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化的私募基金業績提成模式當變
- 發佈時間:2016-03-21 07:47: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張明江
一家明星私募與客戶,因為業績提成的事情鬧上臺面,引起了全行業的關注。
近日,一篇有關爆料前明星基金經理陳揚帆非常規提取業績報酬的文章,引起業內高度關注。在2015年奔私後,陳揚帆創立了私募公司猛犸資産,並火速發行産品。名為“光輝歲月”的第1隻産品于去年3月份成立,一年封閉期將到,凈值在1元面值以下,意味著成立時認購的客戶是虧錢的,但猛犸資産在去年7月、11月、12月提取了3次業績報酬。客戶持有一年快可以贖回了,發現自己是虧的,但私募管理人期間卻賺了錢!
猛犸資産的這種業績提成方式在行業內是具有代表性的:即成立後封閉一年,但每個月開放申購同時在凈值新高後提取業績報酬。也就是説,私募業績報酬提成,按月提成也不在少數。目前主流的以按月提取報酬或按季度的多,也有半年、一年或者是産品到期後提取。那麼,私募行業也發展了10餘年,私募這種“管理費+20%業績提成”的模式,為何會在此時引發持有人的憤怒?
紛爭背後,焦點集中在業績報酬提取頻率問題以及封閉期是否該提成兩個方面。
舉例説,在A股這種高波動市場,1月份成立産品,封閉期間凈值衝到2元,管理人在凈值新高時提取業績報酬,有可能等到第二年1月凈值已經跌至0.8元。這意味著管理人在這一年提取了不少業績報酬,但到頭客戶卻賠錢出局。
2014年來,私募基金行業出現爆髮式的發展,號稱“追求絕對收益”的私募基金已經是高度雷同於公募。很多投資經理沒有絕對收益的意識,缺乏做絕對收益的能力,若以絕對收益為目標,私募基金的凈值更應當是穩定向上低回撤,然而在A股跌宕起伏中,國內私募基金凈值也多大起大落,年輕的中國私募基金行業很難給持有人帶來絕對收益。那麼,大起大落的私募基金,按月提取業績報酬是否合適也值得思考。
與此同時,私募基金的發行也越發公募化。銀行與券商渠道成為了眾多私募基金産品的主要銷售渠道,所謂的合格投資者和私募投資經理間並沒有那麼“私密”的關係,或者説並沒有足夠的親密接觸達到相互那麼了解。
本來是面向特定投資者的私募基金,其投資者的群體越來越大,加上媒體和網際網路的傳播,甚至有面向大眾的趨勢。在這種情況下,私募合同契約的協商更多是私募和渠道的協商,而不是傳統的面向身邊熟人似的協商。這就要求私募有更多更有效面向投資者的資訊披露和溝通。
記者認為,以往那種凈值、份額難以按周查詢、提取業績報酬沒有主動告知的行業潛規則亟待改變,在這一方面,我們認為私募公司應向公募多學習,實際上,十幾年來,公募在重倉股、重倉行業、倉位等方面已經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均可供借鑒。切記私募唯有更公開、更坦誠,才能留住來之不易的客戶。
(本版未署名文章均摘自今日出版的《中國基金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