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貸問題平臺累計達1523家 3月全國問題平臺總數98家
- 發佈時間:2016-04-17 15:53:00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畢曉娟
儘管近期各地紛紛加強對網際網路金融尤其是P2P平臺的整治監管力度,但問題平臺似乎像被打開的“潘多拉魔盒”,有增無減。
僅3月以來,上海地區便有多家百億級平臺集中“出事”,而P2P平臺較為集中的廣深地區雖無大型平臺“爆雷”,但中小平臺“出事率”卻處於全國前列。
就在輿論焦點集中在中晉係、融宜寶等多家“東窗事發”的上海地區百億級平臺之際,深圳網貸平臺國惠金融又爆醜聞。據悉,國惠金融涉嫌自融自保,平臺與擔保公司實際控制每人平均為黃慶樂,而且大部分借款人資金均流向其弟弟黃慶賀的賬戶。目前平臺被爆待支付2814萬元,涉及全國各地共600多個投資人,目前公司所有業務暫停,寫字樓也人去樓空。
羊城晚報記者梳理髮現,進入2016年以來,儘管P2P平臺較為集中的廣深兩地均不斷加強整治監管力度,近期更是多個部門聯合提前介入,但平臺問題發生率仍高。網貸行業第三方公司網貸之家數據顯示,2016年3月全國問題平臺總數98家,其中廣東有25家,而1月份廣東問題平臺數為14家,2月為13家,整體呈明顯上升趨勢。
全國層面來看,截至2016年3月底,網貸行業正常運營平臺數量為2461家,累計問題平臺達到1523家,佔比高達38%。而僅僅去年發生問題的平臺就超過千家,一些超大型平臺轟然倒塌,更是超越了監管容忍底線。從問題平臺發生類型上看,主要由跑路類型、停業類型、提現困難類型所組成,其中又以跑路和停業類型平臺最多,兩者合計占問題平臺的約九成。
專家提醒
不要輕信“股東背景強”
面對風險進入集中爆發期的網際網路金融行業,究竟應該怎樣來有效監管?
經濟學博士李如勝接受羊城晚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政府對P2P行業準入應設置一定門檻,其中一定要考察股東或者管理層團隊是否有豐富金融從業背景的人才,“如果平臺股東及高管是行銷出身,只考慮把量做大,最後極容易出現風險”。
李如勝認為,高收益就一定有高風險,投資者要對所投平臺及項目仔細研究,不要隨意盲目投資高息平臺,不要盲目追隨所謂股東背景比較強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