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策、市場等力量的共同推動下,資産管理行業迎來重大變局。
牽一髮而動全身。在行業面臨大變局的背景下,留給一些基金經理的時間不多了。
從政策層面看,過去幾年來,隨著多項監管政策的出臺,資本市場正本清源,一批優秀的公司逐步成長起來,成為市場的價值中樞。與之相對應,一些業績糟糕、缺乏發展前景的公司退出市場。過往那種依靠資訊差、資金量等優勢的投資做法,正在逐步被市場淘汰,只有對投資有深刻認知的基金經理,才能持續走下去。
從市場層面看,在今年以來的跌宕行情中,最引人注目的是ETF的快速崛起,從規模變動情況看,ETF年內規模增加超萬億元,總規模超3萬億元。從持股市值看,截至今年三季度末,指數基金的持股市值,已超主動權益類基金的持倉市值,意味著指數基金的整體話語權已超主動權益類基金。
規模日漸龐大的指數基金,已經成為穩定市場的重要力量。對A股市場來説,ETF也是增量資金入市的重要渠道,這些資金成為影響市場的重要邊際力量。
隨著ETF規模的快速增加,主動權益類基金經理將面臨更大壓力。發達國家的歷史經驗表明,優秀的主動權益類基金經理永遠是稀缺的,其潛臺詞則是不少主動權益類基金經理“戰勝”主流指數是很難的。
當主流指數越來越難“戰勝”時,市場的優勝劣汰機制就會發揮作用,在賺錢效應驅動下,市場會自發形成螺旋效應,更多資金會涌入到指數基金中,沒有超額能力的主動基金會被投資者“用腳投票”,當這些基金逐步淪落為迷你基金,其基金管理費無法覆蓋運營成本時,不可避免的清盤就會隨之到來,基金經理只能接受下崗的命運。
事實上,從近期一些市場現象能看出一些端倪。部分券商傳遞的資訊表明,過去1個多月來的新入市投資者中,不少人選擇買入ETF,而不是像過往那樣買入股票。從原因看,一方面是新開戶投資者不能買入創業板、科創板等高彈性股票,但可以買入相關ETF;另一方面,在近期行情中,部分成長風格的ETF漲勢亮眼,絲毫不輸個股,完全可以滿足高風險偏好投資者的需求。
為了迎接蓬勃發展的指數基金浪潮,基金公司也在紛紛發力。以中證A500指數為例,該指數發佈僅僅1個多月,目前跟蹤的資金量已經超千億元,成為最快突破千億元規模的寬基指數。從跟蹤該指數的産品數量看,除了已成立的首批10隻中證A500ETF外,近期有25隻場外指數産品等待成立或入市,還有不少相關掛鉤該指數的産品在積極申報。
可以預見的是,在市場投資生態生變、基金公司持續發力、基金産品持續增多、投資者投資素養不斷提升等多種因素共同推動下,主動權益類基金經理的壓力會越來越大。
對於基金經理來説,“洗牌”的時候到了。
(責任編輯: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