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桿基金野馬難馴
- 發佈時間:2015-03-25 08:34: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張明江
2014年年底以來,杠桿基金多變的性情表現得淋漓盡致,如同野馬。
在指數猛烈拉升的行情中,杠桿基金可謂大放光彩,漲幅數倍的杠桿基金不少。今年,指數雖然新高了,杠桿基金卻失去了去年的“杠桿威力”,漲幅最為驚人的創業板指數今年超過60%,但是創業板B如果不是最近兩日開始發力,其之前的漲幅也僅僅是60%左右。很多投資者陷入了買了杠桿基金,並沒有獲得杠桿效應的尷尬。
在B類基金錶現不盡如人意之時,較少被普通投資者關注的A類基金,近期卻表現搶眼。比如醫藥A就從去年底最低的0.91元漲到今年最高的1.12元,漲幅超過20%,作為一個穩健型的品種,這種漲幅可謂非常可觀。食品A的情況也是類似,其漲幅超過20%,與食品B的漲幅基本相當。
杠桿基金性情多變,不深入研究,投資者很容易受傷。
在2014年底驚心動魄的牛市行情中,很多不了解杠桿基金運作原理的投資者蜂擁而入,導致大批杠桿基金出現很高的合併溢價,最後的結果是,很多杠桿基金在套利盤的拋壓下出現連續兩三個跌停,這也算是給這些盲目涌入的投資者上了一堂投資教育課。
經歷去年踩踏式的跌停後,很多杠桿基金的溢價被抹平。於是乎,很多投資者又想,既然沒有溢價了,似乎就沒什麼問題了。
如果從絕對收益的角度看,今年市場比較好,買入B類基金的投資者或許都賺了錢,但是,收益卻可能遠遠沒有達到其預期的“杠桿效應”。
一方面,去年的杠桿效應得益於場外一些投機資金的涌入,導致很多基金出現了超過30%的溢價,也就是説,很多B類基金對應的指數不用上漲,都能夠獲得三成的收益,如果指數上漲,那就要在兩三成溢價的基礎上,加上相應的凈值增長值。但是,現在沒有人再願意去推高溢價了,那種瘋狂的彈性,自然消退。
此外,去年杠桿基金溢價的過程中,很多套利者申購母基金,然後在二級市場拋售,導致A類基金大幅下跌。而今年來,在降息降準、市場單邊上漲結束後,A類基金又重新獲得了青睞,在對應的指數漲幅一定的情況下,A類基金的上漲,自然壓制了B類基金的上漲空間。
值得一提的是,最近兩日,隨著創業板指數的瘋狂拉升,個股行情火爆,很多杠桿基金又瘋狂了,比如,創業板B似乎又恢復了杠桿基金的本色,兩日合計上漲19%。
有人説,這裡面的一個關鍵因素,就是對於市場的預期。
如果預期市場會很瘋狂地上漲,那麼給點溢價,也不怕被套利盤砸,因為今天溢價,明天指數漲很多,就把溢價自然化解掉了。其實,和期權、權證等很多金融品種一樣,杠桿基金的漲跌很難用嚴格的數學公式去量化它的走勢。
從這個角度説,杠桿基金像極了成長股。
很多成長股在一段時間內,市盈率非常高,但是一直猛烈上漲,直到有一天,成長股被憂慮困擾,出現暴跌,然後,成長股市盈率甚至只有二三十倍,也沒有人肯要。這種股票就像那種溢價很高,卻沒有凈值增長的杠桿基金。
麻煩的是,識別成長股和識別市場預期一樣,是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如果沒有馴服杠桿基金這種野馬的本事,最好還是投資那些基本面清晰的白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