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5月22日 星期三

財經 > 基金 > 基金要聞 > 正文

字號:  

缺位藍籌基金黯然神傷 增量資金掌控行情

  • 發佈時間:2015-01-09 08:39:55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田燕

  本輪行情中,A股日成交和兩融餘額先後刷新萬億歷史記錄,滬指短短半年漲幅65%,並創出5年以來新高。但在資金牛市風光的背後,以基金為代表的機構投資者黯然神傷。大量數據顯示,過去半年,以基金為代表的機構投資者仍偏重成長股投資,未能及時切換至權重藍籌股的估值修復行情。

  A股市場2014年經歷了從存量資金到增量資金的切換。上半年市場停留在創業板為代表的結構性牛市,下半年尤其四季度,則是轟轟烈烈主機板牛市。全年市場經歷了存量玩家加杠桿和增量資金新進場的兩個過程。眾多資深研究人士認為,機構在本輪行情中慢人一拍已成事實,或許有望在下一階段配置品種的切換中為行情帶來助力。資深基金研究人士胡立峰認為,自然人投資者通過萬億融資在藍籌股票上佔據先機,已給專業機構投資者提出一定挑戰。

  基金四季度仍重倉中小創

  從2014年基金為主的機構資金在二三季度的持倉變化看,基金仍然重倉中小板和創業板個股,其持股思路偏重成長性。中小創股迎來機構大幅增倉新進,權重股被機構重度冷落。去年12月的龍虎榜數據顯示,中小創股出現了買賣拐點,絕大部分機構似乎幡然醒悟,開始大筆拋售。儘管如此,半年累計下來,賣出力度仍然不及買入力度。

  7月1日至今的龍虎榜數據顯示,中小創公司依然受機構青睞,買入資金超賣出資金。基金機構總體買入中小創股383.74億元,賣出368.95億元,積極買入是主基調。不過,去年12月出現了買賣拐點。7月到11月連續5個月,機構買入中小創股遠超賣出量,其中,8月中小創買入50.65億元,接近賣出量的一倍。9月,買入68.25億元,比賣出多50%。10月,繼續買入54.14億元,比賣出多20億元。11月,賣出量開始激增至62.02億元,但仍少於買入量。12月,機構似乎幡然醒悟,中小創出現買賣拐點,買入雖激增到92.67億元,但賣出放巨量至131.41億元,小盤股在公開交易平臺遭遇拋售。

  追溯前十大股東中報和三季報數據,中小創股中報環比新增基金機構960家次,到三季度則環比新增1544家次,股本持有人進一步分散的同時,更多基金機構參與持股中小創公司。另一方面,持股比例環比下降的基金機構,中報有494家次,三季度有556家次;持股比例提升的機構中報有550家次,三季度422家次。這一組數據説明,在多數機構持股穩定的情況下,更多機構參與進來,中小創因其成長性成為基金機構重點配置的品種。

  與中小創二、三季度機構重倉數據比較,同期滬深300(3559.259, -84.53, -2.32%)指數成分股,則明顯受到機構冷落,不僅新增機構數不及中小創股的15%、增持機構數不及中小創股一半,而且減持機構數環比穩定,顯示機構並沒有意識到權重股會迎來大行情。

  去年中報和三季報滬深300指數成分股十大股東中,基金機構持倉變化微弱,未見大幅加倉,有的甚至環比大降。數據顯示,滬深300指數成分股中報環比新增基金機構有216家次,到三季度則環比新增247家次,是一種正常波動。持股比例環比下降的基金機構,中報有210家次,三季度有279家次;持股比例提升的機構中報有250家次,三季度環比增加138家次。

  公開交易資訊方面,滬深300指數成分股中,來自滬市過去半年來的交易量不及中小創的三分之一,而且賣出遠超買入。從總量看,半年以來滬深300成分股龍虎榜共買入254.59億元,共賣出291.98億元。剔除掉其中中小創公司買入37億元和賣出41億元的成交量,實際屬於滬市權重股的買入量僅114.30億元、賣出僅127.80億元。

