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基金 > 基金要聞 > 正文

字號:  

人民幣貶值4.66% 基金經理三日交易動向調查

  • 發佈時間:2015-08-14 08:38: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田燕

  8月11日至13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連續大幅下跌,三日共貶值4.66%,創下了近20年來人民幣匯率的最大一次調整。

  隨後,8月13日上午,央行針對人民幣匯率調整一事專門召開了新聞發佈會,會上,央行行長助理張曉慧表示,“人民幣累積的貶值壓力已經得到一次性釋放,偏差校正基本完成”;而外管局局長易綱則否認了“人民幣將貶值10%”的某市場説法,並稱這是“沒有根據的無稽之談”

  不過,儘管央行態度明確,但機構卻呈現出較分立的意見,而具體到二級市場的短期操作上,不同基金經理也做出了相異的動作。

  機構短期操作各異

  對於人民幣突然而來的大幅貶值,資本市場很快做出了反應。其中,反應最迅速的無疑是航空航運板塊。

  數據顯示,在人民幣大幅貶值的8月11日和12日內,航空運輸板塊(申萬二級行業)分別暴跌了4.96%和3.22%。而這或與部分機構在這兩日大幅減持航空股有關。

  “8月11日人民幣貶值的消息出來後,我立即就減倉了部分航空股。”來自廣州的一位混合型基金經理劉岩(化名)告訴記者,其在上一輪反彈中買入了不少航空股,但基於人民幣貶值對航空航運板塊整體可能利空的判斷,其選擇在當日賣出了不少航空股。

  諸如劉岩此番操作的並非少數。數據顯示,僅8月12日當天,南方航空東方航空資金凈流出量就分別高達10億元和9.26億元,是當日兩市所有股票中資金凈流出額最多的兩隻個股。

  而查閱兩家公司的機構持倉情況可以看到,兩家航空公司無疑是二級末機構的寵兒,分別有30家和28家基金公司駐紮在內。此番遇人民幣貶值突襲遭到機構減倉,亦在情理之中。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8月13日,航空板塊很快出現了反彈,整體上漲了4.71%。

  對此,劉岩認為,“雖然今天央行在發佈會上表明瞭態度,航空板塊也出現反彈,但市場上認為人民幣貶值的預期還在,所以即使長期來看人民幣匯率處於均衡的可能性很大,但短期而言,在操作上還是要考慮負面影響,短期選擇避開也是合理的。”

  不過,對於劉岩的看法,廣州另一位混合型基金經理王洪(化名)並不認可。

  王洪談道,“從今天航空板塊的反彈來看,實際上正是説明短期的影響差不多了,前兩天的大跌主要是心理影響,而今天看基本上這種恐懼已經消除。我不但沒有減倉,反而在今天加了一些航空股。”

  而除了航空板塊,對於紡織服裝、五金、有色等一些出口價格彈性較高的行業,則受到了部分基金經理的加倉。據記者了解,深圳一家基金公司旗下有部分基金近兩日對這些受人民幣貶值利好的行業進行了少量加倉。

  貶值對股市長期影響有限

  機構在短期操作上應對不一,但從長期影響來看,多家機構認為,人民幣貶值對A股市場的影響有限。

  曾在央行工作過的一位基金經理李林(化名)對近日市場對人民幣貶值的解讀有些不滿,其談道,“我認為市場對人民幣貶值的悲觀解讀是有問題的,某種程度上人民幣貶值其實是利好,匯率風險一定是可控的。從歷史上看,每次匯率的調整對股市的影響也是很小的,可能對某些行業會産生影響,但形成有效匯率後,是利於經濟復蘇的。”

  對於李林的觀點,劉岩亦表示認可。其認為,“人民幣貶值確實對市場以及經濟都會産生衝擊,但對股價的調整可能是很短時間內就完成的。因為國內資本市場是封閉的,所以人民幣貶值也就是對某些板塊産生短期的利空或利好,實際對整個資本市場的影響並不大。而對行業的影響也要分類來看,像對航空業者中美元負債比較多的企業,它的影響是一次性完成的,可能幾天的下跌就反映到了,但對一些出口較多的行業的影響,是經營性的影響,這個影響則可能是持續性的。因為現在沒有辦法明確地去判斷這輪人民幣的大幅貶值是不是已完全企穩,所以機構投資者會根據之後的發展慢慢作出反應,倒沒有必要對股市産生不必要的恐慌心理。”

  不過,多位機構人士談到,近期應注意人民幣貶值帶來的流動性壓力。民生證券管清友分析稱,“短期來看,匯率貶值會給股債都産生流動性壓力,但債市情況會好于股市,因為或有資金避險的需求。考慮到流動性對衝的壓力,降準是大概率事件,股票可能會有交易性機會,債券則是出貨的機會。”

  而在8月13日下午,中國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黃益平表示稱,中國經濟面臨很大下行壓力,如果市場上流動性縮緊,不排除央行降準以補充流動性。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