軌跡,被稱為資本市場的神話。

  這幾年來,參與上市公司定增是徐翔及其澤熙係的主要資本運作手法。

  2010年成立的澤熙係,幾乎每年都在超級牛股中現身。豫金剛石的案例,可謂讓澤熙係一炮而紅,並被資本市場熟知。精準踩點,快進快出,一度成為徐翔以及澤熙係著名的操作手法。同時,押寶重組概念股也成為徐翔的制勝法寶。今年的資本市場如此跌宕起伏,徐翔和澤熙係仍舊收穫了很高的收益。

  截至今年9月份左右,澤熙旗下總共管理著近200億元規模的資産。至徐翔被帶走之時,澤熙1期今年以來實現了323.55%的總回報,澤熙2期實現了160.34%的總回報,澤熙3期實現了382.07%的總回報,澤熙4期和澤熙5期則分別實現了210%和180%的回報,長期收益更是包攬了前五的座席。

  如今,徐翔因涉嫌從事內幕交易和操縱股票交易價格而被調查,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與他有關的上市公司相繼遭遇了不同的不幸,所謂私募界的神話,在一瞬間終結。曾經一度無法解釋的傳奇,似乎也都有了答案。

  復星系成為20家上市公司股東

  無論是商業市場還是資本市場,復星系都是被追逐的明星。在復星集團靈魂人物遭遇風波之後,很多投資者開始關注復星系旗下的上市公司。

  相比其他資本大佬,復星集團在資本市場的運作則顯得十分低調。不過,翻開復星系的資本圈(據同花順統計數據),在A股,復星系不僅實際控制了復星醫藥、南鋼股份、豫園商城、海南礦業四家上市公司,還位列山河藥輔、金禾實業、佰利聯、迪瑞醫療、迪康診斷等16家上市公司前十大股東列表。按照2015年12月17日的收盤價計算,復星集團坐擁的A股市值約為540億元。

  不過,只看上述20家上市公司,還難以看到復星集團資本帝國的全貌。據了解,在復星的長期股權投資中,復星還參股了A股上市公司天藥股份控股股東天津藥業集團有限公司股份以及國藥控等公司股份。此外,一些公司未來仍有IPO潛質。

  在復星的綜合金融業務中,保險板塊的發展讓復星引以為豪。自2013年以來,復星旗下保險可投資資産規模進一步擴大,保險板塊利潤高速增長。

  據復星國際的網站,集團保險業務板塊主要包括復星葡萄牙保險;永安財險;復星保德信人壽;鼎睿再保險;美國特種險公司Ironshore;MIG;及以色列保險公司PhoenixHoldings。

  2015年上半年,復星的保險板塊延續了強勁的擴張勢頭,可投資資産達到創紀錄的人民幣1427.45億元,較2014年末大幅增加人民幣359.6億元;保險板塊歸屬於母公司股東之利潤再創新高,達到人民幣17.89億元,較2014年全年利潤還增加了人民幣6.41億元。

  復星國際表示,如果模擬合併上述項目,復星旗下保險可投資資産規

  模將達到人民幣2406.97億元,從而保險板塊總資産佔集團合計總資産的比例將從2014年底的34.81%,大幅提升至44.8%,復星“以保險為核心的綜合金融能力”顯著加強,保險板塊已成為了復星業績增長的關鍵引擎。

  在保險板塊凈利潤保持高速增長的同時,復星也實現了可投資資産幣種的多元化。借力復星的全球投資能力、知識,復星的保險業務合法依規地提升收益,成效顯著。復星保險板塊的總投資收益率已由2014年上半年的2.7%增長至2015年上半年的4.0%,2015年上半年保險板塊的權益前ROE已達12.8%。

  在綜合金融板塊,除了保險業務外,吸引投資者眼球的莫過於其在資本市場的運作。復星系可謂是新股開閘上市的大贏家。

  據同花順數據顯示,復星系旗下公司投資的德爾股份、綠城水務、石大勝華、全築股份、山河藥輔5家公司在今年成功實現上市。

  其中復星譜潤位列全築股份第八大股東。2010年復星譜潤投資2321.7萬元入股全築股份,在發行上市後,復星譜潤持有全築股份的股權比例降至3.045%。截至12月18日,全築股份的收盤價為38.83元/股,這意味著相比最初的投資,復星譜潤投資全築股份的收益率約為700%。

