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7日 星期三

財經 > 基金 > 基金要聞 > 正文

字號:  

十周歲基金公司沉浮路:交銀信誠人事不穩發展緩慢

  • 發佈時間:2015-11-06 07:59: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明江

  

  還有不到兩個月,資本市場跌宕起伏的2015年就將翻過,這一年裏共有八家基金公司迎來了十周歲生日,十年間這八家基金公司既經歷了2006、2007年和今年上半年兩輪大牛市的紅利,也遭遇到了2008-2014年慢熊行情,及今年流動性危機的重創。不過,這並未阻擋投研管理能力優秀的基金公司穩步向前。當然,期間也有不少基金公司在洪流中沒落……

  崛起者:工銀瑞信 建信基金

  固定收益基金扛大旗

  所謂樹大好乘涼,作為銀行係基金公司,工銀瑞信和建信基金自然有著得天獨厚的渠道背景優勢。但在“業績為王”的公募市場上,並不意味著只要有個“好爹”就可安枕無憂,北京商報記者發現,在固定收益類基金上不斷創造穩健的收益,是兩家銀行係基金公司獲取投資者青睞的關鍵。

  2005年6月誕生的工銀瑞信,當年年末規模僅有38.86億元,但十年發展後,眼下工銀瑞信的規模已經翻了100倍,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公募業務總規模達到3912億元,在102家基金公司中位列第三位,在同時期成立的8家公司中位列第一。

  近年來工銀瑞信債券型基金業績持續飄紅,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近兩年,工銀瑞信旗下可比的26隻債券型基金中(A/B/C份額分開計算),有16隻産品業績超過同期債基27.16%的平均收益,旗下成立三年以上的債券基金均曾榮獲金牛基金獎。此外,工銀瑞信貨基整體超過2700億元的規模也讓很多基金公司望塵莫及。

  對於偏股基金投研上的短板, 2014年工銀瑞信公司也開始發力,去年工銀金融地産和工銀資訊産業收益分別摘得股票型基金冠軍、季軍。然而,這並不意味著工銀瑞信的投研實力已足夠強悍,此次“股災”中,工銀瑞信仍沒能躲過流動性的衝擊,旗下多只偏股型基金依然遭遇收益大幅下挫,可見在風險規避能力上,工銀瑞信還有待加強。

  與工銀瑞信相比,建信基金也毫不遜色,同花順iFinD顯示,建信基金旗下債券型基金最近三年平均凈值增長率高達77.2%,遙遙領先於行業37.89%的均值。在權益類基金管理方面,建信基金的選股持倉謹慎,早在二季度股災前就開始逐漸減倉。“公司不會輕易投資一些沒有基本面的産品,因此在此次6月去杠桿的過程中能夠較好地控制流動性風險。”建信基金副總裁張威威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數據顯示,今年三季度末建信基金規模2103億元,在102家基金公司中位列第11名,在8家十歲基金中位列第二。

  張威威還透露,雖然建信基金無法像很多新公司一樣拿出股權做激勵,但考慮到行業人才的高離職率,目前公司也在研究相關的考核激勵制度,明年有可能實施。

  沒落者:匯豐晉信 益民基金

  投研創新能力皆平庸

  相較其他6家十歲基金公司,匯豐晉信、益民基金成立時間稍晚,縱觀這兩家基金公司十年的發展軌跡,很難看到它們在投研或者公司治理上,有自己明顯的風格和強項,由此也導致兩家公司規模增長的步伐持續放緩。

  數據顯示,匯豐晉信在2010年規模曾突破100億元,達到112.43億元,但此後,匯豐晉信卻開始走下坡路。2013年,該公司規模縮水至98.71億元,今年三季度末股災衝擊下再度瘦身至79.86億元,在102家基金公司中排名第71位。經過十年的發展,依舊是一家小型基金公司。

  資料顯示,十年來匯豐晉信基金公司旗下僅發行了15隻産品,其中偏股型基金佔據12隻,儘管該公司將投研精力都放在偏股型基金上,但業績卻分化明顯,如主動管理型股基中,匯豐晉信大盤股票、匯豐晉信科技先鋒,近兩年收益達到105.16%和72.1%,但同期消費紅利、匯豐晉信中小盤股基的表現卻不盡如人意跑輸均值。

