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0日 星期四

財經 > 基金 > 基金看市 > 正文

字號:  

基金經理看“十三五” 細數未來投資方向

  • 發佈時間:2015-11-02 09:09:11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田燕

  10月29日,為期4天的中國共産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在北京閉幕,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對於投資界來説,“十三五”規劃相當於未來五年行業、主題的配置藍圖。“十三五”規劃透露了哪些投資機會?如何把握各個産業的佈局良機?記者就此採訪了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四地多位投資總監及基金經理,為您條分縷析“十三五”規劃中的“錢景”。

  短中長期投資機會 涉及五大主題

  問:從“十三五”規劃看,A股市場未來五年的重點投資領域有哪些?

  益民基金投資總監鄭研研:“十三五”規劃對資本市場的投資機會要分短期、中期和長期來看。從長期來看,我們相對看好資訊安全和人口結構的改變。在中短期方面,相對看好深化改革和農業現代化等見效快的領域。在農業現代化的建設方面,農業資訊化、農村資訊化和農村電商等也是可以在中短期就能收效的投資方向。短期來看,市場上涉及到“十三五”規劃的各個板塊都會有主題炒作,網路安全、農村資訊化、國企改革等主題具備延續性。

  鵬華基金經理張戈:“十三五”規劃重點發展方向在於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産業結構升級、消費服務發展、人口政策調整、綠色經濟,這五大方向對應的相關主題包括:資訊經濟(大數據與網路安全)、智慧製造(機器人3D列印、現代物流)、消費崛起(電影、主題樂園、旅遊休閒)、人口結構調整(養老服務業、二胎政策放鬆),以及綠色經濟(水土氣污染治理、新能源汽車及充電樁、海綿城市建設)。

  南方基金總裁助理兼權益投資總監史博:本次五年規劃首次著重強調“人口政策”,這將為一系列政策改革創造條件,包括醫療、養老、社會福利等。這些規劃措施實施得當,將有助於緩解當前經濟持續減速的問題,化解系統性風險,提升風險偏好,有利於提升整個資本市場的估值中樞。

  結構上,“十三五”規劃也將創造更多的收益機會,股票價格反映的是未來的市場空間、盈利和現金流,而規劃明確了相關産業的發展路徑,其股價就會提前受益反映出來。諸如産業升級的機器人、工業製造4.0、新能源汽車,受益服務業佔比提升的醫療、養老、“網際網路+”,改善民生的環保新加強領域,如VOCs、土壤治理等都是不錯的方向。

  東吳基金投資部副總經理戴斌:我們目前最看好健康中國的概念,醫療服務板塊擁有巨大的投資機會,並且具有預期差;第二,整個新能源領域,包括新能源汽車,投資機會較大;第三,教育。這三塊都有巨大的預期差,並且契合本屆政府一直所倡導的理念,所處的産業鏈夠長,對經濟産生的促進力較強,其商業模式已經具備比較強的變現能力,企業的增速有保障。

  北信瑞豐基金投資總監高峰:我們最為看好的3個領域包括美麗中國、健康中國以及製造業升級。第一個主要涉及環保和生態文明建設,第二個主要涉及醫藥和醫療、健康服務,第三個則主要包括工業自動化、資訊化、新材料關鍵設備及零部件的國産化等。

  過去20多年,引領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是基建、房地産及出口三駕馬車,到現在都不可避免地進入增速下滑的通道,而且由此帶來的環境污染、貧富差距過大等問題也逐步嚴重,美麗中國、健康中國、中國智造等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中提出來的,既是解決當前問題的需要,也是尋找新的增長點的需要。

  融通基金投資總監商小虎:農業現代化、製造業升級和戰略新興産業發展、能源體制改革是第一、第二産業的主要看點。“十三五”規劃重點關注3個方面,第一,農業領域的土地改革和資訊化;第二,製造業領域的服務化、資訊化、數字化、科技化,關注工業4.0和新材料;第三,未來油氣改革打破壟斷,將會釋放投資機會。

