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P2P平臺跑路堂而皇之 監管細則需儘快落地

  • 發佈時間:2015-11-30 09:04:46  來源:新華網  作者:李延霞 吳雨  責任編輯:畢曉娟

  近期P2P平臺鑫利源在其官網公然發佈跑路公告,引發社會廣泛關注。跑路者如此堂而皇之,反映出在為大眾提供高效便捷金融服務的同時,P2P行業發展存在準入門檻低、違法成本低、監管不到位等問題。

  P2P網路借貸的發展迅猛,為百姓投資理財和小微企業融資開闢了新渠道,成為傳統金融的有益補充。網際網路金融研究機構“網貸之家”的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10月底,全國P2P平臺曆史累計成交量達到10983.49億元,首次突破萬億元大關。

  拍拍貸CEO張俊表示,P2P的本質是普惠金融,其創新應該體現在真正去服務那些沒有被傳統機構所覆蓋的群體,成為國家金融體系的有益補充。“如果只是獲得快錢,缺乏應有的核心競爭力,將來一定會被市場擠壓,甚至淘汰。”

  中央財經大學金融法研究所所長黃震表示,網際網路金融的創新驅動效益已經顯現,很好地發揮了鯰魚效應,“攪活”了金融之水。

  網貸之家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0月底,P2P網貸行業累計問題平臺達1078家,其中跑路的佔比為42.55%,停業的佔29.79%。問題平臺涉及的投資人數約14.2萬人,涉及貸款餘額79.1億元。

  專家表示,由於行業門檻低,各路資本紛紛入圍,整個行業良莠不齊、魚龍混雜,一些機構的專業水準、管理能力、風險控制能力等明顯不足,甚至有的網貸平臺本身就只是為圈錢而生。

  與傳統金融行業一樣,風控是網際網路金融的命脈。“中國徵信滲透率遠低於美國,國內仍有10億人游離于央行徵信體系之外,且央行徵信系統尚未對網際網路金融企業開放,這是目前整個行業在風控方面面臨的重大難題。”拍拍貸首席風險官章峰表示。

  此外,為追求短期利益進行違規操作也是導致問題發生的重要因素。設資金池、借新還舊、自融等雖多次被明令禁止,但在不少平臺仍然存在。專家表示,網際網路金融平臺最終要拼風控能力、拼模式、拼實力,這樣才能給投資人更多信心,讓更多資金回流到實體經濟中去。

  一旦平臺跑路,由於P2P的網際網路屬性,投資者維權、追討過程比較繁雜,成本也較高,立案並偵破的案件很少,多數投資者血本無歸。在行業風險不斷積累的情況下,監管卻處於缺位狀態。《關於促進網際網路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從框架上對P2P的行業定位、監管方向及分工等進行了規定,但相關的準入標準、機構屬性、運作規範等監管細則遲遲沒有落地,行業仍處於監管的真空地帶。有媒體報道稱,鑫利源宣佈跑路後,地方金融辦説沒有監管能力,地方銀監局説不太了解,就折射出這種尷尬。

  在前無嚴格準入、後無監管約束的狀況下,僅僅依靠老百姓擦亮眼睛去識別錯綜複雜的金融風險是不現實的。中國社科院金融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曾剛表示,應抓緊在人員資質、機構屬性、運作規則等方面對行業進行規範,維護行業健康發展。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