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權抵押貸款將在京津試點 激活10萬億農村金融市場
- 發佈時間:2015-12-29 09:40: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畢曉娟
根據全國人大常委會昨日表決通過的一項決定,中國將在北京市大興區等232個試點縣(市、區)、天津市薊縣等59個試點縣(市、區)分別開展農村承包土地的經營權、農民住房財産權(簡稱“兩權”)抵押貸款試點。
該決定自今日起實施,試點地區在用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和農民住房財産權抵押貸款方面將有章可循。決定同時要求,必須堅守土地公有制性質不改變、耕地紅線不突破、農民利益不受損的底線,堅持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
業內人士分析,這將有利於盤活農村土地資産,激活農村金融。但同時,也會産生一定的抵押風險,需要出臺細化措施防範。
盤活農村土地資産 激活農村金融
“此次兩權試點在一定意義上,為‘三農’發展找到了增添活力的穴位,可以有效地解決貸款難的問題,這是農民多年的期盼,深得人心。”全國人大農業與農村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王金山對媒體表示:“這也是金融系統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方向上邁出的切實一步,希望儘早取得經驗、及時推廣開來,取得更大效益,這將對‘三農’進一步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過去,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和農民的宅基地使用權屬於現有法律法規(物權法和擔保法)禁止抵押的財産。此次試點,實際是從法律上進一步落實農村土地的用益物權,賦予農民更多財産權利,深化農村金融改革創新,以盤活農村資源、資金、資産,增加農業生産中長期和規模化經營的資金投入,同時為穩步推進農村土地制度改革提供經驗和模式。”農發貸CEO楊世華對記者説。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李錄堂教授也對記者表示:“這又是一次國家層面的農村改革探索,值得肯定和支援,也符合‘試驗、試驗又試驗,探索、探索再探索’的中央精神。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於盤活農村土地資産,激活農村金融。如果一畝地融資按5000元計算,那麼20億畝耕地就是10萬億,這對推動農村農業現代化將是巨大的力量。”
防範抵押風險 維護農民利益
“這個政策效果還要具體地區具體分析,長三角、珠三角區域的農村土地價值比較大,抵押貸款會比較多,效果會強一些;而對中西部山區的農村而言,土地價格比較低,抵押貸款會比較少,效果會弱一些。”東方艾格農業資深分析師馬文峰對記者分析説。
同時,馬文峰還説:“因受教育程度和觀念所限,年輕農民對這個抵押貸款政策的接受程度會高一些,而老年農民對這個政策的接受程度會低一些。這是因為土地對老年農民有一定養老功能,一旦失去,會對個人造成比較大的影響。因此,應出臺一些配套措施來保障失地農民的生活。”
李錄堂也對記者坦言:“有一些問題值得注意,有的農民在還不上貸款時,他的承包土地經營權或住房財産權可能被銀行出售,而買入者又不是原集體土地所有者,這就意味著土地集體所有者會因抵押風險而改變。對銀行而言,將來一旦‘兩權’抵押出現風險,土地或農民房産債權的市場化處置會受到極大的限制。當然《意見》中也提到了‘兩權’抵押風險防範問題,但具體如何防範並沒有説明。”
對此,李錄堂向記者建議:“可以借鑒國有企業劃分國有股、企業股和企業全員持股的經驗及城鎮住房公積金改革的做法,將農地産權(農地承包經營使用權等)在集體和農民之間按集體佔51%、農民佔49%的比例分配(簡稱“51:49式”土地集體公有制)後再市場化流轉, 當然該比例劃分不是絕對的,也可借鑒“金股”制度等靈活處理。”
李錄堂還説:“建議集體所佔農地産權及收益總額的51%主要用於農民土地社會保障金和農地規模化公積金,以解決農地市場流轉過程中失地失業農民的生存和就業保障問題,其餘49%的收益歸農民個人所有,進而形成既能保證農地集體所有制主導地位,又具有雙重保障和穩定性的農地産權市場流轉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