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人民幣仍然強勢 資本流入流出平衡
- 發佈時間:2015-08-14 06:10:24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張明江
有彈性的、市場化的匯率制度會增加央行貨幣政策的獨立性、自主性和調控的空間;官方讓人民幣貶值10%以促進出口的説法完全是無稽之談
“一個有彈性的、比較靈活的匯率機制,實際上是資本流入流出的穩定器。”央行副行長易綱表示,總體來看,中國的資本流入流出應當是平衡的。
8月13日上午,央行舉行了關於完善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價的吹風會。央行行長助理張曉慧介紹了相關情況,央行副行長易綱回答了記者提問。
張曉慧稱,根據國際清算銀行的測算,2014年以來,人民幣名義有效匯率和實際有效匯率分別升值10.28%和9.54%,從保持人民幣有效匯率相對平穩的角度看,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有一定的貶值要求。國內因素和國際因素都會在人民幣市場匯率當中反映出來。11日中間價基礎報價完善以來,人民幣經過兩天的調整,逐漸向市場化水準回歸,3%左右的累積貶值壓力得到一次性釋放,此前偏差校正已經基本完成。
“從長期看,人民幣仍然是強勢貨幣,可以説當經濟中其他因素和困難積累起來的偏差得到校正後,從我國的經常項目狀況和堅持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這一現實出發,未來人民幣還會進入升值通道。”張曉慧指出,各方面要更加關注經常項目的狀況,這是未來決定匯率走向的最主要因素。
《證券日報》記者獲悉,8月13日,央行公佈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4010,繼續下跌704點。從11日至13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三天共貶值4.66%。
“這次改革主要是就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報價機制做的一次調整,調整以後,整個匯率形成機制將更加市場化。”易綱表示,一個市場化的機制更有利於長期的穩定。這次調整也引起了一些波動,但是這些波動都在可以承受的範圍內,經過一個短暫的磨合期,就會恢復到一個正常的狀態。所以對香港的影響、對人民幣國際化的影響都是十分有限的,對於人民幣的信心和人民幣進一步國際化則是利好消息。
易綱強調,一個僵化的、固定的匯率是不適合中國國情的,也是不可持續的。一個有彈性的匯率形成機制肯定會對經濟的長期發展更有利,因為一個有彈性的匯率是經濟發展的穩定器,也是國際收支的穩定器,它會逐步調整一些不平衡,使得整個經濟發展、國際收支處於均衡的狀態。
“央行應當是退出常態式的干預,只有在發生一些外部衝擊的情況下或者超出了這個管理區間的時候,我們進行有效的管理。”易綱表示,這種管理與貨幣政策的目標、調控的利率和其他貨幣條件都應當是相匹配的,這裡面不能只強調一個變數,而忽視了另外一些變數。這種有彈性的、市場化的匯率制度反過來會增加央行貨幣政策的獨立性、自主性和調控的空間,這就更有利於央行在利率、流動性、貨幣供應量等方面的調控空間增加,而且自由度會更大。
對於外匯儲備從3.99萬億美元降到了3.65萬億美元,易綱稱主要是三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是去年以來境內居民和企業在境內銀行的美元存款大幅度增加,去年增加了1080億美元,今年上半年大概增加了700多億美元;二是最近國有企業、民營企業等各種企業走出去的步伐很大,對外投資力度很大,有些投資也用了一部分美元;三是匯率變化。
“從便利貿易、便利投資、方便市場使用者的角度看,確實需要加快外匯市場的發展,豐富外匯的産品,推動外匯市場的對外開放,這裡面也包括延長交易時間。”易綱表示,市場取向的改革就是要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在這個理念下就可以解決好延長交易時間問題、形成境內外一致的人民幣匯率問題等,但同時也要更好地發揮政府的作用。如此才能使這個市場適應各類投資主體、中外投資主體,使市場的效率提高,競爭力增強。
易綱表示,中國資本項目可兌換的日程是依照中國自己定的日程表向前穩步推進的,不是説遇到一點波動或者説遇到一點外邊發生的事情就可以輕易改變的。“這方面我們是有定力的。”他強調。
“説官方認為人民幣要貶值10%以促進出口,這個完全是無稽之談,完全是沒有根據的。”易綱鄭重指出,“我們不需要調整匯率來促進出口。這次完善匯率的機制基本上是從建立一個更加有效的市場化機制(來考慮的),使資本可兌換等改革開放的日程持續推進,一個有彈性的匯率可以增強經濟的抗風險能力,它是一個自動的調節器和穩定器,所以這是機制建設。從這個方面考慮,我們權衡了可能帶來的影響,認為可能帶來的影響完全是可控的,是在一定限度之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