  四季度跑輸股指 機構缺位藍籌行情

  基金機構在中小創股上熱情洋溢的同時,或許沒有意識到藍籌股饕餮盛宴悄然開席。

  過去半年時間是A股股指的主升階段,上證指數漲幅超過65%,而最近兩個月更是快速拉升,漲幅44.68%。其中,滬深300權重股表現出色,成股指上漲主力,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機構重倉的中小創股,階段跌幅不小,機構絕大多數負收益。

  11月1日以來的兩個月時間,滬深300指數的成分藍籌股漲幅驚人,獲得正收益的個股共252隻,佔比超過80%。其中,95隻個股跑贏大盤,佔比近30%;72隻個股漲幅超過44%。出現負收益的個股僅46隻,其中包括26隻中小創股票。可以説,剔除部分深市主機板的成分股,幾乎全部上證權重股都獲得了正收益。

  而在1138隻中小創股中,正收益的個股291隻,佔比僅25%。股指出現接近50%漲幅時,機構重倉的七成中小創股出現負收益,與藍籌股落差巨大。而在25%的正收益個股中,僅28隻股票的收益跑贏大盤,佔比不及2%。也就是説,基金為主的機構幾乎在本輪藍籌股行情中盡數覆沒。

  風格切換或助力下一階段行情

  一個必須承認的事實是,兩融門檻不斷下降,政策上不斷給資金加杠桿造就了四季度權重股的逆襲。

  據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總經理胡立峰統計,2014年下半年行情中,自然人投資者的成交佔比由於融資規模增長出現大幅增加,自然人投資者甚至可以達到85%-90%。截至目前1萬億的融資規模中,通過券商抽樣角度合理推導,大約95%-99%的持有人是自然人投資者,幾乎沒有專業機構投資者。相對來説,這1萬億融資盤的交易頻率比普通自然人的交易更高。

  統計顯示,基金重倉股表現很不理想。截至2014年9月30日基金投資組合看,基金持股市值大約1.32萬億元,扣除指數化持股部分,主動持股市值大約1萬億元,其中大約6000億元配置在中小盤股票上。從去年四季度每天股票型基金業績表現與指數的相關性可以發現,藍籌股票漲、中小創股票跌,股票基金平均業績就跌,反之亦然。2014年藍籌股票平均上漲60%以上,而標準股票型基金業績只有26%,遠遠跑輸大盤。股票基金業績與藍籌股票完全負相關。2014年是“得金融者得2014”,但基金對金融股大大低配,主動持股部分的行業偏好比例是22%左右,標配是100%,金額上大約只持有500億元金融股。而金融股在2014年四季度恰恰是漲幅最大的板塊。

  胡立峰稱,本輪行情是我國資本市場長期牛市的開端,自然人投資者通過1萬億融資在藍籌股票上佔據先機,給專業機構投資者提出一定挑戰。由於網際網路打破了資訊不對稱,自然人投資者可以方便地獲取更多的資訊與資訊,其對股市的判斷與分析的水準也在逐步提高,這些都給機構投資者提出更高的要求。

  長城證券研究員朱俊春認為,鼓舞本輪行情的積極因素2015年仍然十分健壯。經濟新常態從步入到確立,海外新需求有所突破向縱深邁進,資源價跌的盈利修復邏輯還能講,經濟轉型之下並購重組不會停歇,國企改革進入關鍵之年,資本市場的創新故事在今年還有新的高潮,降準降息有數次可期。配置時機一旦到來,或吸引更多主力資金介入。

  如果本輪牛市的最顯著特點是資金為王,那麼決定未來牛市高度的,當屬市場下一階段的增量資金。

  若問本輪牛市誰最痛,當前市場最有共識的回復便是:滿倉踏空到滿倉跌停的最痛。也許這位最痛的主角不是別人,正是每一波牛市不可或缺的主角——機構資金。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