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基金 > 基金持倉 > 正文

字號:  

基金經理單日減倉20%

  • 發佈時間:2014-08-27 08:19: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田燕

  經歷近兩個月上漲的A股,漸顯疲態。

  8月26日,A股指數全面走弱,滬指和深成指分別跌0.99%和1.52%,總成交2947億元。創業板更是大幅跳水,下跌2.26%,成交318億元。

  指數調整背後,部分機構開始多翻空。

  “7月份是強烈看多,現在是非常謹慎,邊打邊撤。”一位在上海一家保險公司任職的投資經理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透露,其管理的保險賬戶最高倉位曾到90%,但如今已降至70%。

  同時降低倉位的還有一批公募基金。據了解,8月22日以來,多只成長風格的基金經理因贖回壓力被逼拋售股票。此外,還有一批機構則因“打新”的資金需求趁勢大幅減倉。

   基金經理單日減倉20%

  “我昨天剛賣了20%的股票。”8月26日下午收市後,一位管理著近20億資金規模的基金經理陳辰(化名)透露,其在8月25日開始大幅減倉。

  但陳辰大規模拋售股票並非因為不看好後市,而是面臨巨大的贖回壓力。8月22日這天,保險機構贖回基金的比例達到20%。

  “保險想兌現收益。”陳辰介紹,保險機構贖回基金的原因是該基金在過去20個交易日累積了近15%的收益,他們希望落袋為安。

  這種因贖回而被迫賣股票的現象在業內頗有代表性。

  “上周開始,每天都有1000多萬的贖回,佔基金凈值的比例達到一兩個點。”一位管理行業基金的基金經理透露,其管理的基金規模還不到10億。因為贖回壓力,倉位每天往上升,只能被逼著賣股票。

  上海一位成長風格的基金經理亦抱怨説,最近一週,基金業面臨的贖回怪圈是“漲得越多的基金,被贖回得越多”。

  “如果投資者在市場上漲時贖回,基金經理比較好操作。但這幾天市場開始調整,必須在跌的時候拋股票,搞得很難受。”前述上海成長風格基金經理説,這兩天是機構贖基金,自己賣股票。

  除贖回因素外,有些基金最近兩天賣股票,是為新股申購繳款籌集資金。

  “我們公司對新股申購有規定,詢價時就必須準備好足額資金在賬戶上。”深圳一位基金經理透露,8月25日和26日,公司有些基金經理賣股票準備打新資金。

  8月26日將有8隻新股進行網下詢價,27日還有2隻。根據這家公司的規定,如果基金經理要參與26日的新股詢價,必須在25日晚上即足額準備好資金。

  “參與打新的基金,都是按網下申購上限報價,單只新股申購資金就要幾個億。”前述深圳基金經理稱,由於這一輪市場行情,公司旗下很多基金的倉位達到90%以上。因此,這兩天的減倉力度比較大。

   謹慎派邊打邊撤

  公募基金減倉的驅動因素是保險機構贖回基金。據了解,有些保險機構對A股的態度已發生逆轉,由7月末的強烈看多變成謹慎做空。

  “8月25日和26日這兩天,倉位逐步往下走。”上海一位保險機構投資經理許旭(化名)透露,8月11日其管理的賬戶倉位是90%,但如今已降至70%。

  “未來A股直接掉頭向下的概率低於50%,但還是要做好防禦措施,邊打邊撤。”許旭介紹,減倉沒有行業標準,只要成長股股價回到前期高點,就開始陸續賣出。

  許旭是市場中謹慎派的代表。這類機構看空後市的邏輯是經濟復蘇態勢並不樂觀。

  “8月上旬發電量數據同比-0.1%,中旬發電量數據同比-8.1%,大幅低於市場預期。”許旭説,這是2009年二季度以來發電量旬同比首現負值,這個數據對應的工業增加值和GDP數據都不樂觀。

  大幅低於市場預期的還有匯豐PMI數據。數據顯示,8月其初值僅為50.3,低於市場預期的51.7,也低於上個月的52。

  8月四大行的新增信貸數據,更是讓機構重新調整對經濟增長的預期。

  “8月前半個月,四大行新增信貸500億。但去年同期,這一數據是1000多億。”一位公募基金策略分析師指出,以這種新增信貸數據估算,進入實體經濟的資金會大幅減少,對經濟復蘇非常不利。

   看多者:還有一波行情

  與謹慎派減倉避險的策略不同,堅定看多的機構判斷9月中下旬之前,A股還有一波行情。

  “總體倉位並沒有動。”北京一位混合型基金經理透露,其近期沒有減倉,但小幅調整了持倉結構,減持了稀土、石墨烯等主題股,增持部分銀行股。

  “現在大家覺得行情沒有結束,低估值的藍籌股肯定還會再次啟動。”北京這位基金經理的邏輯是伴隨滬港通政策的推進,資金會回到受益滬港通政策的標的。

  深圳龍騰資産管理公司董事長吳險峰同樣堅定的看好後市。他認為,這波市場上漲的主因並非經濟基本面,而是滬港通和海外資金流入。

  “A股這兩天大幅調整,但港股走勢還是很強,恒生指數26日跌了70個點,國企指數還是收紅。”吳險峰指出,港元匯率依然處在7.75,這説明海外資金並沒有出境。

  “等港股走不動,海外資金開始流出,才會導致A股這邊新進資金衰竭,A股上漲的頭部才會出現。”一家合資基金公司宏觀研究人士亦表示,他們判斷市場調整的因素是外資停止流入。

  EPFR監測數據顯示,8月14-20日,全球資金大幅流入中國大陸和香港公司,其中,流入中概股和A股的資金高達14億美元,為前一週的2.6倍。

  但值得警惕的是,外資流入速度正在放緩。

  申銀萬國高級策略分析師謝偉玉介紹,海外兩大A股ETF的溢價率已回落至7月下旬水準,這意味著涌入A股的外資邊際放緩。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