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6位基金經理奔私
- 發佈時間:2015-04-27 09:11:42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田燕
今年公募明星“奔私”,密度之高前所未有,並呈現年輕化、抱團趨勢。但並不是所有“奔私”的基金經理都取得了成功,也有大牛市負增長的案例。
西裝革履、談吐風趣、不時調侃幾句牢牢抓住場內觀眾的注意力。近日,原上投摩根副總經理兼投資總監馮剛“奔私”後首只産品路演在深圳舉行。
馮剛是過去五年間,圈內最受關注的投資總監之一。至於為何選擇“奔私”,馮剛在接受《投資者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當前A股行情尤其是“註冊制”從長期來看將開啟價值投資者黃金時代,長遠有利於經濟和上市公司基本面向上,優質公司絕對數增加且定價更趨合理,現在為創業時機。
今年這一波基金經理“公奔私”來得更猛烈些,截至目前,已有包括俞岱曦、陳揚帆、林利軍等16位公募明星“奔私”,密度之高前所未有。
“奔私”大潮熱情高漲
上周,上證指數頻頻刷新7年新高,一度站上4400點。隨著股價一路狂奔,眾多公募基金經理選擇“出走”。主辦此次馮剛産品路演的金融理財平臺“金斧子”陽光私募項目負責人介紹,今年“金斧子”已經舉辦過十幾場“公轉私”私募基金經理産品發佈會,差不多每週都會有知名大佬來進行路演。
根據中國基金業協會披露數據,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在協會備案的各類私募機構達到9031家,比去年底增加4076家,增幅達82%,其中備案的私募證券投資私募機構達3461家,比去年底增加2023家,顯示資管人才創辦和備案私募機構的熱情持續高漲。
今年以來A股表現大好,資金涌入股票型私募,撩動著公募基金經理躁動的心。期貨資管網主編楊志為告訴《投資者報》記者,當前進入財富管理行業爆發期,面對高凈值客戶的私募産品供不應求,供基金經理髮揮的空間很大。更自由的倉位配置、更直接的業績激勵機制是越來越多基金經理“奔私”的主要原因。
其次,楊志為認為公募股權激勵長期缺位,導致優秀基金經理缺乏歸屬感。“多數公募還是國企性質,很難給予基金經理股權激勵。即使有激勵,漫長的決策和流程可能就錯過本輪牛市,所以基金經理不如出來自己做。”他説道。
同時,公募基金經理轉做私募有著天然的優勢,私募排排網研究員李樹認為,基金經理積累了大批高凈值客戶,他們抗風險能力比較好,願意追隨提供了很大的保障。而私募的投資操作需要披露的資訊非常少,就給私募基金經理提供了很大的靈活操作空間。
“如果相見不能紅著眼,是否還能紅著臉?”華寶興業明星基金經理邵喆陽用一句感性的歌詞,宣告了自己的“奔私”,成為馮剛的合夥人之一。楊志為認為本輪“奔私”中的基金經理辭職更加高調,反映出整體自信。
這和“奔私潮”整體偏年輕化不無關係,格上理財研究數據顯示,今年“奔私”名單中,九成以上是2000年以後加入公募基金,擔任基金經理的年限則平均為7年。和2007年首批“奔私”潮中,平均投資經驗達到15年以上,具備20年以上從業經驗的人士相比,“奔私”進程的年輕化趨勢明顯。
此外,“金斧子”相關負責人認為,抱團現象更加明顯。馮剛在路演中也表示,合夥人機制對於當前來説至關重要。“不同類型的人才合夥,可以消除盲點,延長各自的職業生涯。”
“公募派”業績差強人意
在“奔私”熱情高漲的同時,“公募派”基金經理業績也出現兩極分化。
Wind統計數據顯示,武當資産的田榮華(近一年回報率為57.20%)、鴻道投資的孫建冬(近一年回報率為52.18%)、尚雅投資的石波(近一年回報率為51.17%)、智德投資的伍軍(近一年回報率為47.36%),在業績100強中處於中等水準。
而博道投資的莫泰山(近一年回報率為3.39%)、鵬揚投資的楊愛斌(近一年回報率為8.65%)等11人近一年回報率不足10%,分別供職于鼎力投資和頂石投資的沈浩森、牛春暉甚至同期逆市負收益,回報率分別為-1.16%、-17.54%。
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表示,逆市負增長應該和基金經歷的選股策略有關。以沈浩森管理的鼎力超級成長證券投資信託為例,這是一款股票多空類型産品,按理説在股市反覆震蕩期間,股票多空型投資策略的收益要優於股票多頭型基金,但在單邊上漲的牛市行情裏,選股出現方向性失誤就會虧損。對於缺少投研團隊支援的私募基金經理來講,選股更多的是根據主觀經驗策略,盈虧只在“一念間”。
此外,昔日公募“一哥”王亞偉管理的昀灃一季度收益僅超20%,不僅低於偏股型公募基金32.61%的平均回報率,也低於股票策略私募基金23.18%的平均回報率。
整體來看,“公募派”業績表現差強人意,而且分化明顯。對此,李樹認為:“很多私募基金業績做的好主要依賴於靈魂型的基金經理,這既是優勢,也是短板,私募基金可以加大和券商的合作,券商的投研人才儲備也非常多,取長補短,更好的做好業績。”若要實現私募基金的長期穩健運營,培養投研團隊、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必不可少。
而“金斧子”陽光私募産品相關負責人也建議,私募基金經理在投資風格上也需有一個清晰的定位,調整好思路,儘量避免由於“奔私”後投資約束減少,投資風格發生漂移,進而導致的投資者關係錯配。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