  第三産業即服務業有望在“十三五”期間逐漸成為中國新的支柱産業,預計生産服務、公共服務、網際網路金融都有機會。

  光大保德信基金研究部總監于進傑:“十三五”一方面承接了“十二五”穩健發展的基礎,另一方面則開啟了改革、創新和轉型的新時代。首先,全面深化改革進入關鍵階段,國企改革、國防和軍隊改革、財稅改革、價格改革以及金融改革等領域值得期待。其次,突出創新驅動發展,推動理論、制度、文化、科技等多方面的創新,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打開中國經濟增長轉型的新局面。此外,“生態文明建設”首次寫入五年規劃,“生態中國”、“美麗中國”是中國夢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惠民的主旨,以上這些領域都值得長期關注。

  匯豐晉信投資部總監曹慶:第十八屆五中全會公報中提到的幾個大方向有望成為近期佈局的重點。第一是經濟轉型,重點佈局高端裝備智造、産業升級和國企改革;第二是創新發展,重點佈局網際網路和TMT;第三是開放發展,重點佈局一帶一路。這些方向可能會成為市場近期的熱點。

  金鷹基金經理陳立:“十三五”頂層設計中的投資機會主要概括為“結構調整”和“改革”兩方面。第一,結構調整。産業結構中,現代服務業(網際網路+、養老、旅遊)、智慧製造(工業網際網路、智慧物流、大數據、雲計算);區域生態結構中,利好“三沿”經濟帶、西藏、東北老工業基地以及環保、新能源相關産業;第二,改革。經濟改革中,國企改革、三農改革(農業現代化);民生改革中,看好醫療改革(醫療資訊化、高端醫療器械、私立醫院)、價格改革(電信改革、電力改革)、二胎及教育。

  泓德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溫永鵬:首先,看好以“網際網路+”為代表的包含新材料、雲計算、機器人等領域在內的戰略性新興産業。當然,我們也要對前期被過分炒作的“網際網路金融”等主題保持謹慎。

  其次,看好與“綠色中國”高度契合的新型環保、新能源等行業。與此同時,看好與“健康中國”高度相關的精準醫療、養老、休閒旅遊等行業。一方面“健康中國”升級為國家戰略,另一方面,伴隨經濟的發展與老齡化的加速,健康也成為全民的願景,相關行業與企業將迎來新一波發展浪潮,值得關注。

  把握投資時點 期待配套細則出臺

  問:如何把握“十三五”規劃中重點産業和主題的投資節奏?

  南方基金總裁助理兼權益投資總監史博:“十三五”規劃契合主題投資的標準,風險收益性價比高,持續性好,可以挖掘的標的較多。主題投資貴在彈性和新穎,彈性決定了想像力空間和投資者追漲的熱情,新穎決定了獲利盤不多,參與者追漲顧慮較少。市場研究不充分、資訊不完備的時候正是主題投資最性感的階段。

  按歷史規律,“十三五”規劃啟動之年,新進入規劃的板塊也將得到市場的關注,包括VOCs、農墾改革、二胎等。

  東吳基金投資部副總經理戴斌:長期來看,健康中國、新能源、教育都具有巨大的投資價值,我們已經做了相應的佈局,至於現在是否已經到了最好的時點,還有待觀察配套細則出臺。

  融通基金投資總監商小虎:“十三五”規劃中更加引發市場關注的是全面放開二胎,但市場對此事件已有預期,短期不排除利好兌現,但是從中長期來看,一定是決定中長期人口結構的拐點性事件。養老等相關板塊的中長期增長假設有望上調,低齡消費有望未來形成爆發之勢。看好新型服務業的代表,包括資訊服務,農業電商,傳媒,醫療服務等阿爾法板塊,而貝塔性收益關注當前階段的軍工,和十一月份中旬後可能風格切換後的券商板塊。

  益民基金投資總監鄭研研:中短期的板塊,如網路安全、農村資訊化、國企改革等投資價值已經到了投資時點,而且在這波主題行情之後,這些領域還具備持續的投資價值。在長期投資領域,如二胎政策。

  鵬華基金經理張戈:一方面,規劃指明瞭未來産業的發展方向,使得投資更加有的放矢;另一方面,市場預期也經歷了從超預期到逐漸兌現的過程,行情節奏也隨之變化。

  由於五年規劃往往提前一兩年就會開始做準備,與前後的政策密切相關的有頂層設計、具體路線圖、行業發展目標、層次分明的政策體系。回顧“十二五”規劃與A股主題表現,新崛起的主題在3個時點上會産生較好的投資機會:第一,相關概念首次提出時;第二,相關受益行業明確時;第三,國家層面總體規劃出臺之時。

