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財經 > 外匯 > 外匯資訊 > 正文

字號:  

10月外匯佔款走出連續跌勢

  • 發佈時間:2015-11-16 07:09: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記者 張莫  責任編輯:田燕

  外匯佔款連續下降的趨勢在10月暫時得以扭轉。根據央行15日公佈的數據,10月金融機構新增外匯佔款達129億元人民幣,扭轉此前連續四個月的減少勢頭;與此同時,當月央行口徑外匯佔款也走出八連降,新增533.37億元人民幣。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指出,自8月11日央行對人民幣中間價報價機制改革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呈現快速貶值再逐步企穩回升的走勢。10月份以後,人民幣貶值預期減弱,當月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小幅升值0.2%。當月對外貿易順差616億美元,創新高,結匯意願上升,助推本月外匯佔款恢復增長。另外,11月末,IMF有望批准人民幣納入SDR貨幣籃子,增強市場對人民幣匯率信心,也促進了外匯佔款穩定增長。

  在溫彬看來,10月廣義貨幣供應量M2同比增長13.5%,較上月提高0.4個百分點,外匯佔款增加也是主要推升因素。同時,取消現行新股申購預先繳款制度的落地,也有利於貨幣市場利率平穩地保持在合理水準。這或降低了央行年內降準的可能性。

  不過,也有不少業內人士認為,儘管外匯佔款出現了恢復性增長,但是長期低位增長的趨勢並未被徹底扭轉,基礎貨幣供應仍存在較大缺口,作為“對衝”政策,寬鬆貨幣仍需繼續發力。

  央行數據顯示,雖然M2增速回升,但10月新增人民幣貸款僅為5136億元,遠低於市場此前預期的7000億元,與此同時,10月社會融資增量4767億元,環比同比均顯著下降,顯示出實體經濟投資意願有限,抑制融資需求。光大證券宏觀分析團隊發佈報告稱,事實上,過去幾個月寬鬆的貨幣和財政政策均顯著發力,12個月累計財政赤字佔GDP比例已近攀升至3.4%,而地方政府債務置換、城投債、專項金融債等發行規模不斷擴大。但實體經濟依然疲弱,穩增長政策成效不足主要是實體經濟投資意願不足。經濟下行壓力之下,寬鬆政策將繼續加碼。

  光大證券還分析稱,為了提高穩增長政策有效性,政策或將著力提高實體經濟投資意願,加大融資需求。同時,疏通寬鬆政策傳導路徑,推動寬鬆貨幣政策向融資端,進而向投資面的傳導。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