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富國基金
最近又進入了投資的難熬期,股市震蕩,債市也不穩。之前好歹還有股債蹺蹺板效應,這邊跌了至少那邊還有點漲,中和一下,心態上會舒服很多。但最近好像蹺蹺板效應消失了,變成了股債雙殺,不論持倉是股為主還是以債為主,相信持有體驗可能都不太好。
求穩的朋友關注比較多的問題,主要在於兩個:為何會出現股債雙殺?如何面對近期的市場調整?
為何會出現股債雙殺?
雖然看起來股債市場行情都在調整,但其實二者演繹的邏輯還是有些不一樣的。
對股市來説,近期震蕩的邏輯更多在於兩點:強勢的美元和政策的空窗期。
歷史上,當美元強勢時,全球風險資産往往容易受到衝擊,其中對新興市場的股票和貨幣衝擊最為明顯。
這一輪美元走強起于9月底,主要圍繞“特朗普交易”而展開。而回顧本輪A股市場的行情,從924以後,在政策組合拳及財政預期的引導下,先後走出了兩波反彈行情。
但11月8日以後,隨著人大常委會的落幕,短期支撐股市的因素隨之減弱,美元的持續走強對人民幣資産的壓制重新佔據了上風,進而使得A股重新陷入了震蕩。
對債市來説,儘管也受到了美元走強、美債利率上行的影響,可能會導致美聯儲延緩降息節奏,從而對國內的貨幣政策進一步寬鬆造成掣肘,但更核心的影響因素或仍在於政府債這2個月共計2萬億的加速發行:債券供給增加,債券價格下跌,債券收益率上行。
或許市場也沒有想到,從11月8日10萬億化債資源獲批,到11月13日首批置換債開始落地,僅僅只用了5天時間。
如何面對近期的市場調整?
首先需要判斷的是,近期的市場調整,是短期的行情,還是長期的趨勢?
先説觀點,個人覺得當前的股債雙殺行情更可能是短期的。中長期而言,無論股、債乃至匯、商,最終將回歸到國內基本面的邏輯上來。
美元走強也好,化債衝擊也好,前者經過2個月的演繹,已一定程度上顯現出轉弱的態勢;後者大概率會集中在11月下旬,而貨幣政策依然有望降準以對衝市場資金面的緊張。
當然,最直接投資靈魂的拷問是:你相信國內政策會扭轉基本面嗎?
答案不同,投資決策也將大不同。至少我是相信的,只是政策從落地到生效需要時間傳導。在得到驗證之前,或許會有一段體感上覺得很漫長的過程。
所以,我選擇的是“固收+”策略,債券做基本面修復前的壓艙石,權益做基本面改善後的進攻籌碼。
(文章來源:富國基金)
(責任編輯: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