  短期來看,超額收益落後的行業在政策兌現時可能有更強的表現,可以關注前期表現落後的國企改革(短期有提速跡象、政策催化劑較多)、價格體制改革(路線圖已明確)。

  光大保德信基金研究部總監于進傑: “十三五”規劃相關的主題板塊在A股一直十分活躍,例如近期的國企改革、節能環保、大健康、二胎、“網際網路+”、資訊安全、大數據等主題的關注度都比較高。但五年規劃意味著這是一個較長時間的系統工程,相關領域的政策落實和實際發展還有待時日。投資者可以在各主題板塊的熱度變化和企業經營現實之間相機抉擇,相關的投資機會還將反覆出現。

  匯豐晉信投資部總監曹慶:只有待明年春天,兩會中明確了相關指標和具體內容,才有可能對市場産生更進一步的刺激作用。

  天弘基金經理李寧:目前市場趨穩,但仍有人民幣貶值和救市資金退出等風險未能出盡,使得整體偏保守,增加了食品飲料、醫藥等配置方向。我們判斷近期市場仍然處於弱勢,一段時間內仍將以震蕩築底為主。從投資方向上看,創新、轉型、國企改革仍然是主要的超額收益來源,穩增長相關股票、高股息率的價值股也有一定的投資機會。

  大消費 兼顧穩增長與調結構

  問:相比“十二五”規劃,“十三五”規劃提出了哪些新概念?

  鵬華基金經理張戈:與“十二五”規劃相比,在“十三五”前期研究課題中,首次提出了擴大消費需求的研究課題,也顯示出拉動消費對未來經濟增長的重要性。

  從長期性來看,我們更關注消費崛起。受制于國內工業去産能及全球經濟復蘇疲軟,投資及進出口增長壓力較大,而消費方面受益於大眾消費意識的增強、電子商務的崛起,消費支出預計在未來將繼續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首要引擎。

  天弘基金經理李寧:“十三五”規劃將更加兼顧穩增長與調結構。一方面,為了完成每人平均GDP和城鄉居民收入翻一番的目標,“十三五”時期GPD的平均增速需要達到6.5%;另一方面,傳統製造業産能過剩依然嚴重,而新經濟尚未崛起,人口紅利消失,出口引擎失速,傳統增長模式難以為繼,加快轉型迫在眉睫。

  融通基金投資總監商小虎:以養老産業為例,“十二五”規劃著重養老服務業體系的構建,“十三五”則強調産業本身的發展和完善。“健康中國”上升為國家戰略,養老産業為健康中國的一個細分産業,有望得到政策的大力支援。隨著我國老齡化程度的加深,養老産業的剛需將在“十三五”期間爆發。

  光大保德信基金研究部總監于進傑:“十三五”相對“十二五”最大的變化,也是我們最為關注的,包括國企改革、中國智造以及生態文明。這幾個領域也是推動中國經濟發展轉型、落實惠民工程,實現美麗中國夢的重要立足點。

  以中國智造為例,國務院也已正式印發《中國製造2025》,部署全面推進實施製造強國戰略,這是可以穿越週期的主題。

  對資本市場將産生積極影響

  問:“十三五”規劃對金融行業會帶來哪些影響?

  泓德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溫永鵬:毫無疑問,“十三五”規劃對中國未來的經濟與社會發展將産生重要的積極影響,當然也包括資本市場。“十三五”規劃中提到的“創新發展”、“綠色發展”等方針將在短期內直接利好相關行業與企業,而“加快形成有利於創新發展的市場環境、産權制度、投融資體系,改革並完善適應現代金融市場發展的金融監管框架”的提出,對資本市場的發展將産生深遠的積極影響。

  鵬華基金經理張戈:“十三五”規劃將對金融領域的相關議題有特別的闡述,一是鼓勵金融創新,二是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三是加快利率匯率市場化改革,四是實現資本項目可兌換和人民幣更加自由使用,五是完善金融宏觀調控和監管,六是更好地發揮政策性和開發性金融作用,七是發展普惠金融。我們相信,隨著相關改革的推動,市場的資金來源將不是大的問題。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