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P2P平臺“黑名單”的分量有多重

  • 發佈時間:2015-07-17 07:36:09  來源:杭州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明江

  一方面是行業內的質疑,一方面是不斷倒下的P2P平臺,有關於網際網路金融的“黑名單”已經引起了各方關注。

  日前,年初以網貸黑名單激起千層浪的大公國際又將40家網貸平臺“拉黑”,緣由是資訊披露不充分、償債能力無法評估、涉嫌關聯擔保和自擔保、債務資金用於非實體經濟等關鍵問題。

  而這40家P2P平台中,不乏易貸網、米牛網和鑫合匯這些最近在市場上頻頻做推廣的品牌。至此,大公國際的黑名單已涵蓋1277家網貸平臺。

  不少P2P平臺負責人表示不滿,積木盒子的老總戲謔道,“我們已把大公拉黑。”更有不少網貸業人士自嘲説“求上榜”來吸粉。

  大公國際究竟何方神聖?

  百度資料裏顯示,大公國際全稱為大公國際資信評估有限公司,是中國信用評級與風險分析研究的專業機構,1994年經中國人民銀行和國家經貿委批准成立,是中國認可為所有發行債券的企業進行信用等級評估的權威機構。

  看樣子,人家也是名門出身,屬於有頭有臉的公司。可如果換作央視3.15晚會,我想這些企業負責人是萬萬不敢如此囂張的。這樣一份負面的名單,為何讓涉事者嗤之以鼻?

  早在今年初,有平安銀行背景的P2P平臺便被拉入大公國際的預警名單,當時引起軒然大波,甚至被不少網貸人士稱之為笑柄。對這份名單最大的詬病就是漏洞百齣,公信力不足。僅靠線上資訊採集來評判風險,不夠全面、客觀。另外,大公國際不僅從未系統地披露過其網貸評級標準,甚至在近幾次的公開評級中都存在硬傷,大部分內容由於無法考究,所以僅是主觀猜測。

  實際上,目前市場上對P2P平臺做評級的公司並不少,但水準參差不齊。

  一位P2P平臺浙江區負責人告訴我,做得較好的P2P評級公司均會與平臺對接,給出數據介面,實時抓取平臺數據,並對平臺進行數據跟蹤,最終給出評級。“但一些公司可能僅讓平臺遞交材料或者來平臺調研一天,甚至毫無調查就給出評級結果,令人無法信服。”這位負責人透露,也有不少評級公司以此進行一些費用高額的商業活動,評級的公正性令人質疑。

  當然,我們不能説這份名單一無是處,當中提到的諸如資訊披露尺度以及資金池監視等問題,確實值得投資者關注,出現問題的P2P平臺數量僅僅上個月就創出歷史新高。同時,P2P行業的逾期項目也大幅度出現,潛在風險激增。這樣看來,網貸評級確是行業所需。

  所以説,不管是對於網貸平臺還是評級機構,各自掃好門前雪,把好自己的關才是重中之重,單單靠打嘴仗是沒用的。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