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30日,工銀瑞信基金攜超強投研陣容舉辦了主題為“逐浪新時代,奮楫新征程”的2023年投資策略雲峰會,旗下權益、固收、養老、量化等多個領域的投研強將齊聚一堂,為投資者解讀2023年投資機遇。會上,工銀瑞信基金指數及量化投資部總經理、基金經理焦文龍分享了2023年的量化投資…
-
2月1日,中國證監會發佈了關於就《首次公開發行股票註冊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的通知,旨在推進實行全面註冊制。
-
短期來看,股票供給大幅增加必然會對資金産生一定的虹吸效應。但長期來看,一是註冊制全面實施會優化A股上市公司品質,從而吸引更多的場外資金進場參與;二是當前國內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成效顯著,資本市場規模較大,全面註冊制帶來的衝擊總體可控;三是監管部門也在積極引導養老…
-
隨著我國經濟邁入新常態,高品質發展已經成為時代主旋律。“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綠色可持續發展是高品質發展的基本要求,也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而綜合考慮環境、社會責任和公司治理因素的ESG投資理念,不僅契合了全球綠色發展趨勢,也與我國雙碳目標和經濟…
-
時隔兩個多月,聊天人工智慧ChatGPT在科技圈激起的漣漪再次從海外擴散到國內。新年伊始,A股市場上突然颳起了一陣AIGC(人工智慧生産內容)風,與ChatGPT相關的一批公司股價不斷上漲。多位市場人士預測,今年國內的AI領域或許會借著這股東風,迎來發展的新契機。
-
今日,醫藥領銜兩市,截至10時10分,創新藥龍頭康龍化成、泰格醫藥聯袂漲超5%,創新藥指ETF(159858)強勢上漲2.67%。
-
本週北交所市場沸騰了,北證50指數近三日漲6.60%,天宏鋰電、凱華材料等漲幅達80%、70%,全市場166隻個股出現集體上漲。2月1日上漲明顯回落,北證50單日僅微漲0.43%,我們一起來看看,如何看待這波北交所市場的行情,未來持續性如何,相關基金是否值得關注。
-
隨著公募基金2022年四季報披露“落下帷幕”,從總量數據來看,權益類基金的整體倉位創下歷史新高,有市場人士擔憂“88%魔咒”或再現。“88%魔咒”,是指當公募基金倉位達到88%以上後,往往預示增量資金不足,此時大盤通常會迎來調整,市場對後市趨於謹慎。
-
最新數據顯示,2月融智·中國對衝基金經理A股信心指數重回近一年來的高位,近七成私募基金經理打算加倉。除了新能源車,多位知名私募基金經理還調研了軍工、光伏等成長領域標的。
-
在消費主線復蘇的背景下,基金經理的春季攻勢出乎意料地指向了別處。在消費股出現爆雷現象之際,軍工、有色、新能源等品種卻頻頻發佈業績喜報,部分公司的業績甚至出現超預期表現。
-
2023年以來,“數字經濟”再成熱詞,利好政策頻出,也點燃了資本市場的投資熱情。對於數字經濟板塊開年大漲的原因,嘉實基金大科技研究總監、基金經理王貴重認為,主要是受到多種因素共同作用。
-
2月1日,萬家基金髮佈公告,旗下萬家精選A、C將於2月2日起暫停大額申購、轉換轉入、定期定額投資業務,兩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