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春節紅包大戰落幕 微信支付寶拿到想要的了麼

  • 發佈時間:2016-02-15 14:37:00  來源:中國廣播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畢曉娟

  2月14日,隨著情人節的到來,春節紅包大戰暫時告一段落。這場由微信、支付寶引燃的春節PK大戰,戰果如何?

  紅包場景常態化之後,支付寶通過紅包強推社交關係鏈後續效果仍待檢驗,微信失掉了商戶紅包行銷這一最大場景春晚後,紅包在商戶行銷上的能力仍待發掘。

  支付寶:漂亮數據背後社交關係

  螞蟻金服斥資2.69億元獲得猴年春晚獨家紅包合作,在全民“咻一咻”的創下超3000億次參與的同時,卻“叫座不叫好”。

  今年的除夕當晚,有超過1億人通過支付寶咻一咻搶到總值8億的春晚紅包,支付寶“咻一咻”紅包總參與3245億次,是去年春晚互動次數的29.5倍。總計有208個國家和地區的用戶參與了福卡互動。

  當晚高峰出現在21點09分,“咻一咻”峰值達到210億次/分鐘。共有79萬人集齊支付寶五福,平分了2.15億的紅包,每人平均271元。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支付寶統計的數據,三四線城市參與支付寶紅包的用戶佔比達到64%;而50後、60後、70後佔到了總參與用戶的15%。有超過三成的用戶,在除夕選擇將福卡傳遞給父母家人,一家人一起集齊福卡。

  支付寶此前就明確表示要借助福卡和紅包打通社交。從去年7月引入“朋友”一級入口開始,支付寶一直在實名賬號體系之上搭建基於信用的實名關係鏈,卡位金融服務場景。

  這場事先張揚的“卡位戰”,在數據上相當漂亮。除了超過3000億次的“咻一咻”,通過福卡和紅包,11億對好友關係被構建起來。春晚期間,分享給好友的紅包,被領走超過9000萬個。

  而在春節新增用戶中,50後、60後、70後佔到了33.5%。作為對比,在春節前,這個年齡段的用戶在支付寶總用戶中佔比是15%。

  此外,除夕前一個月,餘額寶申購金額較2015年同比增長了61%,其中,三四五線城市的規模增長迅速,西南三省西藏、貴州、四川增長最快,分別達到99%、82%和79%。

  但對於支付寶最希望能沉澱關係鏈最終究竟能積累多少有效關係仍然存疑。與微信不同,支付寶迅速形成的好友關係中,有相當一部分是單純為了交換福卡而結成,淺關係變現價值幾何,陌生人之間是否能形成有意義的金融服務場景,是擺在支付寶面前的難題。

  在拿出真金白獲得大量用戶和關係網的同時,支付寶的玩法本身仍然備受爭議,收集五fu“敬業福”

  而已形成的關係鏈仍然相當脆弱,取消好友關係幾乎沒有成本。支付寶春晚福卡難集,讓很多為了交換福卡而添加好友的人不滿,有人在社交網路中稱要“取消之前添加的全部支付寶好友”。亮眼數據是一時還是能長久受到很多人質疑。

  微信:失去春晚 現金紅包仍是主力

  相比而言,微信公佈的數據則顯示,猴年春節期間(除夕到初五)共5.16億人使用微信紅包功能,總收發次數達到321億次,這一數字較之羊年春節的32.7億次,增長近10倍。

  其中,微信公佈的除夕當晚的數據顯示,共計4.2億人次參與,收發總量達80.8億個,這一數字也是羊年除夕的八倍;當晚的收發高峰出現在零點六分九秒,一秒鐘收發40.9萬個紅包。微信在1月推出的朋友圈照片紅包這一全新功能,在除夕當晚分批次向用戶開放,用戶共發出2900萬張照片,互動總次數達1.92億次,“年度最值錢”的紅包照片共收到597個紅包。

  不過,照片紅包這一功能的推出打破了微信創始人張小龍紅包不進朋友圈的“禁令”,開啟了基於用戶社交關係的打賞模式,同時1月26日上線當天便引發朋友圈的照片“霧霾”現象,也導致大量涉黃照片流出,隨後微信官方在測試一個小時後下線這一功能,並專門辟謠稱,會對照片內容進行嚴格審核。而除夕當天,微信的做法是分批次開放紅包照片功能,用戶需隨時查看朋友圈右上角的是否變為橙色,並在一個小時內使用,因此,朋友圈被模糊照片刷屏的景象不再,但也有用戶表示,沒有獲得或者錯失了參與這一玩法的機會。

  此外,覆蓋六億用戶的微信平臺也在近期的多次節日中開始頻頻出現伺服器故障。2015年12月31日的跨年夜就出現紅包無法發出等系統故障,微信官方回應稱是應對春節紅包需求、伺服器不斷擴容導致。而在除夕當天,微信紅包再現伺服器障礙,用戶收發紅包都出現“網路通信出現問題,請稍後再試”等故障提醒,嚴重影響了微信用戶的搶紅包體驗。

  此前,微信承諾將拿出10天的朋友圈廣告收入在除夕當天給用戶發紅包。除夕當天,微信從中午十二點三十分到淩晨,在五個不同的時段,通過搖一搖的方式,向用戶派送現金紅包,共搖出1.82億個紅包,參與人數覆蓋204個國家,但紅包的金額及派發的紅包總額,微信並未公佈。

  不過,企鵝智庫近日發佈的一份報告顯示,紅包的使用場景已“去節日化”。企鵝智庫調研超過17000名手機用戶數據,發佈的《中國網際網路紅包大數據報告》顯示,使用紅包功能的高頻用戶集中在20-29歲,滲透率達92.6%;75.5%的用戶會在非節假日中使用網際網路紅包。

  在春節紅包大戰之前,曾與春晚兩度合作的微信,被支付寶競走猴年春晚的合作權,也失掉了商戶紅包行銷這一最大場景,但仍力求通過微信的強社交屬性來搶佔春節紅包的有利地勢。

  企鵝智庫的上述報告顯示,78%的現金紅包仍以紅包的形式再次在社交圈中流轉,而現金紅包用於電商購物和線下消費的比例僅分別佔12.2%、9.4%。

  此外,微信公佈的另一組數據顯示,紅包的覆蓋地域及年齡層正在向更深層次發展。微信指出,發送紅包次數前五名的省份分別是廣東、江蘇、浙江、北京、遼寧;收紅包次數排名前五的省份為廣東、江蘇、浙江、四川、北京;在發紅包排名前二十的城市中,三四線城市接近一半,正在成為紅包影響力更深的區域。此外,春節期間,90後宮發送紅包25.88億次,成為紅包主力;但60後也越來越多參與到紅包狂歡中,發送紅包超1.66億次,60前發送紅包達0.96億次。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