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停車難”日益成為關乎民生的大問題。近期,《經濟日報》記者再次對這一問題作了長達一個月的深度調研,對新出現的眾籌建車庫,以及列入智慧城市建設中的智慧停車等做法,進行了深入報道,希望能為城市居民、城市管理者和相關企業提供可以借鑒的解決方法和思路。
1個小時05分鐘,家住北京豐台區南庭新苑的徐莉終於將車停進自家小區的車位上。剛剛結束週末加班的她告訴記者,家裏的飯菜都做好半小時了,就等她停好車回去吃了。“每天找空車位都要在小區裏兜若干個圈,太累了!”徐莉疲憊地説。
為了能在小區裏佔有“一車之地”,每個工作日的下午5點之前,徐莉退休在家的父親都會拎著小馬扎尋找空車位。如此“人肉”佔車位的業主,小區裏並不少見。
徐莉面臨的停車難題不是個例。在北京,在上海,在廣州,甚至在一些中小城市的老小區,“停車難”已是普遍現象。根據北京市公安交通管理局網站披露的資訊,截至2016年5月,北京全市機動車保有量已達565萬輛,這個數字相較于2006年的287.6萬輛,十年間翻了近一番。
解決“停車難”已箭在弦上。
眾籌建車庫:小區停車新嘗試
8月末,記者來到位於北京海澱區中海雅園小區,這是一個已有10餘年的老小區。小區現有住戶1100余戶,建設之初開發商規劃了約600個車位,但隨著業主機動車數量的不斷增多,小區原有車位早已不能滿足住戶的需求。記者看到,小區裏除了原有預留出的地上停車場外,綠地花壇周圍的空地上也都劃滿了停車位。雖然是工作日,但是下午三四點鐘的小區內空余車位已寥寥無幾。
鋻於嚴峻的停車難現狀,2015年底,中海雅園由業主委員會主動牽頭,徵得住戶同意,歷時半年建設完成小區內第一個立體車庫。四層的立體車庫建在原有的一處停車位上,可同時容納50輛汽車停泊,沒有佔用周邊綠地,與小區景觀相得益彰。“車庫剛建起來,停車位馬上就被業主搶購一空。”中海嘉業公司工作人員高紅亮告訴記者,每個車位在建設之初申購者出資31000元,使用年限為30年,後續只需每月向物業繳納150元的管理費,由物業派專人對車庫進行清理打掃與看護。建設廠家派員常駐小區進行指導與維護,但設備易損件的維修費用仍需申購者眾籌出資。
“我們後續還要建,現在正徵集方案。”中海雅園業委會副主任倪慶雲告訴記者,目前車庫運作狀況良好,暫時還沒有發生業主因建設或使用車庫而産生糾紛的情況。此外,他向記者介紹了建設眾籌車庫的整個過程。
首先,經業主大會就是否同意建造、選址等問題投票,超過三分之二的業主達成一致意見後才能啟動。其後,業委會根據車庫選址需再徵求車庫樓附近居民的意見,並優先考慮近車庫樓住戶的購買需求,按照先到先得原則進行申請購買。這之後,業委會與申購居民根據多方報價以及建設單位資質、建設方案等多方因素確定建設廠家。整個過程中,立體車庫廠家的報價、建設方案都直接呈現給申購居民,不存在中間環節,保證了流程以及財務上的透明。最後,業委會負責將建設款收齊並先行與建設廠家簽訂合同,隨後廠家與每一位車位購買者單獨簽訂購買合同並提供相關票據。
建設與運營:新嘗試背後的新困境
位於大興區西紅門鎮的宏大北園小區,規劃之初只建了地面車位300多個。目前小區共有700余家住戶,很多住戶不只有一輛車,再加上臨街鋪面數量的增加,小區內停車位早已供不應求,小區外道路旁也停滿了車輛。
早在2013年,為解決停車問題,宏大北園小區業主眾籌200余萬元在小區內建設了一個可容納60輛車的三層立體車庫。業主自建車庫在使用之初狀況良好,業主在參與車位眾籌後擁有了自己的“停車地盤”,再也不用面對“想要買車卻沒有地方放”的尷尬,但如今又出現了停車位維修的難題。據業主反映,因前段時間的大雨,車庫一層鋪設的電線被雨水浸泡,導致流轉設備無法順利啟動,以至於上面兩層的車位車輛“上不去下不來”。
為了有效管理停車位,該小區聘請了停車管理公司對小區內車位進行統一管理。車庫使用出現問題後,居民認為車管公司應該負起相關的維修責任。而車管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使用立體車庫的居民每月向車管公司繳納600至800元不等的費用用於日常看管,自己只負責車位不被佔用以及處理小的剮蹭事務。一開始車庫在保修期內,出了問題由廠家來進行解決,而隨後廠家的倒閉讓所有的維修責任全部落在了車管公司頭上。久而久之,車管公司對此頗有意見,認為新建車庫在維修維護方面權責並不明確,自己所收取的管理費用也不足以支撐其承擔全部責任。本來在業委會的調解下,停車公司對車庫繼續進行維修維護,但上一屆業委會任期已經結束,新一屆業委會又遲遲沒有選出,缺少了中間環節的調解,車庫維修問題陷入僵局。
