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1日 星期五

財經 > 基金 > 基金要聞 > 正文

字號:  

新年首周基金普遍重挫 7隻基金減倉躲過二次熔斷

  • 發佈時間:2016-01-11 08:42: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田燕

  2016年首個交易周終於在熔斷機制暫停後落下了帷幕。如果説1月4日新年首個交易日就觸發熔斷,而提前休市令人措手不及,那麼7日開盤不到半個小時就觸發熔斷,對大部分投資者而言更是“還沒開始就已結束”。在此番捉摸不透的行情中,主動型權益類基金更是損失慘重,千余只基金一週內平均跌幅達到8.95%,近300隻跌幅超過15%。

  大跌的一週之中,僅有幾隻規模較小的基金因成功減倉而躲過了7日的大幅下跌。

  績優基金普遍重挫

  萬萬沒想到,剛于2015年終排名賽奪下混合基金第一名的易方達新興成長,在2016年的第一週卻成為跌幅第一的基金。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統計顯示,1月4日,滬深300指數觸發7%熔斷提前收盤,該基金凈值下跌了8.71%;1月7日,A股開盤不到半小時收盤,該基金亦未能倖免,再次下跌8.80%。2016年首個交易周,該基金僅在週三凈值出現上漲,一週累計跌幅達到22.43%,幾乎抹去了2015年11、12這兩個月的漲幅。

  然而易方達新興成長也不是績優基金中唯一遭遇重創的。在2015年最後三個交易日發起衝刺,最終奪下亞軍的富國低碳環保2016年首個交易周也累計下跌了19.37%,在觸發熔斷的4日和7日分別下跌了8.88%和8.96%。另外,2015年業績排名第5和第8的浦銀安盛新興産業與寶盈策略增長,周內跌幅也有19.37%和18.64%。

  對於2015年的績優基金而言,激進地配置中小創成長股幾乎是年末業績之爭的主流。一進入2016年,市場風格急轉,再加上熔斷機制“磁吸效應”,倉位較高的基金很難在這麼短的時間內也隨之轉換,只能硬生生地扛下兩次熔斷休市的跌幅。

  不過一片慘澹之中也有凈值上漲的基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1月4日的大跌之後,東方新價值基金的凈值在5日上漲了13.91%。考慮其已超過10%的漲幅,並且基金僅5188萬元的規模,該基金很有可能是發生了大額贖回。

  此外,光大保德信欣鑫與興業聚利靈活配置也在5日出現凈值5.87%和3.56%的漲幅,周內累計漲幅分別為9.97%和7.57%。其中,光大保德信欣鑫為2015年11月新成立的基金,興業聚利靈活配置則成立於2015年5月,2015年三季度末其90%的倉位配置了債券。該基金2015年內有兩次較大的凈值波動:一次是在7月9日~13日的3個交易日內凈值上漲了9%;另一次則是12月28日~31日的4個交易日內凈值上漲了3.05%,其他時間段內凈值幾乎無變化。

  從基金公司來看,旗下基金跌幅較大的有寶盈基金,旗下14隻基金平均下跌了15.95%。農銀匯理、信達澳銀、上投摩根旗下基金的平均跌幅也在15%左右。而中融基金、安信基金、國投瑞銀與前海開源等基金公司旗下基金平均跌幅則較小,都在5%以內。

  基金減倉躲過二次熔斷

  進一步對比1月4日和7日因熔斷提前收盤當日基金的表現,《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極少數基金在4日大跌之後迅速調整了倉位,其中幾隻基金減倉躲過了7日的大跌,另有幾隻卻選擇了加倉而跌幅擴大。不過,這些迅速增減倉位的基金規模都較小。

  前海開源旗下有3隻基金在4日和7日的兩次大跌中凈值跌幅變化較大。1月4日,首次熔斷當日前海開源強勢共識100強凈值跌幅為8.29%,而1月7日該基金凈值僅下跌了1.03%。同樣,前海開源大海洋與前海開源工業革命4.0在1月4日分別下跌了6.62%與2.87%,7日的跌幅則分別縮小到2.76%和1.79%。上述三隻基金都可能進行了迅速減倉。

  相關數據顯示,前海開源強勢共識100強與前海開源工業革命4.0都是2015年內新成立的基金,前海開源大海洋則成立於2014年。

  此外,中融國企改革、融通成長30靈活配置、中原英石靈活配置與銀河消費混合,也在4日大跌後因迅速減倉而躲過7日的大跌。上述四隻基金4日的凈值跌幅分別為6.53%、4.07%、3.31%與7.94%,7日凈值跌幅則分別為0.89%、1.90%、1.71%和4.95%。

  另外,還有幾隻基金在4日大跌之後進行了調倉,但它們選擇了增加倉位而在7日遭受了更大的損失。最典型的為華富價值,4日其倉位較輕,跌幅僅1.70%;但7日大跌當日其凈值跌幅則擴大到了9.05%。同樣,金源順安消費主題跌幅則由4日的4.26%擴大到7日的8.71%。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