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4日 星期四

舊聞重提 P2P懸疑又起

  • 發佈時間:2015-11-19 04:32:52  來源:解放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畢曉娟

    “陸金所剝離P2P業務了!”上週三一早,白領徐先生看到網上一則消息,感覺“整個人都不好了”。

  消息稱:中國平安對外宣佈,陸金所的P2P業務與平安直通、平安信保整合為‘平安普惠金融’集群。不少業內人士認為,這意味著陸金所剝離了P2P業務。

  陸金所,全稱上海陸家嘴國際金融資産交易市場股份有限公司,是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旗下一家網際網路金融理財平臺。近年,因其銷售的P2P産品收益率相對穩定,且有平安集團做隱性“背書”,在個人投資者中頗具知名度。徐先生記得辦公室裏一位理財“老法師”説過,“P2P理財産品,你要是連陸金所的都不敢買,就沒有你可以買的了”。所以,在徐先生心目中,“陸金所”三個字就是一塊金字招牌。三個月前,徐先生在陸金所購買了一款一年期的P2P産品。不過,現在他心中隱約泛起一絲不安:自己通過剝離了 P2P 業務的陸金所借出去的錢,還安全嗎?

  因起轉型?

  “這則消息是今年3月份發生的事兒,不知道怎麼又會被翻出來説。這幾天,問我這事兒的人特別多。”當記者前去詢問,陸金所有關負責人對這則“舊聞重提”表示“一頭霧水”。

  “當時消息剛出時,很多人以為,我們為了上市,就放棄了P2P業務。其實,陸金所目前並沒有上市計劃,P2P也不是不做了,只是將線下的團隊‘交’出去了。”

  P2P,説到底是消費金融類産品,而所謂的陸金所P2P線下團隊“交”出去了,就是與平安集團旗下另外兩家公司相似的金融業務整合到一起了。

  今年3月17日,平安集團對外宣佈:將陸金所所轄的P2P小額信用貸款、平安直通貸款業務,以及平安信保的業務管理團隊進行整合,合併為“平安普惠金融”業務集群。

  平安集團為何會做出這樣的決定?陸金所董事長計葵生曾這樣解釋:“平安直通、平安信保、陸金所都有線下門店和業務員。比如説,陸金所有100多家門店、1000多名業務員,而平安信保有500多家門店,1萬多人。如果大家合併在一起,貸款量就可以增加5倍到10倍。”

  將線下P2P業務“交”出去後,陸金所將專注于做線上平臺。“陸金所將線下業務合併到一個更大的線下業務平臺——普惠金融,然後這個更大的線下業務平臺,反過來向陸金所‘導流’,它的P2P産品可以放在陸金所的平臺上銷售,通過網際網路的方式再放大銷售效應。未來,在陸金所這個線上平臺上,不僅會繼續有P2P(借款端為個人的消費金融産品)和標準的金融産品(如貨幣基金、壽險、萬能險等),以及非標的金融資産(如資管計劃),甚至還會有債券眾籌、股權眾籌。”計葵生用了一個比喻,陸金所現在幹的“是金融資産交易的淘寶”。

  陸金所要做平臺,並非一時興起的想法。按照計葵生的説法,在陸金所成立之初,就定位為一個平臺。“馬總(指平安集團董事長馬明哲)經常説,必須從‘養牛賣牛奶’轉變成牛奶市場。”

  “要做平臺,不是放點産品上去,就會有人願意借錢、有人來貸款的。聚人氣,是任何一個平臺站穩腳跟的基礎。”業內人士分析,“陸金所之所以在前幾年,費心費力自己做線下P2P産品,主要還是為了聚人氣。同時,自己進行風控、設計産品、建立徵信體系,來熟悉這個市場,為轉型平臺做準備。”

  行業風險?

  在網際網路金融平臺融360首席執行官葉大清看來,陸金所此時轉型,與P2P行業與日俱增的風險,不無關係。

  葉大清此前在美國金融界工作多年,非常熟悉美國消費金融商業運作模式。他回國後創立了融360,開展的研究之一,就是每個季度針對P2P市場出具一份調查報告。

  他口中“與日俱增的風險”,是指今年以來P2P行業遭遇整體運營成本的提高。

  今年以來,經濟下行壓力較大,實體經濟整體下滑嚴重,P2P市場也受到了不小的影響。“經濟週期就像波段一樣。處於上行時,賺錢很容易;處在下行時,賺錢非常難。中國經濟正處在深度調整期中,位於經濟下行波段中。”

  “P2P企業的利潤主要來自貸款與借款的利率差,再減去運營成本。P2P 平臺的運營成本今年大幅增加。”

  正規 P2P 公司的運營成本包括:地推人工、門店租金、網路運維、風控等等成本,此外還有一塊“大頭”就是壞賬率。

  壞賬率一直是 P2P 逃不過的坎。風控沒把握好,貸出去的錢收不回來,自然就産生了壞賬。“陸金所的風控在行業內算做得好的,今年3月陸金所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他們的壞賬率在5%到6%。在經濟下行週期中,P2P的壞賬率只會更高。”葉大清估計,今年P2P市場平均壞賬率可能在10%左右。而銀行的壞賬率比例在2%以內,由此可以看出 P2P 市場中壞賬率之高。

  上海首家國資P2P平臺——融道網·生菜金融副總經理鄭海陽也觀察到了今年P2P市場的脆弱:流動性稍有風吹草動,最先倒下的就是那些根基不穩的P2P企業。“今年6月,中國A股市場指數創下新高,市場資金紛紛流入股市,對P2P的資金造成很大影響。根據網貸之家統計,今年6月出現問題P2P數量達125家,為歷年之最。”

  一個江湖?

