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0日 星期三

財經 > 基金 > 基金要聞 > 正文

字號:  

基金清盤潮縱深蔓延 中原英石或成最短命貨基

  • 發佈時間:2015-09-11 09:09:00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田燕

  在股市持續調整和投資者風險厭惡情緒升溫等多重因素影響下,國內公募基金清盤潮也在不斷蔓延:除了很多偏股型基金日子難熬外,還有不少的ETF基金、QDII基金甚至貨幣基金都陸續滑向了清盤的邊緣。

  長盛基金或現首只清盤ETF

  長盛基金9月8日發佈公告稱,擬於10月12日以現場開會方式召開上證市值百強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的持有人大會,對該基金終止上市和終止基金合同議案進行表決。據了解,如果該議案獲得通過,上證市值百強ETF將成為首只清盤的ETF。

  上證市值百強ETF成立於2013年4月24日,跟蹤的標的指數為上證市值百強指數,由上海證券市場規模大、流動性好、最具代表性的100隻股票組成。初始募集資金6.23億元,截至2013年二季度末,該基金規模降為1.24億元,當期虧損1149萬元。截至2013年年底,基金規模降為9657萬元,當年共虧損13萬元。截至2014年年底,基金規模僅為2486萬元,低於5000萬元清盤線。截至2015年二季度末,基金規模繼續萎縮至2041萬元,基金份額僅剩621萬份。

  據基金二季報顯示,“本基金本報告期內自2015年2月12日至2015年5月12日及2015年5月14日至2015年7月16日期間出現連續20個工作日基金資産凈值低於5000萬元的情形。”

  根據新修訂的《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運作管理辦法》第四十一條顯示,“連續二十個工作日出現基金份額持有人數量不滿二百人或者基金資産凈值低於五千萬元情形的,基金管理人應當在定期報告中予以披露;連續六十個工作日出現前述情形的,基金管理人應當向中國證監會[微網志]報告並提出解決方案,如轉換運作方式、與其他基金合併或者終止基金合同等,並召開基金份額持有人大會進行表決。”

  業內人士稱,除了相關規定之外,對於基金公司來説,迷你基金由於本身規模較小,且佔用大量的人才、渠道、市場等資源,導致利潤率低下,成為難以卸下的“包袱”,對其進行清盤則成為理性的選擇。

  但據基金二季報顯示,上證市值百強ETF期末持有的兩隻停牌股票—— 國投電力長江電力 至今仍未復牌,或成為阻礙基金順利清盤的障礙。

  中原英石貨基擬清盤半壁江山倒塌

  就在長盛基金宣佈擬清盤上證市值百強ETF的6天前,即9月2日,中原英石發佈公告稱,根據市場環境變化,為更好地滿足投資者的需求,保護基金份額持有人的利益,基金公司擬於9月9日至10月8日,以通訊方式召開持有人大會,就《關於終止中原英石貨幣市場基金合同有關事項的議案》進行表決。

  據了解,如果該議案獲得通過,中原英石貨幣將成為首只清盤的貨幣基金,也將成為最短命的貨幣基金。中原英石貨幣成立於2014年9月11日,至今剛滿一年的時間。截至今年二季度末,該基金的資産規模僅剩2174萬元。據基金二季報顯示,本報告期內,本基金存在連續二十個工作日出現基金份額持有人數量不滿二百人或者基金資産凈值低於五千萬元的情形,時間範圍為:2015年2月10日至4月6日,2015年1月7日至3月30日。本報告期內,本基金存在連續六十個工作日出現基金資産凈值低於五千萬元的情形,本基金管理人已向中國證監會報告本基金的解決方案。

  該基金的基金經理為趙梓峰和翁錫赟。其中,趙梓峰還兼任中原英石靈活配置基金經理、公司的投資副總監、研究總監職務。翁錫赟同時擔任公司固定收益總監職務。

  值得一提的是,成立於2013年1月23日的中原英石,目前旗下僅有中原英石貨幣和中原英石靈活配置兩隻産品。這就意味著,一旦中原英石貨幣被清盤,中原英石的半壁江山倒塌,旗下將僅剩一隻産品。而成立於今年2月10日的中原英石靈活配置,截至二季度末的資産規模也僅為1667萬元。基金二季報顯示,由於該基金為發起式基金,自本基金合同生效之日起至報告期末本基金合同生效未滿三年,不適用《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運作管理辦法》第四十一條。雖然中原英石靈活配置暫時安全,但如此迷你的基金也將成為公司的“包袱”。

  業內人士稱,中小基金公司旗下的産品少,投資者可供選擇轉換的餘地就少,申購的熱情不高,從而導致基金規模難以做大的惡性迴圈,迷你基金涌現,清盤的壓力也隨之大增。

  泰達宏利虧損15.8%的QDII或遭清盤

  不久之前的8月20日,泰達宏利基金發佈公告稱,公司擬於9月7日起至9月20日止,以通訊方式召開持有人大會,審議《關於終止泰達宏利全球新格局證券投資基金基金合同有關事項的議案》。如果表決獲得通過,泰達宏利全球新格局將成為第一隻清盤的QDII基金。

  公開資料顯示,泰達宏利全球新格局基金成立於2011年7月20日,是泰達宏利旗下唯一的QDII基金。查閱基金季報發現,該基金成立以來規模不斷縮水,投資業績和盈利均長期處於虧損狀態。

  泰達宏利全球新格局的初始募集資金規模為4.42億元,于當年的8月16日放開日常的申購和贖回,截至2011年9月底時,規模縮水至9915萬元,縮水比例高達78%,成立僅兩個多月的時間即虧損41.13萬元;截至2011年年底時,規模縮水至7730萬元,成立不到半年的時間虧損133.82萬元;截至2012年年底時,規模縮水至5202萬元,當年再次虧損54.2萬元;截至2013年年底時,規模已縮水至5000萬元的“清盤線”下方,為3719萬元,當年實現利潤515.57萬元;截至2014年年底時,規模為4793萬元,當年再現104.27萬元虧損;截至2015年二季度末,規模僅剩770萬元,在一季度取得120.7萬元正收益後,二季度再次虧損48.8萬元。

  從産品的投資業績來看,據Wind數據顯示,截至9月7日,泰達宏利全球新格局今年以來的收益率為-14.52%,在65隻國際(QDII)股票型基金中排名第49位;從長期來看,最近兩年的收益為-14.86%,成立以來的收益率為-15.8%。業內人士稱,對於一隻業績虧損的基金想要清盤,如何做好投資者利益保護,就成為其不得不直面的難題。

  包括近期擬清盤的多只基金在內,自從去年8月新的公募基金運作管理辦法實施以來,已經有近30隻迷你基金宣佈清盤或轉型。業內人士預計,在註冊制大背景下,未來基金清盤或轉型將呈現常態化趨勢,這將有助於形成産品有進有退、良性更疊的行業生態。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