  而復星控股還位列德爾股份第四大股東,至今投資收益率也達到1600%。

  此外,復星譜潤位列石大勝華第二大股東,凱雷復星、復星高新分別位居綠城水務第四大股東及第七大股東,投資收益率也頗豐。

  上海復星醫藥産業發展有限公司持有山河藥輔15%股權,市值約為8億元。

  此外,復星系投資的迪瑞醫療也于2014年成功上市,以迪瑞醫療昨日收盤價為48.12元/股計算,復星醫藥持有迪瑞醫療的上述股份市值約為逾3億元。

  另外,復星系還參與了分眾傳媒回歸A股。12月17日,分眾傳媒借殼七喜控股將進入正式實施。復星國際表示,分眾傳媒通過借殼七喜控股借殼上市完成後、配套融資實施前,公司通過其全資子公司 Glossy City (HK) Limited將持有上市公司全部已發行股份的8.09%。

  此外,2015年12月15日,復星國際還在官網上宣佈公司將參與博納影業10億美元的私有化。

  除了上述新股上市公司及中概股外,據《證券日報》記者統計,復星還持有復星醫藥、南鋼股份、豫園商城、海南礦業等四家上市公司控股權,位列金禾實業、佰利聯、迪康診斷、*ST閩能、三元股份、百聯股份、*ST建機等上市公司前十大股東列表。縱覽復星系持股的上市公司情況,橫跨醫藥生物、食品飲料、商業貿易、汽車、化工、鋼鐵、採掘、公用事業、文娛等。而這也和復星在産業運營方面的規劃有所重疊:公司將大健康、快樂時尚、網際網路、大宗商品與資源、蜂巢地産作為發展方向。

  2015年初,復星正式確立了聚焦健康快樂産業的戰略,並連同其管理的基金快速在這兩個領域的全球生態圈形成佈局。據復星國際的半年報,截至2015年6月30日,健康與快樂板塊總資産突破人民幣600億元,達到創紀錄的人民幣601.19億元,佔集團總資産比重為17.0%。

  大健康産業可謂是復星發展的重點。在A股市場上,復星位列6家醫藥生物行業上市公司前十大股東列表,其中復星醫藥是公司大健康産業的主要資本運作平臺。

  此外,在快樂時尚、大宗商品與資源板塊,復星系均有投資足跡。其中,復星系控股的A股上市公司豫園商城,公司主要經營商業零售、黃金及珠寶批發和零售,並持有招金礦業部分股權。而博納影業是復星在影視娛樂産業的一項重要戰略投資。中山公用及綠城水務是復星在健康環境領域佈局的上市公司。

  復星也加大了對網際網路領域投資的力度,包括首批民營銀行浙江網商銀行、大眾點評、掛號網及菜鳥網路等。

  劉益謙從“定增王”變身“接盤俠”

  “資百億元接盤長江證券”、“13億元定增廣晟有色”、“砸10億元為國護盤”種種關於劉益謙的消息流傳于2015年資本市場中,而最近的一則消息則是長航鳳凰:港海建設借殼上市,劉益謙持股3.09%。

  在社會大眾將目光放在2014年4月8日,劉益謙花了2.81億港元拍下明成化鬥彩雞缸杯之時,劉益謙在2015年頻頻出資不禁讓市場有種資本大鱷又殺回來的感覺。

  從劉益謙控股的國華人壽今年下半年增持的7家上市公司股價走向來看,有研新材、國農科技、天宸股份和長江證券的股價走勢喜人,以12月29日的收盤價計算,國華人壽對這4家公司的增持合計為劉益謙帶來近10億元的浮盈。

  從劉益謙在2015年的投資路徑來看,其2015年上半年不愧“定增王”的稱號。

  2015年上半年,劉益謙先後參與了天茂集團、廣晟有色、神州資訊、西寧特鋼的定增,耗資逾百億元。此外,還大手筆出資百億元買下長江證券第一大股東海爾投資的全部股權。

  對於在A股的頻繁投資,劉益謙向媒體表示,“趨勢判斷,現在二級市場整體是走強的趨勢,我自然就會加倉,這就是我目前的投資邏輯”。

  除了上述定增外,劉益謙還在2015年上半年斥資100億元入主長江證券,劉益謙曾表示,“其實我一直都沒有離開過A股,前幾年市場不好自然會減倉;後來我在2013年逐步加倉,只是大家沒有關注到而已,更多聚焦我在收藏界的動作”。

  有統計稱,從2013年至今的兩年半裏,劉益謙總共約參與了34起上市公司定增計劃,累計出資超過100億元。據了解,劉益謙于2013年曾先後參與了五礦稀土、包鋼股份、贛鋒鋰業、天齊鋰業以及太原剛玉等公司的定向增發。2014年,劉旗下公司就涉及或參與了匯冠股份、信威集團、深天馬A、佳都科技和盈方微等公司的定增。

  2015年6月中旬,股市出現了激烈震蕩,6月12日滬指創出5178.19點的高點後,A股持續下跌,滬指11個交易日跌幅超過千點。雖然央行使出“雙降”大招,但7月1日,大盤依舊暴跌,A股市場恐慌蔓延。

  據報道,6月30日,劉益謙在微信朋友圈發了一張擺有5台電腦的交易室圖片,並配文:“很久沒進交易室了,不知當年看電腦判斷的感覺還在不在?”