  無獨有偶,今年上半年,另一家網際網路金融——螞蟻金服表示,將不再做具體金融業務,而要做一個平臺的提供者。螞蟻金服曾推出過一款P2P産品“螞蟻小貸”。

  業內人士認為,P2P市場兩大標桿企業相繼宣佈放棄線下 P2P 業務,在一定程度上警示著市場風險的增加。

  融360今年10月出具的一份最新P2P報告顯示:截至今年9月底,全國P2P企業有1867家,市場規模為1萬億元。“1萬億元其實是很小的盤子。以銀行業資産規模做比較,工商銀行資産規模是22萬億元,民生銀行資産規模是7萬億元。”

  但就是這1萬億元的小盤子,引發的關注可不小。某某P2P公司老闆跑路,多少投資者辛苦錢打了水漂,等等,這樣的消息不時被爆出。“P2P市場規模很小,不會引發金融系統性風險; 但因為P2P市場主要投資者都是個人,一旦有公司倒閉或者老闆跑路,産生的影響極壞。”葉大清認為,經過幾年高速發展,P2P行業積累了不少問題,隨著現在市場風險的加劇,今年可能會有越來越多的 P2P 出現資金鏈問題。

  “P2P已進入資産萬億元、日成交逾百億元的時代,但在巨大的市場井噴背後,是個‘龍蛇混雜’的江湖。”一位業內人士這樣形容現在的P2P市場。

  業內人士喜歡按照投資方來分類P2P企業:第一類是銀行係,以陸金所等為代表,因為有銀行的強大資源做背書,投資者對這類平臺往往比較放心;第二類是國資係,比如國開金融有限責任公司聯合江蘇省內國有資本力量打造的開鑫貸,這類平臺往往給投資者有政府背景的暗示;第三類是上市企業係,這類平臺有完整的産業鏈資源,讓P2P有源源不斷的“資産端”業務可做;第四類是風投草根系,佔市場數量八成左右,數量多、最活躍,也最雜。

  一位資深業內人士認為,銀行係與國資係不會成為 P2P 市場的主流,因為他們有股東資源可以依賴,財力上不需要去爭搶P2P市場那麼小的盤子,運作上也很難完全市場化。民營企業才是P2P市場的主力,因為P2P本身做的就是大型金融機構不願意做的生意。

  風吹草動?

  被認為最有可能執掌P2P市場的風投草根系,可能是最容易“風吹草動”出問題的一類。

  來自融360的統計稱,P2P至今已經出現壞賬1000億元,累計問題平臺達966家,行業淘汰率高達34.1%。今年以來,僅深圳就已出現錢海創投、旺旺貸、時時貸等22家平臺跑路、詐騙或歇業事件,涉及金額超過2億元,涉及投資者4500人左右。

  今年7月,深圳P2P“龍頭企業”紅嶺創投被曝出現1億元壞賬。原來,平臺上14個標的涉及4個借款項目,到期後借款企業無法支付。由於後續處理週期比較長,紅嶺創投自己掏腰包先行墊付了本息,向投資者進行兌付。

  分析人士認為,紅嶺創投這次壞賬借貸的基本上都是造紙企業,而目前紙漿貿易的利潤極低,一噸紙漿凈利只有20元-30元,以這樣的利潤根本沒有能力來償還P2P公司要求的高利息。因此,這四家紙業老闆集體跑路,並不稀奇。

  “正是由於平颱風控技術不過關,導致鉅額逾期或壞賬。紅嶺創投算資本雄厚,如果放在其他實力不那麼雄厚的平臺上,本身無法承擔,最終可能就會拖垮。”鄭海陽説。

  風投草根系P2P還面臨較高的經營風險,即當整體風險控制不力,風險撥備不能夠覆蓋風險,資金鏈斷裂,平臺就會失去流動性,引發倒閉。

  此外,P2P 現在幾乎屬於無門檻、無監管的行業,混入了不少存心詐騙的人。“在淘寶上花50塊錢就可以買一個P2P軟體,解決了平臺的技術問題; 再花幾百塊可以註冊一個域名; 路邊發發小傳單,一家P2P公司就這樣開張了。”

  今年,風投草根系P2P還出現了一些新情況。由於實體經濟不景氣,造成優質的資産項目緊缺。“行業內管這種現象叫‘債權荒’,P2P平臺投資人資金端需求增速大於借款人資産端的供給增速,簡單説,就是平臺不缺投資人,但是缺好的借款人。那些大的P2P平臺可以通過申請基金代銷牌照、收購券商、保險公司等,開發出更多綜合性的産品,避免了資金 ‘站崗’; 但中小草根P2P平臺無力開發其他投資渠道,很多因為債權項目不夠用而導致資金‘站崗’嚴重。這種情況下,一部分中小P2P平臺忽略風控,拿一些不靠譜的債權項目充量,尋求與不靠譜的小貸與典當等公司合作,就會面臨流動性風險。”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