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華夏基金
近來的市場頗有些不平靜,“宏觀超級周”終於塵埃落定,然而暗潮仍在悄然涌動。
在萬眾矚目之下,投資者關心的懸念一個一個揭曉,如圖決定未來走向的紙牌一張一張翻開。特別是上週五那場重磅的新聞發佈會,無疑成為了影響當下市場格局的重中之重。
預期與落地之間
財政政策釋放了哪些增量資訊?
11月8日,人大常委會閉幕,會議表決通過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批准<國務院關於提請審議增加地方政府債務限額置換存量隱性債務的議案>的決議》。(來源:公開新聞)
會議通稿一經發佈,市場便沸騰起來,熱議的焦點集中在兩大議題上。
問題一:具體數額究竟是多少萬億?
在會議召開之前,關於規模的猜測已經傳得沸沸颺颺。
縱觀全局,此次會議的核心議題是“地方化債”;從框架上看,新增的安排為“6+4”萬億。
第一個6萬億是新增的地方債規模,分2024-2026年三年實施,每年2萬億元,用於置換隱性債務。
第二個4萬億是擴充的專項債用途,從今年開始,連續五年每年從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券中安排8000億元,用於化債。
如果將發佈會上明確提及的“棚改相關隱債展期”納入考量,那麼直至2028年底,地方需消化的隱性債務再減少2萬億元。
這樣一來,“化債”相關的資源安排合計12萬億元。
當然,市場對於具體細節的理解仍然存在一定的糾結與分歧。
第一個分歧點在於,市場此前預期較高的地産、消費相關增量政策,本次並未直接提及。
事實上,此次會議主要聚焦“化債”,並不意味著未來積極的財政政策僅限于化債。
關於財政資金對消費領域的支援,除了“兩新”(即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比例的擴大外,其他政策工具理論上可能並不涉及債務問題,可以通過中央預算內的資金直接進行支援,這些並非本次人大常委會審核的重點。因此,財政擴張的整體規模及其涉及的方向,還需後續進一步觀察才能“窺其全貌”。
第二個分歧點則集中在化債的本質。有聲音認為,化債屬於存量調整,本質上是通過債務置換將隱性債務顯性化,債務只是轉移但沒有消失,其對經濟的乘數效應有限。
然而,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在相同的債務規模下,優化債務結構同樣有望帶來整個社會的帕累托改進。
由於法定債務利率遠低於隱性債務利率,置換後將大幅節省地方政府的利息支出,財政部部長表示,據測算,五年內累計可節約6000億元左右。
短期來看,隨著地方政府化債的“燃眉之急”減輕,預計將有更多資源得以騰挪釋放並投入到關鍵的民生、消費及投資領域,從而為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時,與地方政府較為密切的上游建築、建材、信創等企業,在賬款回收方面有望受益。
從長遠角度看,當存量隱債的“後顧之憂”得到有效緩解後,地方將得以輕裝上陣,穩增長和經濟轉型品質亦有望提升。
問題二:這是否達到了預期?
無論是6億、10億還是12億,無論是低於預期、符合預期還是超出預期,當前的局面猶如“橫看成嶺側成峰”。
正如某賣方首席坦言:“説實在的,短期討論這個沒那麼重要。現在的預期也是個平行世界,各有各的預期。”
9月24日國新辦發佈會宣佈了“寬貨幣”的現實,緊接著9月26日的政治局會議上點燃了市場對“寬財政”的期待。自此之後,“寬財政”的具體幅度與方向一直是市場關注的焦點。
事實上,相較于對於具體的數字關注,發佈會明確指出“實施這樣一次大規模置換措施,意味著我們化債工作思路作了根本轉變”,或許這才是本次化債方案最為核心的環節之一,也是“識得廬山真面目”的關鍵所在。
當高層從側重於防風險向防風險、促發展並重,可以避免在總量收縮的環境下進行資産負債表的化債。此舉有助於緩解總需求的內生壓力,對於當前週期下經濟的良性迴圈至關重要,對權益資産的影響也相對積極。
當下,我們或許不應對單一會議加以“畢其功於一役”的預期,更重要的是關注信心與預期穩定的演變信號。
未來一個階段的政策邏輯,主趨勢就是部分證實和繼續等待證實,還不涉及證偽的問題。後續應密切關注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人口、消費等領域的定調及明年3月兩會的工作安排。
以“924”為起點,我們期待更多的“未完待續”。畢竟,隨著海外大選靴子落地,特朗普重返白宮,極端反覆的貿易環境和高關稅預期下,出口鏈短期內可能面臨壓力,世界貿易體系面臨重塑。在此背景下,提振內需的必要性愈發凸顯。
然而,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之下,身處重大歷史交匯點之間,大國之間的博弈需要精湛的出牌藝術,次序與時機至關重要。惟有留有後手、穩健儲備,方能遊刃有餘、細水長流。
熱潮與輪動之後
後市走向何方?投資者如何應對?
