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外匯 > 外匯資訊 > 正文

字號:  

美元指數年內破百基本無望

  • 發佈時間:2015-09-30 02:56:33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韓會師  責任編輯:胡愛善

  2015年4月下旬以來,美元指數基本在93-98區間反覆震蕩,高位盤整形態完好。筆者認為,這一行情可能至少維持至年底。儘管美聯儲仍然保留著年內加息的懸念,但年底前美元指數再次突破100的概率很小。

  美聯儲9月貨幣政策會議決定維持基準利率不變並不意外,美聯儲主席耶倫在新聞發佈會上諸多偏向鴿派的表態相對更引人注意。耶倫對美國就業市場、新興市場經濟、大宗商品價格及資本市場波動均表示了擔憂,雖然耶倫表示仍有可能10月加息,但筆者認為這很可能只是虛晃一槍。9月不加息更主要是美聯儲對美國經濟能否穩定復蘇仍存疑慮,希望更長時間的觀察之後再做決定,而美國實體經濟和資本市場現狀的確值得美聯儲三思而後行。

  正如耶倫在新聞發佈會上所言,由於勞動參與率的下降和大量兼職工作崗位的存在,導致失業率數據可能低估了勞動力市場的鬆弛狀況。2015年8月,美國勞動參與率維持在62.6%,2007年底該數據尚在66.0%。目前美國非自願兼職工作崗位高達648.3萬,儘管已較2010年9月924.6萬的峰值水準大為降低,但卻仍比2007年7月次貸危機爆發時441萬的水準高出約47%。

  高兼職率與低勞動參與率意味著勞動力收入增長緩慢,經歷了次貸危機的洗禮,美國人也不得不精打細算地過日子。2012-2014年,美國國內零售總額增速逐年下滑,從2011年的7.5%一路下跌至2014年的3.82%,今年前8個月同比增速繼續下跌至2.2%。與此同時,消費者信心同樣低落,密歇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在今年1月創出98.1的高位後便震蕩下降,9月已跌至87.2,而消費者預期指數表現更差,9月僅為78.2。

  作為消費支撐的大國,消費不振是難以忽視的經濟隱疾,若消費增速繼續下滑很容易造成信貸、投資等領域的連鎖反應,從而嚴重制約美聯儲加息進程。與此同時,美國資産價格的觸頂跡象也會令美聯儲慎之又慎。美國股市自2014年12月陷入高位震蕩,今年7月開始下跌,8月中旬大幅跳水,至今處於震蕩盤整行情,9月美聯儲推遲加息的決定也並未帶來股市的任何反彈。強勢美元雖然刺激了新興市場的資本外流,但對美國股市並未構成有力支撐,凸顯股市預期的悲觀。一旦加息造成股市進一步下挫,美國消費難免遭受進一步打擊,而這無疑是美聯儲所竭力避免的情景。

  來自實體經濟與資本市場的疑慮都不是短期內可以撥雲見日的,因此美聯儲10月加息的概率很低。如無意外,12月將成為2015年最後一個加息窗口,即美聯儲年內將僅有一次加息機會。但自2014年7月算起,美聯儲引導市場加息預期已持續1年有餘,如果在2015年12月啟動加息,加息是否是美國經濟穩健運作的必然要求已退居次位,美聯儲維護自身市場信譽的意義將更為重要。

  正如耶倫多次強調的,“市場不應過度關注美聯儲首次加息時間,應更多關注加息路徑,即使美聯儲啟動加息也並不意味著美國貨幣政策將趨緊,寬鬆貨幣環境仍將在較長時間內延續”。加息時點越向後推移,説明美聯儲對經濟承受加息衝擊的能力越懷疑,美聯儲連續加息的可能性必然隨之越低。如果不能連續加息,美國與歐洲、日本、中國等主要經濟體的貨幣政策分化雖然仍然存在,但差距將明顯縮小。其他經濟放鬆貨幣的力度將成為影響美元走勢的主要因素。換句話説,美聯儲主導美元走勢的主動性將明顯降低。

  當然,雖然失去了連續加息這一引領美元走強的最大籌碼,但非美經濟體貨幣寬鬆的持續乃至加碼、新興市場經濟的動蕩、中東及東歐的地緣局勢以及擾動歐洲的難民危機都利好美元,故而美元難以陷入趨勢性下滑,至少年底前維持高位震蕩的難度不大。(作者單位:中國建設銀行總行 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