  7月初,劉益謙突然高調宣佈“為國護盤”。此後,7月7日晚間,有研新材發佈的一則公告顯示,劉益謙旗下的國華人壽通過股權協議轉讓、二級市場交易的方式增持了公司股票。公告顯示,國華人壽斥資5.5億元買入有研新材5762.6萬股公司股票,增持比例達到6.86%。自此,國華人壽拉開了劉益謙2015年下半年的護盤序幕。

  對於砸10億元護盤一事,劉益謙當時在媒體採訪中表示:“我認為政府會救市,所以才敢買股票。”

  劉益謙的話還未落地,證監會7月8日出臺了相關規定,允許近期減持過股票的産業資本可以通過證券公司定向資管等方式立即在二級市場增持本公司股票;近期股價出現大幅下跌的(連續十個交易日內累計跌幅超過30%的),董監高增持本公司股票可以不受窗口期限制;上市公司大股東持股達到或超過30%的,可以不等待12個月立即增持2%股份。

  此後,多家上市公司宣佈了大股東、實際控制人的增持計劃並立即投入執行。增持大軍中,也包括劉益

  謙控股的國華人壽。據《證券日報》記者整理同花順iFinD統計數據得知,從7月1日起至今,國華人壽先後增持了7家上市公司,分別為有研新材、國農科技、天宸股份、新世界、東湖高新、華鑫股份、長江證券。國華人壽在這7家公司的投資金額高達42億元。

  其中,7月份,國華人壽先後舉牌有研新材、國農科技、天宸股份3家上市公司。8月份,劉益謙通過國華人壽又先後舉牌新世界、東湖高新和華鑫股份3家上市公司。在7月份、8月份和9月份的三個月內,劉益謙通過國華人壽合計舉牌了6家上市公司。

  在上述6家公司中,天宸股份被國華人壽舉牌了三次,新世界和華鑫股份則是被舉牌了兩次。

  回顧劉益謙的發家史,20世紀80年代末,其第一筆投資就是買賣國債,此後開始涉足股票市場,炒股票認購更是為他積累億萬身家積累了大量的資金。2000年,劉益謙開始頻頻出手,在法人股拍賣市場上大肆收購。2005年,股權分置改革啟動,全流通問題正式解決。劉益謙控股的新理益已發展成為集金融投資、醫藥化工及房地産于一體的大型綜合性集團公司,總資産超過20億元。

  在2007年的大牛市之後,劉益謙開始涉足實業,2009年,開始大舉參與定增。隨著劉益謙的每一步精準投資,其身價倍漲。

  而這樣的一個資本大鱷在高呼為國護盤之後,其投資會否因此打折呢?答案是否定的。

  從劉益謙控股的國華人壽增持的7家上市公司股價走向來看,有研新材、國農科技、天宸股份和長江證券的股價走勢喜人,以12月29日的收盤價計算,國華人壽對這4家公司的增持合計為劉益謙帶來近10億元的浮盈。

  在為國護盤的同時,劉益謙的投資再次得到升值,而對於劉益謙頻頻舉牌的行為,有市場人士分析其舉牌行為意在押寶國企。

  在上述6家遭舉牌的公司中,有研新材、新世界、華鑫股份、東湖高新皆有國資改革預期。

  其中,有研新材控股股東是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具備強烈的國資改革預期。而新世界的控股股東為上海黃浦區國資委。華鑫股份則屬於儀電係旗下的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是上海市國資委。

  “野蠻人”寶能係A股掃貨

  在舉牌“全宇宙最大”住宅開發商萬科的資本圍獵中,寶能係橫空出世。目前看來,這場關乎萬科和以王石為首的萬科管理層命運的控制權之爭尚未落幕。據消息人士透露,雙方各有籌碼,不到最後一刻,結局都是謎。但翻開寶能係資本圍獵的版圖,《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截至2015年9月30日,據本報記者不完全統計,除了萬科,寶能係先後舉牌或者參股的上市公司超過11家。

