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證券時報
基金再下“限購令”。9月底以來,隨著市場顯著回暖,投資者對權益資産的參與熱情高漲。數據顯示,包括滬深300ETF、中證100ETF、北證50成份指數在內,作為投資者跟蹤市場行情利器的寬基指數産品已經頻頻發出“限購令”。
業內人士表示,此番“限購令”頻發,主要是為了確保基金的流動性和穩定性,同時防止因大額申購導致的市場波動和成份股套利,旨在維持基金的正常運作並保護投資者的利益。
寬基指數産品頻現限購
證券時報記者注意到,10月以來,追蹤北證50、滬深300、科創板100、上證 50、中證500等寬基指數的産品先後宣佈限購。
具體來看,10月31日,南方基金髮佈公告,為保護基金份額持有人的利益,南方北證50成份指數發起自10月31日起暫停大額申購,限制金額為5000元。同日,博時基金也公告稱,博時北證50成份指數發起式自11月1日起暫停申購。
近期,北證50成份指數産品限購頻頻。據證券時報記者不完全統計,萬家北證50成份指數自10月22日起限購5萬元,匯添富北證50成份指數自10月30日起限購3萬元,中歐北證50成份指數發起式自10月30日起限購1萬元,華夏北證50成份指數則于10月28日起限購2萬元。
也有部分産品在短暫地停止申購後又重新打開了申購,但仍對申購金額設置了上限。11月2日,富國基金髮佈公告,自11月4日起,富國北證50成份指數限制申購金額為10萬元。值得注意的是,該基金原定自10月30日起暫停接受申購。
無獨有偶,招商基金也于10月22日發佈公告,暫停招商北證50成份指數型發起式基金的申購。10月28日,該基金恢復申購,但同時仍對單日單個基金賬戶限購1000元。
此外,跟蹤滬深300指數的産品,以及跟蹤科創板100、上證50、中證500等寬基指數的相關産品也都有限購的情況。
減少基金波動風險
針對近期寬基指數産品頻繁發出“限購令”的現象,滬上一家頭部公募的市場部人士向證券時報記者分析,限購的原因主要體現在多個方面。
首先,承接能力是限購的重要考量。當投資者的大額申購請求超過了基金的流動性時,基金公司可能會限制申購,以確保能夠承接這些交易。例如,某些小盤股指數産品在面對大量資金流入時,可能會面臨價格波動的風險,因此限購可以有效防止市場失控。
其次,流動性問題也不可忽視。由於近期投資者的交易熱情較高,部分産品出現了大額買入,大幅買入可能會導致標的資産的價格劇烈波動,進而影響基金的整體表現。通過實施限購,基金公司能夠控制申購金額,保持市場的穩定。
再者,成份股套利的可能性也是限購措施的考量之一。當市場上出現成份股的套利機會時,套利者可能會利用大量申購指數産品來操控價格。限購能夠減少此類操作的發生,保護普通投資者的利益,確保基金在公平的市場環境中運作。
此外,交易額度也是一個重要因素。某些指數産品在其基金合同中可能設定了交易額度的限制,以避免因資金流入過大而影響投資策略。限購公告幫助基金管理公司在這些限制範圍內運作,確保不會超出可控的範圍。
在上述人士看來,面對市場的不確定性,基金公司選擇實施限購作為一種風險管理措施,旨在降低由於市場波動帶來的潛在損失。這一策略不僅保護了基金持有人的利益,也為基金的正常運作提供了保障。
ETF成追蹤行情利器
在前段時間權益市場表現低迷,有不少投資者出於對股市未來發展的信心,不斷抄底。其中,又以寬基ETF為抄底主力。在此過程中,寬基ETF的規模快速增長。
數據顯示,自9月24日重磅政策發佈至11月1日為止,境內交易所掛牌上市的ETF數量已經由990隻增長至1005隻,總規模也由2.87萬億元增長至3.52萬億元。
部分寬基指數産品的規模也一路水漲船高。以華泰柏瑞滬深300ETF為例,作為股票ETF産品中的代表之作,該ETF的管理規模于最近一年間實現了飛躍式增長。2023年8月7日,華泰柏瑞滬深300ETF規模突破1000億元;2024年3月12日,其規模再次突破2000億元大關;2024年9月24日,該産品規模突破3000億元,成為公募行業首只規模超過3000億元的ETF。10月8日,該産品的規模再次突破4000億元,達到了歷史性的高點。此外,包括華夏上證50ETF、華夏上證科創板50ETF在內,多只寬基ETF的規模也紛紛突破了1000億元。寬基ETF“千億俱樂部”規模不斷壯大。
業內人士指出,隨著市場波動加劇,ETF逐漸成為投資者追蹤行情的重要利器。其透明的投資結構和較低的管理費用,使得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傾向於選擇ETF進行資産配置。同時,ETF的規模迅速飆升,反映出市場對這一産品的認可與需求。在當前經濟環境下,ETF不僅為投資者提供了多樣化的投資選擇,也增強了市場的流動性,成為穩健投資的重要工具。
(責任編輯: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