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P2P與上市公司相愛容易相處難

  • 發佈時間:2015-10-26 10:29:17  來源:東方網  作者:王宇  責任編輯:畢曉娟

  國內謀求上市的P2P平臺不在少數,許多平臺紛紛與A股上市公司尋找合作契機。在條件尚未成熟的情況下,合作通常會終止。對賭協議的存在和上市公司對於壞賬風險的控制,讓雙方的合作更生變局。

  近日,被譽為世界上第一家上市P2P平臺的TrustBuddy,因公司內部存在挪用客戶資金等嚴重不當行為被勒令停止提供服務,公司的股票增發計劃也被叫停。2011年,該平臺在納斯達克OMX公開交易,其獨特的短期貸款模式在歐洲贏得了巨大的優勢。

  在此之前,對於中國的P2P平臺來説,TrustBuddy絕對是“別人家的孩子”。到目前為止,中國有眾多的網貸企業在上市的路上一路狂奔,但鮮見成功者,不過上市往往成為平臺炒作的熱門話題。

  受制于國內網貸監管法規的缺乏,以及行業基礎設施的不完善的因素,國內的P2P平臺距離上市的目標仍不十分明確。但一直以來,P2P平臺希望通過與上市公司的合作曲線達成目的,上市公司也出於資本市場運作考慮會向前者伸出橄欖枝。

  據《投資者報》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有近70家A股上市公司曾經或正在與P2P平臺合作。與熱鬧的聯姻相比,近期出現的多起“分手”事件再次暴露出目前P2P網貸上市條件的不完善和風險性,以及P2P投資的不確定性。

  三家平臺爭搶港股上市第一股

  10月21日,付融寶宣佈榮獲上市公司中技控股、知名風投軟銀中國、浙商基金(北京)戰略入股3.5億元,成為江蘇省融資最高的P2P平臺,這是《投資者報》記者所了解的最新的P2P與上市公司合作的消息。

  就在前一天,香港上市公司太平洋實業發佈公告稱,針對中國P2P平臺“財加”的買賣協議已滿足所有先決條件,正式完成落實。財加方面也稱,財加作為成功登陸香港主機板的中國網際網路金融領域的第一股,繼續領跑于網際網路金融行業,並邁向公司發展的新階段。

  對於中國網際網路金融港股第一股的稱號,翼龍貸方面並不認同,翼龍貸公關在和記者交流時稱,翼龍貸才是第一家香港主機板上市的P2P平臺。原因是,今年6月,隨著聯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聯合交易所IPO,作為聯想控股成員企業之一、國內最大的三農網際網路金融平臺翼龍貸由此正式成為“國內第一家母公司上市的P2P公司”。

  此外,金融工場方面亦有不同看法,金融工場於今年1月被香港上市公司中國信貸全資收購,目前由北京鳳凰信用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運營,目標是為小貸公司、資産管理公司及其他貸款機構等提供P2P解決方案。

  從3家P2P平臺爭搶港股上市第一股的激烈,可以窺見出國內網貸企業上市的積極性,以及與上市公司合作的代表意義。良好的市場環境不僅讓P2P網貸迎來廣闊的發展空間,也吸引了許多上市公司以自建、控股收購、參股等形式佈局P2P網貸業。

  網貸平臺為何需要上市公司

  資深投資者向《投資者報》記者反映,每當看到P2P平臺即將上市的資訊,從內心來講,一方面會對P2P更加有信心,對行業充滿希望;另一方面會覺得很悲觀,深感行業浮躁,平臺老闆都在急於套現尋求退出,而且退出道路也並不那麼順利。

  業內人士分析稱,首先是P2P行業的火爆吸引大型國企、上市公司蠢蠢欲動,急於涉足P2P網貸行業。此前,上市公司熊貓煙花謀轉型,上線網貸平臺銀湖網進軍P2P行業,結果是銀湖網受熱捧,帶動熊貓煙花的股價扶搖直上。

