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銀行委外資金大量涌入,各基金公司都希望能分得一杯羹。由於篩選標準嚴苛,中小規模的基金公司想進入銀行“白名單”並不容易。業內人士認為,銀行委外資金或會拉開基金公司之間的差距,強者恒強的局面將進一步增強。
強化客戶機構化
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最新數據統計顯示,截至2016年8月底,公募基金管理資産總規模較7月份增長約3%,合計達到約8.53萬億元,創歷史新高。據悉,銀行委外資金涌入公募基金,或是導致公募規模屢創新高的原因之一。
今年上半年,博時基金依靠規模的顯著增長重返十大基金公司之列,該公司去年底排名第12位,今年上半年規模增長近440億元,總規模接近2500億元,排名升至第8位。WInd數據顯示,該公司上半年發行30余只新基金,而且以委外定制基金居多。博時基金董事長張光華曾表示,進一步擴大機構客戶的佔比是博時今後發展的一個重點。
目前,客戶機構化是當下公募基金市場不可避免的發展趨勢。即使是一些規模較小的基金公司,也已經或者正在準備設立機構投資部門。一方面,公募基金公司可依靠委外資金擴大自身規模;另一方面,委外業務能擴大機構客戶的佔比。可以説,能夠贏得委外資金的青睞,成為當下基金公司謀求發展的不二選擇。尤其對中小規模的基金公司而言,其本身的渠道資源就很難與大公司競爭,如果不能直接掌握客戶資源,就很難進行精準行銷,而機構客戶則能解決這一問題。
中小公司難進“白名單”
雖然大小基金公司都在爭取銀行委外資金,但從銀行的篩選角度來看,嚴格的篩選標準使得中小規模的基金公司很難獲得青睞,規模大的基金公司目前佔據了絕對的優勢。業內人士認為,若是強者恒強的局面持續下去,基金公司之間或許會拉開較大差距。
據悉,銀行篩選投顧的流程大致有白名單、分項指標打分和投資策略與風控路演等。銀行在選擇債券管理人時,一般會選擇公募基金和證券公司。根據管理資金規模(公募基金、券商資管)、資本金規模(證券公司)做排名,取前多少名形成白名單。進入白名單之後,銀行還會在歷史業績、風險調整後收益、研究能力、公司組織架構等方面進行分項評估。
從這一篩選標準來看,能在白名單裏排名靠前,或者進入白名單,其管理的資金規模都是很重要的評判標準。有業內人士透露,想要進入銀行的白名單十分不易。華南一家小型基金公司負責人表示,爭取在一年以內進入白名單。另外一位公募基金人士則稱,他們一直處在“積極爭取委外資金的梯隊中”。
(責任編輯:張明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