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震蕩蓄勢 私募表示二次探底無礙長牛信心
- 發佈時間:2015-07-29 09:32:19 來源:中國證券報 責任編輯:田燕
近日,市場再次出現調整,接受採訪的私募基金經理大都不感到意外,認為這是二次探底,調整過後質優的成長股會迎來更多投資機會。數據顯示,6月12日至7月3日期間,有15.08%的股票型私募基金逆勢上漲,平均漲幅達8%。
部分私募業績表現較好
格上理財研究中心統計了管理規模超過20億元的私募機構6月12日至7月3日連續三周的業績表現,有96%的私募在這期間出現虧損,其中40%的私募業績虧損在20%-30%之間。本輪指數回調30%,但大量個股的淩厲殺跌使不少選股型私募嚴重受傷。從選股型私募業績表現來看,一些偏好低估值藍籌風格的私募機構在本輪中凈值回撤相對較小,如高毅資産與涌峰投資。還有一些選股型的私募憑藉優異的風控在這輪迴調中表現較突出。在此前的下跌中,15.08%的股票型私募基金逆勢上漲,平均漲幅達8%。
菁英時代董事長陳宏超表示,由於沒有運用杠桿入市,也沒有用股指期貨對衝,雖近期市場出現回撤但不是很大。陳宏超表示,對風險防範做得比較理想,當個股價格達到一定高點時,不會去追加投資。4月中下旬時,就沒有繼續增加倉位。公司在高位時適當對個股進行了調倉換股。5月中旬,公司又開始減倉,直到市場調整最厲害時,倉位基本保持在5成左右。公司也沒有高成本的籌碼,所以此次受到的影響不是很大。
廣東澤泉投資總監辛宇透露:“6月初之前,我們一直處於滿倉操作,最低也有八成倉位。5月底,主動提前清倉了結構化産品,將管理規模從100億降低至70億。6月初,主動降低管理型産品的倉位,倉位減至一成左右。”
格上理財認為,由於公募基金相對私募基金具有資金規模大,持倉比例高、行業分佈廣等特點,因此在牛市來臨時公募基金通常能及時抓住市場機會,整體漲幅優於私募基金。而在下跌行情中,由於私募基金沒有投資倉位及投資品種的限制,私募基金經理可以通過大幅減倉和運用股指期貨對衝等方式減少損失,在下跌行情中的抗跌性相比公募基金較強。公募基金由於股票倉位受限,當下跌行情來臨時,不能通過大幅減倉來有效控制回撤,且公募基金資金龐大,在面臨客戶的大幅贖回時容易在變現過程中發生踩踏,造成産品凈值進一步下跌。
市場迎來二次探底
在7月以來的反彈中,不少私募基金錶現相對出色。私募排排網統計數據顯示,7月6日至7月17日,非結構化私募證券基金合計1616隻,平均收益下跌3.12%,跑贏大盤指數。其中,共有正收益産品992隻,佔比37.93%,負收益産品816隻,61.39%。此外,從新産品成立情況看,本輪反彈中不少私募趁勢抄底。統計顯示,7月前兩周,有近35隻産品募集。
對於本輪反彈,旗隆基金董事長代雪峰指出,救市措施更多的是維穩市場,防範金融系統性風險。在經濟下行之際,股市擔當著資源優化配置的作用,對經濟轉型的作用十分重要。當然通過本輪政府的救市,也看出了政府的態度和意圖。隨著政府救市措施推動投資者恢復信心,市場將重回牛市軌跡。
代雪峰認為,市場經過一輪洗禮後將會從之前的快牛轉變為未來幾年的慢牛,市場會更成熟更理性。後市應輕指數、重個股,少炒作、重研究,尋找低估值、高成長的優質科技企業大量買入、長期持有。
廣東澤泉投資總監辛宇指出,股市本身有牛熊交替運作的規律,牛市走久了一定有熊市。近期市場暴跌最直接的原因是5000點的時候流動性收緊,資金快速流出。本質原因是市場積累了大量獲利盤,企業內在價值被嚴重高估,出現了結構性泡沫,有技術調整要求,價格往價值回歸是必然趨勢。去杠桿化不會改變股市運作的規律,去杠桿只是加速了市場的下跌,通過一輪下跌,杠桿就自然去掉了。
對於近三個交易日的調整,接受採訪的私募基金經理大都不感到意外。辛宇指出,市場下跌是風險釋放的過程,通過下跌,價格往價值回歸,價格回到合理的估值水準對投資有利,但投資者的信心重塑需要較長過程,系統風險釋放的時候,也是市場底部確認的過程。
代雪峰指出,創業板股票將分化,那些業績增長符合預期、在暴跌過程中被錯殺的高成長優質股票會迎來更多投資機會。那些概念性、主題炒作、沒有真實業績支撐的股票將會被逐步拋棄。最終會有更多優秀的創業板企業成長為大市值公司,這些公司將給投資者帶來更多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