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P2P跑路怎敢堂而皇之 靠百姓鑒別風險不現實

  • 發佈時間:2015-12-02 09:35:41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李延霞 吳雨  責任編輯:畢曉娟

  近期P2P(個人與個人之間的借貸交易)平臺鑫利源在其官網公然發佈跑路公告,引發社會廣泛關注。

  P2P網貸迅猛發展,為百姓帶來了新的投資渠道,也為中小微企業打開了新的融資路徑,攪活了金融之水。據網際網路金融研究機構“網貸之家”的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10月底,全國P2P平臺曆史累計成交量達到10983.49億元,首次突破萬億元大關。

  但網貸平臺跑路者如此堂而皇之,也反映出在為大眾提供高效便捷金融服務的同時,P2P行業發展存在準入門檻低、違法成本低、監管不到位等問題。

P2P跑路怎敢堂而皇之 靠百姓鑒別風險不現實

  網際網路金融鯰魚效應顯現 “攪活”金融之水

  P2P網路借貸的發展迅猛,為百姓投資理財和小微企業融資開闢了新渠道,成為傳統金融的有益補充。網際網路金融研究機構“網貸之家”的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10月底,全國P2P平臺曆史累計成交量達到10983.49億元,首次突破萬億元大關。

  拍拍貸CEO張俊表示,P2P的本質是普惠金融,其創新應該體現在真正去服務那些沒有被傳統機構所覆蓋的群體,成為國家金融體系的有益補充。“如果只是獲得快錢,缺乏應有的核心競爭力,將來一定會被市場擠壓,甚至淘汰。”

  中央財經大學金融法研究所所長黃震表示,網際網路金融的創新驅動效益已經顯現,很好地發揮了鯰魚效應,“攪活”了金融之水。

  行業在風控方面面臨重大難題

  網貸之家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0月底,P2P網貸行業累計問題平臺達1078家,其中跑路的佔比為42.55%,停業的佔29.79%。問題平臺涉及的投資人數約14.2萬人,涉及貸款餘額79.1億元。

  專家表示,由於行業門檻低,各路資本紛紛入圍,整個行業良莠不齊、魚龍混雜,一些機構的專業水準、管理能力、風險控制能力等明顯不足,甚至有的網貸平臺本身就只是為圈錢而生。

  與傳統金融行業一樣,風控是網際網路金融的命脈。“中國徵信滲透率遠低於美國,國內仍有10億人游離于央行徵信體系之外,且央行徵信系統尚未對網際網路金融企業開放,這是目前整個行業在風控方面面臨的重大難題。”拍拍貸首席風險官章峰表示。

  此外,為追求短期利益進行違規操作也是導致問題發生的重要因素。設資金池、借新還舊、自融等雖多次被明令禁止,但在不少平臺仍然存在。專家表示,網際網路金融平臺最終要拼風控能力、拼模式、拼實力,這樣才能給投資人更多信心,讓更多資金回流到實體經濟中去。

  全靠百姓鑒別風險不現實 監管需儘快落地

  一旦平臺跑路,由於P2P的網際網路屬性,投資者維權、追討過程比較繁雜,成本也較高,立案並偵破的案件很少,多數投資者血本無歸。在行業風險不斷積累的情況下,監管卻處於缺位狀態。《關於促進網際網路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從框架上對P2P的行業定位、監管方向及分工等進行了規定,但相關的準入標準、機構屬性、運作規範等監管細則遲遲沒有落地,行業仍處於監管的真空地帶。有媒體報道稱,鑫利源宣佈跑路後,地方金融辦説沒有監管能力,地方銀監局説不太了解,就折射出這種尷尬。

  在前無嚴格準入、後無監管約束的狀況下,僅僅依靠老百姓擦亮眼睛去識別錯綜複雜的金融風險是不現實的。中國社科院金融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曾剛表示,應抓緊在人員資質、機構屬性、運作規則等方面對行業進行規範,維護行業健康發展。

  近日,央行調查統計司司長盛松成在一個論壇上透露,已將網際網路金融統計制度納入央行明年將執行的銀行業金融機構統計制度中,並在剛剛結束的年度統計制度工作會議上作了部署。業內人士表示,預計在網際網路金融統計監測體系基本完善並得到市場廣泛接受後,全面網際網路金融監管政策出臺的時機才會成熟,所以相關監管政策最快也得在明年下半年落地。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