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基金二季報的披露,使得績優基金經理的“增聘效應”愈發明顯。數據顯示,多位績優基金經理此前管理的産品在增聘基金經理之後,普遍出現凈贖回的情況。
中國證券報記者發現,在正式的離職“靴子落地”前,選擇贖回的往往是機構投資者。績優基金經理的産品批量增聘新的基金經理後,面對“老”基金經理離職傳聞,基金公司往往一味否定,對普通基民來説,這些究竟意味著什麼?
業內人士認為,只有盡可能保持基金業績的持續性,“老”基金經理離職為投資者帶來的影響才能降到最低。對此,基金公司必須要在投研的平臺化佈局上有所作為,一旦出現“老”基金經理離職情況,基金公司應該提前做好規劃,包括對新任基金經理的業績、風險控制能力以及市場適應性進行全面評估。
增聘與基金規模出現聯動效應
中國證券報記者梳理髮現,今年以來,績優基金經理離任或增聘基金經理情況屢屢出現。當績優基金經理所管理的産品一旦“批量”增聘新的基金經理,基金大概率出現凈贖回,且凈贖回的規模不小,發生“資金先於基金經理撤退”的現象。對此,可以稱為績優基金經理的“增聘效應”。
7月22日,丘棟榮在中庚基金完成“謝幕”。當日,已經卸任全部産品的丘棟榮與四位繼任基金經理就剛剛發佈的二季報與投資者展開溝通。
7月21日,中庚基金髮布丘棟榮離職公告,4月末以來關於其離職的傳聞塵埃落定。丘棟榮是市場上長期業績優秀的基金經理,自其離職傳聞發酵以來,其管理的基金規模大幅縮水。Choice數據顯示,除了一隻尚在封閉期的産品,丘棟榮管理的另外四隻産品今年上半年份額減少41.95億份。
Choice數據顯示,截至7月22日,今年以來超550隻主動權益型基金(不同基金份額分開計算)發生基金經理變更。其中,涉及不少績優基金經理離任或增聘基金經理。
上半年,除丘棟榮外,圓信永豐基金范妍、建信基金姜鋒、招商基金賈成東、中郵基金國曉雯、交銀施羅德基金田彧龍均卸任此前管理的所有産品,東方紅資管的王延飛旗下産品均增聘基金經理。
Choice數據顯示,除尚處封閉期的産品,上述績優基金經理管理的40余只基金無一例外在二季度出現凈贖回;除賈成東管理的兩隻産品,其他基金均在上半年出現凈贖回。
其中,王延飛管理的東方紅睿璽三年持有混合在二季度被凈贖回10.65億份,該基金在上半年被凈贖回21.02億份。范妍此前管理的圓信永豐優享生活、圓信永豐優加生活、圓信永豐興諾在上半年分別被凈贖回11.33億份、7.72億份、5.08億份。
基金經理離職傳聞是真是假
現實情況中,每當所管理的産品集中增聘基金經理,績優基金經理總會伴隨著離職傳聞。丘棟榮、范妍、姜鋒、賈成東等均是如此。
面對離職傳聞,基金公司給出的回應往往如出一轍,“假的”“不實消息”。然而傳聞大多數會在一兩個月後被突如其來的離職公告所證實。某社交平臺一高讚評論如是説:“我是看到公告才知道基金經理真的離職了,機構(投資者)是不是早就知道,先撤退了。”
有數據顯示,某績優基金經理所管理的産品上半年贖回的規模與2023年末的機構持有規模大體相當。由此可見,在“資金先於基金經理撤退”的增聘效應中,搶先撤退的資金可能大部分來自於機構投資者。
對於主動權益類産品來説,常有“買基金就是買基金經理”的説法。基民常常是衝著基金經理的風格、策略、長期業績,慕名而來。天相投顧一項研究顯示,隨著基金經理的變更,對基金産品業績影響最大的是混合基金和股票基金。
基於此,當績優基金經理在管産品批量增聘基金經理後,面對離職傳聞,基金公司一味否定,對普通基民來説,這些究竟意味著什麼?
“對於離職傳聞,基金公司否認,從法律角度來説是合規的,因為只要基金經理沒有正式離任,從資訊披露的角度來説,離任傳聞就是假的。”某基金經理表示。
高波(化名)是一位長期業績較為優秀的基金經理,去年剛剛從前東家離職。他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基金經理從提出離職到正式離職,會和基金公司有好幾輪協商,績優基金經理的時間會更長。“這裡面會有很多交鋒。”他透露,當基金公司發現大概率留不住基金經理時,便會為其管理的産品增聘基金經理。即使確定離職,到正式公告還會有一週左右的時間,因為基金公司需要去相關機構進行備案。
“如果某績優基金經理管理的全部産品都增聘了新的基金經理,他離任的概率就很大了,從合情合理的角度來説,基金公司低調處理就可以了,不用大張旗鼓地否認。”某基金經理表示。
某公募人士認為,從合規性的角度來看,基金公司有責任確保資訊披露的完整性和及時性。同時,基金公司也需要考慮到基金經理變更對産品業績和市場信心的影響,基金公司在增聘基金經理後,應該及時向投資者説明情況,避免因資訊不對稱給投資者造成損失。
發力平臺化投研建設
“基金公司好不容易培養出來的優秀基金經理,一旦離職,對基民、基金公司以及基金經理自己來説,都是有損失的。”某基金經理感慨説。
“一隻基金單位凈值從0.5(元)到1.5(元),是我一手做出來的,我也捨不得離職。”高波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説。
據悉,今年來績優基金經理屢屢離職背後的原因大概有三種:一是受行業整體環境變化的影響,需要另謀出路;二是近年來市場持續震蕩,投資體驗不盡如人意,基金經理受到來自考核和輿論的壓力,榮譽感、價值感降低;三是公募行業降本增效的大背景下,基金經理的利益不免會被觸碰,一旦公司和基金經理的利益分配無法達成一致,基金經理也會選擇離職。
在業內人士看來,只有盡可能保持産品業績的持續性,基金經理離職為投資者帶來的影響才能降到最低。
“為了確保經營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基金公司就必然要在投研的平臺化佈局上有所作為,防止基金公司過於依賴績優基金經理等個人的能力。”某公募高管表示。
某基金經理表示,績優基金經理一旦想離職,基金公司應該做好提前規劃,比如提前物色接班人,並進行系統培訓,包括對新任基金經理的業績、風險控制能力以及市場適應性進行全面評估。在基金經理離職前,加強與新任基金經理的溝通,確保他們能夠充分了解産品的投資策略和管理風格。即使是在基金經理更換之後,基金公司也應持續監控産品的業績表現,確保新的基金經理能夠有效維持産品的業績水準,可通過設定業績目標和定期業績回顧,穩定投資者的持有信心。
(責任編輯: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