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2日 星期天

財經 > 基金 > 私募動態 > 正文

字號:  

私募計提報酬短期難實現

  • 發佈時間:2016-03-16 08:33: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田燕

  自理財不二牛上周提出陽光私募基金資訊披露系統不完善後,近期便接到不少高凈值人士的反饋,尤其在計提業績報酬方面。一位券商人士感慨,自己買私募産品也有血的教訓,比如當産品凈值很難創新高後,意味著私募公司很難計提其業績報酬,而為了維持生計就開始發新産品,這些老産品基本就被遺忘了。

  “現在,很多私募公司已有産品數量就很多了,特別是那種凈值回撤大的公司,還在不斷發新品,目的就是為了搞一筆錢繼續提取業績報酬。”一位資深投資人士略帶憂慮地感嘆。

  上千私募産品短期難提業績報酬

  隨便找一份陽光私募産品的合同,你就會發現,為購買這些産品,高凈值人士們需要支付不少費用,如託管費、管理費、業績報酬費、運營服務費、客服服務費、基金備案後與之相關的會計師費和律師費等。

  別看私募産品合同中有不少費用的規定,對私募公司來説,最關鍵的還是業績報酬的收取,這是其生存下去的重要口糧。日前就有資深私募人士私下向理財不二牛坦言,陽光私募産品主要是收管理費和計提業績報酬費,管理費方面,大銀行方面基本上是對半開,小銀行稍微好點,私募管理公司拿1%,銀行則收取0.6%~0.8%;業績報酬方面,中行最高,與私募公司是四六開,其他銀行基本是二八開。

  私募産品計提業績報酬的關鍵就是,自己所管理的産品在開放日時的累計凈值創新高,就可以提取超額收益的20%。

  2015年上半年,A股一路攻城略地,股票型私募産品凈值翻1到2倍的不在少數,而幸運趕在6月開放的産品,私募公司便順理成章地計提了豐厚的業績報酬,錢包迅速膨脹。理財不二牛了解到,資産規模大、業績好的私募公司,去年上半年就累計提了幾億元的報酬。

  然而,滬指在突破5000點後,接連幾次大幅下跌,千股停牌、千股下跌與千股漲停接連上演,陽光私募産品因靠天吃飯的本性,凈值也開始持續下跌,曾經譜寫的高度也只能是歷史。

  目前,東方財富網Choice統計數據顯示,非結構化且有完整數據的私募産品(主要投資股票二級市場)達到了4866隻,其中自去年6月中旬至今年3月11日,共有3110隻産品累計凈值下跌,其中累計凈值下跌超過50%的私募産品數量達到了254隻,1446隻産品累計凈值損失了30%。與此同時,部分産品的累計凈值更是跌破了1元,這也意味著這些産品的倉位會被迫大幅下行,即使趕上市場反彈,短期也難有出眾的表現。

  “去年6月中旬,陽光私募産品整體表現不俗,在開放日不少陽光私募都計提了豐厚的業績報酬。最近市場幾番下跌後,沒個幾年産品凈值很難創新高,大面積計提業績報酬已不太可能。”滬上某基金公司專戶投資人士這樣説道。

  靜待新品發行潮

  計提不了業績報酬怎麼辦?理財不二牛從多位私募人士了解到,最好的辦法就是發行新産品,再從1元開始起步。

  對私募基金公司而言,當下的A股市場,是努力讓老産品凈值上漲30%~50%書寫新紀錄容易,還是單獨發只新産品、凈值上漲10%容易,答案是顯而易見。

  前述券商人士也向理財不二牛表示,在兩種情況下,私募公司很容易喜新厭舊:一是某只私募産品凈值做上去、提了業績報酬後,若凈值掉下來很難再做上去,也就放任不管了;二是,在凈值創新高、提取業績報酬的衝動下,陽光私募産品往往喜歡選擇高倉位博收益,如果凈值衝不上去也就不管了,虧損也由持有人承擔,這些産品就漸漸地淪為“僵屍”産品,地位也直線下降。

  “私募管理公司中,越是那種對産品風險控制不好、回撤度大的,就更有衝動頻繁地發行新品。對於私募公司,每個投資管理團隊都配備一定數量的投研人員,其投研實力受到諸多邊界限制,自然會有對應的資産管理規模上限。頻繁發行新品,對原有老産品的管理問題會造成某種程度上的衝擊。”前述資深投資人士進一步指出。

  滬上某陽光私募基金公司人員坦率地表示:“我們也在想辦法,公司有只産品估計在未來幾年凈值很難再創新高,計提業績報酬也不太可能了。”

  中投線上研究中心統計發現,2月新發行私募産品共296隻,創下一年來月度發行量的新低。其中,以股票為標的的股票型私募産品更是遇冷,在所有私募基金中的佔比從去年80%以上的高位降至不足40%。今年1月受股市大跌的拖累,1月私募基金産品共發行6隻,而2015年私募月均發行數量在200隻左右。

  至於為何私募如今發行遇冷,一位滬上資深私募人士給出了解釋:一是A股目前不具備賺錢效應,私募産品發行不容易;二是,去年上半年私募發行達到高潮,計提了豐厚業績報酬,日子短時間內並不難過。

  值得注意的是,近段時間以來,基金業協會對成為合格私募基金管理人,設置了不少硬性指標,對私募管理公司的運營和風控方面要求明顯提高,特別是在私募産品設計的合理性、風控的合規和獨立性,這些都直接導致私募基金公司運營成本的明顯上升。而以往,私募管理公司在運營風控上普遍重視度不夠,或者並不規範。

  若市場行情持續無明顯的機會,私募基金的生存壓力將進一步加大,在面臨生存壓力下,私募也只得不斷發行新産品,從而博取高倉位收益以維持日常的運營開支,率先出手的或許就是那些積累並不豐厚的小型私募公司。等市場行情好轉,私募基金公司的發行浪潮也將漸漸到來。

  一位經歷過2012年苦日子的私募老人向理財不二牛回憶稱:“那段日子過得很苦,看到很多同行都倒下去了,有的倒在了黎明之前,自己不刻意追求資産規模能夠存活下來,還是挺為自己的堅持感動。”

  當然,也有不少私募基金公司十分注重公司産品的業績和品牌,對老産品的業績仍很用心。不過,對於投資者,要找到一家願意主動控制資産管理規模和産品數量的陽光化私募公司並不容易。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