  除了在A股市場掃貨之外,寶能係在香港還控股著中國金洋(改名前為世達科技),該公司主席兼首席執行官為寶能係實際控制人姚振華的胞弟姚建輝。而係出“潮汕”的姚氏兩兄弟執掌的寶能係以其“快、準、狠”的投資作風不但暫時坐上了萬科第一大股東之位,若加上其參股持股(包括未來擬認購的定增股份)的其他10余家上市公司,其持股總市值高達數百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僅2015年一年,寶能係的前海人壽、鉅盛華、寶能地産等幾家成員企業,資産規模增長了約千億元。

  何為“寶能係”?公開資料顯示,寶能集團成立於2000年,註冊資本3億元,姚振華是其唯一的股東。而寶能集團是寶能係的核心,寶能係還包括前海人壽、鉅盛華、寶能地産等幾家成員企業。

  根據寶能集團官網的相關資料顯示,集團旗下包括綜合物業開發、金融、現代物流、文化旅遊、民生産業等五大板塊,集團核心凈資産價值超百億元。

  2009年,寶能的綜合物業開發業務開始全國化擴張,但2012年則是發展非常關鍵的一年。2012年,寶能聯合發起成立前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金融産業發展納入寶能核心業務範疇,同時,商業地産開始全國化佈局。

  值得一提的是,前海人壽是寶能係的險資平臺,是其後期舉牌上市公司的排頭兵,更是姚振華圍獵資本市場的重要平臺及資本運作的部分資金來源。

  據《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2015年9月30日,寶能係通過前海人壽持股5%以上的A股上市公司有7家,包括萬科A、南玻A、韶能股份、中炬高新、明星電力、合肥百貨以及南寧百貨。此外,前海人壽還持有廈門港務、重慶路橋、天虹商場等上市企業。

  而寶能係的另一家成員企業則是此前躲在前海人壽背後的鉅盛華。《證券日報》記者查到的合肥百貨一份公告顯示,2015年9月22日,前海人壽股權結構發生變更。變更之前,鉅盛華持有前海人壽20%股權,寶能集團持有鉅盛華99%股權;變更後,鉅盛華持有前海人壽51%股權,寶能集團則持有鉅盛華77.03%股權。無論變更前後,姚振華都是實際控制人。

  除了舉牌,前海人壽、鉅盛華還計劃大規模參與上市公司定增。根據中炬高新此前披露,前海人壽控制的富駿投資、崇光投資等四家企業,還計劃認購該公司非公開發行的3億股,募集資金不超過45億元;此外,韶能股份11月17日也披露,擬向前海人壽、炬盛華定增,募集32億元資金;10月29日,華僑城A公告,前海人壽、炬盛華分別擬以現金認購其定增的5.87億股、1.17億股,認購價為6.88元/股,涉及資金約46億元。若全部實施,寶能係合計共需資金約120億元。

  對於被舉牌的A股上市公司來説,寶能繫上位速度非常快。寶能繫上位韶能股份第一大股東,僅用了半個月時間,最終逼迫韶能股份原控股股東韶關市工業資産有限公司採取緊急停牌應對。

  有媒體報道稱,截至目前,前海人壽、鉅盛華舉牌上市公司、擬參與的上市公司定增,如果全部實施,動用的資金量,保守估計將超過620億元。其中,包括舉牌萬科、南玻A等上市公司,動用的資金規模,保守估計已經超過500億元。

  而寶能係兇猛舉牌的最大標的則是萬科。對萬科A來説,寶能係僅用了一個半月時間,舉牌三次便成功獲得了萬科A的15.04%股權。直至12月6日晚,萬科公告宣佈第一大股東易主。鉅盛華及其一致行動人前海人壽通過二級市場掃貨,成為萬科新當家。而此之前,萬科第一大股東常年是央企華潤股份有限公司,根據萬科公司三季報,華潤股份有限公司持有 萬科A 股17.31%股份。

  不過,寶能係仍未停止增持。12月12日,寶能係再度最增持萬科股票後,持有萬科A股份達到22.45%,坐穩第一大股東位置。

  12月17日,王石自曝“不歡迎”寶能係成為萬科第一大股東後,萬科與寶能係之間的控制權之爭開始全面公開化,並有愈演愈烈之勢。而萬科第一步反擊即停牌。在萬科停牌之前,寶能係再度增持萬科。截至目前,鉅盛華持有萬科19.45億股,佔總股本的17.6%;前海人壽持有7.35億股,佔總股本的6.65%。由此,兩者合計持有萬科24.26%股權。

  有媒體報道稱,根據公開資訊計算,在上述資金中,僅用於舉牌萬科部分,就已達到400億元以上。而鉅盛華又充當了絕對主力,由其出面舉牌所耗資金,可能已經達到300億元。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