  此外,匯豐晉信在産品發行和創新上也動力不足,尤其是在2006、2007年的牛市中,該公司期間僅發行了3隻産品,2013年網際網路“寶寶”風起之時,匯豐晉信也沒有參與其中,錯過發行時機。更讓人失望的是,匯豐晉信在發展十年中,曾不幸出了鍾小婧和林彤彤兩例“老鼠倉”,這令基金公司的名譽口碑大為受損。

  與匯豐晉信一樣,同期成立的益民基金至今也無法改變小型基金公司的身份。2007年,該基金公司規模曾飆漲至105.51億元,但好景不長,在2008年之後的熊途下,益民基金一蹶不振,從2010年末的74.53億元一度縮水到了今年三季度末的25.18億元,在102家基金公司中排名第84名。

  值得一提的是,益民基金成立十年當中旗下僅有7隻基金,産品線單一且十分匱乏,缺少規模增長的基礎。另外,在投研業績上,益民基金也沒有一隻拿得出手的明星産品,以致淪為公募市場上的平庸之輩。

  激進者:匯添富 華商基金

  投資風格大膽激進

  在8家十歲基金公司中,匯添富基金一直緊跟公募創新步伐,無論是2012年短期理財債基大熱期間,還是網際網路“寶寶”興起之時,匯添富都不曾缺席,這也幫助它在規模上不斷突圍。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匯添富旗下貨幣基金規模已經近1500億元。

  事實上,除了在産品創新上緊跟市場潮流外,匯添富權益類基金投資風格也較為激進,在今年上半年牛市行情中重倉熱門的創業板股票,因為踏準行情,添富移動互聯網在上半年的收益一度超越200%。然而成也蕭何敗蕭何,這種激進的風格也導致匯添富偏股基金在股市流動性危機中,沒能有效規避風險,遭遇凈值大幅回撤。不過,由於固定收益類基金規模的拉升,這並未影響今年三季度匯添富的整體規模,較二季度末反而增長了321.39億元,達到2453億元。

  與匯添富一樣,偏愛重倉創業板股票的還有華商基金,早在2013年華商基金就因重點佈局創業板股票,旗下偏股基金業績表現較好。然而,今年一季度華商基金旗下3隻産品集中持有創業板公司京天利23.5%的股份,不曾想二季度京天利因收購門影響股價大跌,重倉持有該股的華商基金也受到了輿論的質疑。

  此外,在今年三季度股市巨震過程中,華商基金的抗跌能力也不強,三季度華商基金19隻混基中,16隻跑輸同類混基平均30%的跌幅,可見激進的投資風格往往能在牛市中獲利,可一旦遭遇市場危機難以躲避風險。華商基金的資管規模從二季度末的763億元大幅縮水到494.39億元,排名大幅下滑了7位至第35名。

  動蕩者:交銀施羅德 信誠

  人事不穩發展緩慢

  雖然與工銀瑞信、建信基金一樣同為銀行係基金公司,且同年誕生,但交銀施羅德近幾年的發展步伐卻愈加遲緩,截至今年三季度末規模僅有658億元,還未進入到千億基金公司行列。

  資料顯示,2013-2015年上半年本是股市向好時期,但交銀施羅德公募資産規模僅增長約172億元,排名也墜落至第27名,而同期工銀瑞信、中銀基金等銀行係基金公司早已步入公募第一階梯陣營。究其發展緩慢的原因,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這或許與近兩年來該公司人事動蕩不無關係。

  自2014年末交銀施羅德原總經理戰龍離職後,交銀施羅德便開啟了大範圍的人事調整,在此期間多只基金的基金經理崗位遭遇調整,今年以來該公司又先後有QDII基金經理晏青,偏股型基金經理李永興、張迎軍,固定收益類基金經理林洪鈞、李德亮、趙淩奇、龍向東等大批基金經理出走。老人離去的同時必然會帶來新的崗位調整,這對公司整體的投研水準或多或少會帶來影響。

  除了交銀施羅德外,信誠基金今年的人員離職率也居高不下,先是今年3月一拖六基金經理吳雅楠離職,緊接著基金經理譚鵬萬、楊建標出走;6月信誠基金副總經理林軍也挂靴而去;9月一拖四貨幣基金經理張倩也緊隨其後離職。一年內多位投研人員離職。

  此外,信誠基金近年來由於在投研上業績平平,且創新乏力,規模增長十分緩慢,截至2015年三季度末公募資産規模僅有340億元,十年來一直未能突破500億元。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