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4月26日 星期五

財經 > 基金 > 私募動態 > 正文

字號:  

師出同門境遇不同 奔私基金經理業績相差逾200%

  • 發佈時間:2014-11-27 08:38: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明江

  師出同門,但是奔私後的境遇卻各不相同,雖然擁有了更多的投資自主權以及更加誘人的激勵機制,可隨之而來的“水土不服”也使得曾經的公募基金經理在私募這塊領域裏體會到了截然不同的職場浮沉。

  據格上理財數據統計分析,截止到11月24日,華夏係奔私基金經理共12名,曾任華夏投資副總監的石波憑藉尚雅1期94.17%的收益率,成為華夏係目前業績最好的私募基金經理,而同為華夏出身的劉宏友,其管理的産品裕鎔2號T6101虧損最多,收益為-55.31%,兩者相差高達149.48%。

  有著“公募一哥”之稱的王亞偉 ,在管理華夏大盤時期,投資回報率達到1198.91%,至今仍是被業界稱道的神話。然而從格上理財的數據來看,王亞偉的“公募神話”並未被複製到私募上來,其管理的代表産品昀灃收益率為41%,僅排在行業前1/2.

  此外還有嘉實係、博時係等公募基金經理奔私後的業績均出現較大差距,嘉實係首尾相差243.66%,博時係首尾相差則高達278.19%。而長盛係私募基金經理更是出現兩極分化的現象,該係的私募基金經理共有12人,其中6人的代表産品總收益為正,另外6人的收益為負,首尾相差超過130%。

  對於此種現象,前景財富研究員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出現業績分化主要應該是有兩點原因,一個是由於基金經理個人投資風格所導致,另一個應該是投研團隊的強弱所導致。”

  他同時解釋道,基金經理在公募其實是很受到限制的,比如對於投資組合的配比,對於倉位的要求等等,這無疑也分散了風險。但是轉投私募後就不一樣了,他有了更多的自主權,投資走向就與個人風格有很大關係。至於投研團隊,私募遠遜於公募,私募一般是招到一些志同道合的人,側重於幾個行業,與公募投研團隊的水準相差不少,同時私募公司之間的投研團隊水準也參差不齊。

  北京商報記者調查發現,目前私募行業中,20余人水準的公司已經屬於中等左右,投研團隊為一般2-3名基金經理配備十幾名研究員。

  “投研團隊絕對是一個重要影響因素,公募是一個團隊,明星基金經理的業績是一個優秀的投研團隊的功勞,不是個人的功勞,而私募 基金公司由於規模不大,配備不了好的團隊。”一名私募業內人士這樣表示。

  他同時對基金經理個人投資風格導致差距的觀點也表示認同。“比如我所知道的一位私募基金經理,他就屬於激進型的,看好一隻股票後,他所管理的幾隻産品都買進了這只股票以至於其成為了該只股票所屬公司的十大流通股東,但這樣的後果就是冒險。”

  他認為,私募基金經理的壓力其實是很大的,公募業績對於個人收入的影響並不大,而私募如果業績不好被迫清盤,就很難東山再起。而那些投資穩健型的私募基金經理也不好做,例如星石投資的江暉 ,被稱為“穩健王”,在市場大環境不好的情況下很受追捧,但是一旦市場利好,穩健不能帶來高回報,也會受到埋怨。

  魚和熊掌不能兼得,雖然更自由,可以爭取更高的回報,但基金經理奔私後,壓力也更大,環境也更複雜,背後的辛酸恐怕只有他們自己體味了。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