戰略層面:保持均衡,靜候風來
與2008年11月、2014年底以及2019年初的回升情景相似,本輪A股市場行情啟動的關鍵,在於一系列政策組合的精準施策,成功扭轉了投資者的悲觀預期。
隨著市場迅速見底、場外資金借道ETF熱情涌入,往後幾年大的估值鐘擺很可能會朝與過去幾年相反的方向擺動,市場的底部大概率已經抬高。
考慮到週五財政政策宣佈前這段時間,市場表現強勢已經計價了相應的預期,指數階段性的休整或是波動放大都有其邏輯。就如我們見過的歷次上行市場一般,初期的火熱拉升總會有踩下剎車的那一刻,之後市場往往會經歷回調與分化。
但量能良性中的指數休整,不等同於賺錢效應休整。全面拔估值的第一階段行情或許已經落下帷幕,而結構性的第二階段行情正蓄勢待發。
所謂存在即合理,波折反覆與突然火熱都是市場的特徵。投資者進行基金配置,往往並不是為了預測市場,而是為了應對市場的變化。所以,確保自己在場、然後耐心等待,非常重要。
而借道寬基指數基金,通過場內的ETF,或是場外的聯接基金、普通指數基金等進行佈局,無疑是一種更優的“保持在場”的方式。
戰術層面:做多主線,關注核心
當投資者不再畏懼買入時,或許應當轉向“牛市思維”深入思考,買什麼才能在新一輪週期中獲得更為豐厚的回報。
當市場行情從普漲進入分化,更優的應對策略,就是摒棄噪音、尋求共識、聚焦主線。
本輪行情突如其來的背後,核心是風險偏好的驅動,實際上蘊藏著一個宏大的敘事框架,以三條線索交織:
一是大國博弈的新篇章。隨著中美兩大經濟體宏觀週期的停滯與重啟,“東升西落”的共識逐步加深,自主可控(晶片、軍工)成為了潛在的核心趨勢。
二是政策轉向的再起航。中央財政上杠桿帶來了總需求的擴張,總體利好順週期、地産、消費等大方向。
三是流動性的顯著擴張。市場宏觀剩餘流動性回升,萬億級別的成交量有助於提升市場估值和風險偏好,利好受益於流動性的券商,以及超跌的中小市值公司(例如並購重組題材)。
不妨通過“核心-衛星策略”構建一個組合,在通過中證A500、滬深300等核心寬基指數或把握大勢的同時,通過晶片、食品飲料、券商等行業/主題指數基金來把握三大主線邏輯的活躍機會,進行適當的策略輪動。
隨著成交量的放大,階段性的波動放大是必然的。但如果你的風險偏好和資金投資期限沒有發生變化,那麼當前的盈虧不應當成為交易手中資産的衡量標準,而應聚焦于兩個關鍵的“錨點”:
一是市場的估值——即指數的當前水位;二是個人的投資組合——特別是對權益資産的配置比例。
在此基礎之上,我們需要在市場的波動與個人資産配置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以此來決定是應該在相對高位獲利了結轉換方向,還是逢低佈局等待價值的進一步回歸。
當然,具體操作層面也可以考慮引入一些勝率更高的方式。對於投資而言,如果説有兩把大道至簡、充滿智慧的“奧卡姆剃刀”,那麼一把是“不擇時”的定投,另一把就是“不選股”的指數基金,看似平凡無奇,或許才是投資中最樸質無華,卻又經得起時間考驗的“難而正確”。
(文章來源:華夏基金)
(責任編輯: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