操作與實踐:在探索中不斷完善
為逐步緩解城市停車難問題,政府層面已經作出相應的努力。
近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土資源部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完善城市停車場規劃建設和用地政策的通知》,從分層建設、規範供地、盤活存量用地等方面作出具體規定,以解決停車場建設用地難以落實等問題。《通知》強調,鼓勵停車産業化,實行特許經營,解決停車場建設吸引社會資本難的問題。據了解,下一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還將研究出臺相關政策,鼓勵路內停車泊位和政府投資建設的公共停車場實行特許經營。
眾籌建車庫作為一種通過居民自治解決“停車難”的新模式,得到政府的積極鼓勵。北京市為綜合利用城六區居住區內部及周邊土地和空間資源建設停車設施,市交通委運輸局曾先後兩次宣佈對“新增一個停車泊位”給予一次性鼓勵,並於2014年提高補貼標準。然而,在具體建造與運營過程中出現了諸多難點與問題,需要改進和解決。造成這些問題的原因主要有兩方面:
一是缺乏經驗與專業知識,導致車庫建設與運營問題頻發。
車庫建設廠家是否專業可靠,直接影響立體車庫品質是否過關以及後續維護是否得力。宏大北園小區在選擇建設廠家中,由於建設面積小要求又多,並採用資金分期付款的方式,讓許多大型廠家放棄了這個項目,使其可選範圍大大縮小。而在施工過程中,建設廠家將工程外包造成的施工不規範也影響了車庫的使用。最後,車庫廠家的倒閉直接導致了後續維修維護成為難點。
宏大北園小區第一屆業委會主任路軍港告訴記者:“之前沒有啥經驗,就是摸著石頭過河,所以肯定有一些瑕疵。”總結之前的經驗,他認為,在廠家選擇中應儘量調動全體業主的力量來推薦建設廠家、決定廠家,這樣做既可以擴大小區建設車庫的選擇範圍、發揮市場作用,又可以讓主要發起人不直接參與廠家的推薦與選擇,避免有利益交換的嫌疑。他還建議,在修建過程中應聘請專業人士進行指導,畢竟小區居民對於立體車庫修建方面的專業知識並不十分了解,有了相關專業人士的指導,在廠家選擇、施工監督以及後續運營方面不容易出現疏漏。
車庫建成後的運營中,經驗不足直接導致車庫使用者與管理者之間的權責不明。宏大北園小區立體車庫在後續運營中出現的種種困難與問題,除了建設廠家倒閉的因素外,權責不明確也是重要原因。在立體停車庫修建前,業主應與車庫管理單位先明確權責、繳費、維護保養責任等問題,避免在後續運營中出現推諉扯皮現象。此外,路軍港還建議準備修建立體車庫的居民,應考慮為立體車庫停放車輛上保險。因為立體車庫作為特種設備,一旦發生重大意外,無論對於車主還是後續管理者來説都面臨著極大的責任風險,保險的存在恰恰能夠轉移風險,實現風險共擔。
二是自治組織運轉暢通與否關係車庫建設運營成敗。
眾籌車庫項目的啟動需要經過全體業主的同意,具體形式錶現為在業主大會上投票通過該項議題。只有經過自治機構的表決程式,車庫的選址、規模等問題才能被決定。在具體修建過程中,則需要業委會組織進行廠家遴選、車位申請以及收齊款項等具體工作。而在後期運營過程中,業委會更多的要扮演使用者與設備建造者、管理者之間的橋梁角色。尤其是當車庫出現問題時,更需要自治組織代表業主進行協商與交涉。
居民自治解決“停車難”問題,是對政府為民服務的補充,也充分體現了公民自我管理意識的加強,雖然在具體行動中,因各種原因暴露出諸多問題,但仍然是一種有益的嘗試。因此,從政策層面上,應該儘快完善對居民自建停車位的相關制度建設;從政府層面上,相關部門應該對合法合規的自治性措施給予相應的支援,充分激發群眾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從民眾層面上,居民應該主動與相關部門進行溝通和聯繫,明確自建車庫等一系列自治性解決“停車難”應遵循的相關法律法規,以及需要即時辦理的審批流程,共同解決“停車難”這一關乎民生的重要問題。
(責任編輯:畢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