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微眾銀行估值直逼上市銀行 業務開展仍小打小鬧

  • 發佈時間:2016-02-03 09:06:27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張 歆  責任編輯:畢曉娟

  資深並購律師指出,“微眾銀行作為網際網路銀行,其估值體系更接近於網際網路企業,與傳統上市銀行市凈率為基準的估值體系差距非常大”

  成立僅僅一年多時間,微眾銀行的估值已經直逼上市銀行,甚至超越了多數排隊上市的銀行完成IPO後的總估值。儘管在這一年時間裏,收到監管規則影響,微眾銀行的業務開展仍有些“小打小鬧”。

  “微眾銀行作為網際網路銀行,其估值體系更接近於網際網路企業,與傳統上市銀行市凈率為基準的估值體系差距非常大”,一位資深並購律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這也是微眾銀行能夠在業務體量較小的背景下,實現估值趕超的重要原因。”

  微眾估價

  據媒體報道,騰訊旗下微眾銀行將達成4.5億美元融資協議,投資人包括美國私募基金華平投資以及新加坡淡馬錫,估值達55億美元,折合成人民幣約為362億元。

  對於媒體的報道,微眾銀行有關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微眾銀行確有補充資本的計劃以支援業務發展,具體方案還在與各方溝通和磋商。感謝社會各界的關切,相關資訊以微眾銀行正式公告為準。”

  雖然上述估值暫時未得到微眾銀行的最終確認,但是從微眾銀行的反應來看,報道內容並不離譜。如果説,362億元的估值水準聽起來有些抽象,那麼與上市銀行和擬上市銀行一對比,即可以發現微眾銀行的強大。

  以上市城商行寧波銀行為例,該行截至目前的總股本為39億股,其中流通股總股本為34.5億股(其餘部分為境內發行的優先股),按照截至1月30日的收盤價每股12.13元、以及寧波銀行流通股總股本計算,寧波銀行的總市值約為418億元。此外,南京銀行的A股總股本為29.69億股,截至上週末的每股股價為14.62元,總市值為434億元。

  事實上,這兩家上市銀行屬於少數的未破凈上市銀行,雖然總市值在上市銀行中排名靠後,但是其估值單價(市凈率)已經高於絕大多數上市銀行。

  如果以排隊上市的擬上市銀行為參照,微眾銀行的排名將更為靠前。

  以江陰農商行為例,該行發行股數為不超過4億股,發行後總股數不超過20億股,發行前每股凈資産(截至2014年12月31)為4.21元。如果按照發行價略高於發行後每股凈資産估算,該行完成IPO後的估值難以突破百億元。

  事實上,多數排隊IOP的農商行上市後的估值在數十億元至200億元之間,難以超越微眾銀行的估值;而排隊上市的城商行中,江蘇銀行、上海銀行上市後的總估值大概率超越微眾銀行目前的估值,而杭州銀行與微眾銀行的估值可能會比較接近。

  在上述資深並購律師眼中,與傳統金融機構不同,網際網路企業的價值取決於其用戶數、變現能力和市場份額等指標。其中,用戶數的影響力最大,用戶數越多,企業的價值越大。此外,網際網路雖然開放但並不均等,網際網路的一個重要特徵就是“贏者通吃”。因此,各類VC、PE等風險投資機構往往會極為重視網際網路企業的行業地位,機構投資人通常會願意付出高溢價來購買領先者的股權,“有時候,高溢價是比較驚人的,能夠達到資産的幾倍甚至數十倍,這在傳統金融機構是不可想像的”。

  該人士進一步指出,與普通的上市公司參照市盈率指標不同,傳統銀行包括上市銀行的估值體系是參考市凈率這一重要指標的。也就是説,上市銀行的凈資産是其估值的邊際線,雖然也有破凈的情況,但是“低於凈資産的估值屬於被低估”可以説也是業界共識。

  銀行屬性略有增強

  事實上,微眾銀行APP亮相之初就引起了行業分析師的關注,並被引申到“對於上市銀行的影響”這一資本市場層面。招商證券認為,良好的移動互聯網用戶體驗,與微信、QQ賬號的無縫對接,遠高於傳統銀行存款産品的收益,再加上龐大的年輕用戶群體支援,這必將對傳統銀行業帶來衝擊。但同樣要看到的是,網路銀行和傳統銀行唇齒相依,在現行的銀行法規下,純網路銀行與傳統銀行還是互利共生的關係:一方面需要共同把蛋糕做大。另一方面網路銀行又從傳統銀行利潤中切分部分蛋糕。

  但是,從目前的進展來看,微眾銀行仍按部就班的履行著其“連接者”的定位,銀行牌照僅是略有增強。

  在微眾銀行的手機APP中,微眾銀行著重描述了9個時點,分別是:2014年7月24日,獲得籌建批復;2014年12月12日,微眾銀行獲得開業批復和金融許可證;2014年12月16日,微眾銀行正式成立;2014年12月28日,微眾銀行官網上線;2015年1月4日,總理親臨微眾銀行考察;2015年5月15日,微粒貸産品上線手機QQ;2015年8月15日,微眾銀行APP上線;2015年9月21日,微粒貸産品上線微信;2015年9月23日,與優信二手車合作,平臺金融業務上線。

  此外,有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12月末,微粒貸貸款餘額74.95億元,共開通白名單客戶2034萬人,授信客戶352萬人,授信金額757億元,累計66萬人線上貸款128.17億元。微眾銀行APP客戶數累計逾32萬人,産品代銷規模接近150億元。對於上述據稱來自監管部門的數據,微眾銀行有關人士表示,“鋻於目前處於騰訊財報披露的靜默期,不便回應數據的準確性”。

  雖然微眾銀行的銀行牌照屬性仍顯不足,但是2015年12月25日,央行正式下發《關於改進個人銀行賬戶服務,加強賬戶管理的通知》(下稱《通知》),規定銀行建立賬戶分類管理機制,並有條件允許遠端開戶。這對於沒有物理網點的網際網路銀行而言無疑是利好。

  但美中不足的是,央行對個人銀行賬戶實行了分類管理,不同渠道開立的賬戶具有不同許可權,這意味著雖然遠端開戶的限制被開放,但微眾銀行、網商銀行等網際網路銀行也仍未迎來真正的曙光,目前通過遠端開戶的賬戶只能辦理小額消費和繳費支付,仍無法完全實現傳統賬戶的全部功能。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