  其次是由於行業氛圍比較浮躁,過度燒錢需要補給。大多數平臺為了迅速提升規模效應,展示平臺實力,一味追求資金端的規模,不斷通過燒錢進行市場行銷,快速佔領市場贏得客戶。甚至有的平臺産品尚未開發完整就開始大力進行行銷推廣,而且公司管理能力跟不上市場擴張速度。

  還有就是因為各大P2P平臺,猶如雨後春筍般不斷涌現,為了博得眼球,吸引投資者,各大平臺極盡可能利用各種渠道、各種新聞點進行宣傳推廣,上市公司的收購或者合作對平臺來説有極強的“背書”作用,可以得到投資者的認可。

  儘管最終大多數P2P平臺與上市公司的聯姻都以失敗告終,但從單純市場行銷的角度,這些新聞一旦由媒體跟蹤擴散,無論是對於P2P平臺,還是上市公司都是極好的宣傳推廣,可以為公司帶來一定程度的曝光度,無形中幫助公司做了一波品牌推廣。

  上市公司跨行P2P網貸背後的目的

  在不少人看來,上市公司與P2P的結合能使上市公司在資本市場受到資金追捧,所以A股上市公司熱衷於跨行P2P網貸平臺,因此會有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與P2P平臺進行聯姻。

  業內人士指出,首先得益於P2P網貸在國內的飛速發展,眾多上市公司普遍看好P2P網貸行業的發展前景,出於資本逐利的天性,在適當的時機切入某一個或幾個P2P平臺,希望在行業的大發展下佔據一席之地。

  其次,一些上市公司出於整合自身供應鏈的角度考量,構建供應鏈金融體系。由於處於供應鏈中上游的供應商很難通過傳統信貸方式獲得銀行的資金支援,為了避免資金短缺導致的後續環節停滯,供應鏈金融業務因此應運而生。P2P網貸平臺的建立有助於上市公司作為核心企業,打通上下游渠道紐帶,提高企業整體供應鏈的有效運作。今年9月17日,A股上市公司瑞茂通7705萬元現金入股中瑞財富,參股比例20%,中瑞財富稱,未來雙方將憑藉各自在網際網路金融及供應鏈領域的經驗合作,繼續深耕供應鏈金融市場。截至目前,該平臺累計投資額突破21億。

  更為普遍的是,出於資本市場運作考慮,上市公司涉及P2P網貸業務容易引發二級市場股價的驟升,作為資本市場概念性題材和利好因素,也會成為上市公司跨行P2P網貸的考慮原因之一。

  當然,上市公司跨行涉足P2P網貸也會使業務更加多元化,有助於企業轉型或者降低行業集中風險,增加利潤節點。

  相愛容易相處難 20天閃婚閃離

  當P2P平臺與A股上市公司懷抱著各自的目的逐漸靠近,行業內就會掀起一股關注的熱潮。今年多起“分手”事件,有些甚至是閃婚閃離,存續期僅僅只有20天之久。雖然有上市公司背景的P2P平臺能提升投資人的信任度,但是其核心是風控,只有嚴格的風控才能在行業中形成真正的競爭力。

  4月13日,你我貸和熊貓金控簽訂合作協議,熊貓金控擬購買嘉銀金融持有的你我貸金融95%股權中的46%,購買自然人嚴定貴持有的你我貸5%股權,同時購買嘉銀金融持有的嘉銀徵信100%股權中的51%。不過簽署轉讓協議之後,遲遲沒有下文,最終你我貸在其官網宣佈雙方擬終止資産重組

  無獨有偶,6月1日,浩寧達發佈公告稱,公司擬收購唐軍、張林持有的團貸網66.0027%股權,對價為6.6億元,由浩寧達大股東協議轉讓上市公司2000多萬股權的方式支付。6月23日晚,浩寧達發佈公告稱,關於收購團貸網相關股權的全部議案均未獲臨時股東大會通過,這意味著作價6.6億元人民幣,收購團貸網股權的系列計劃未能實現,雙方合作終止。同時,團貸網也在發佈了《關於團貸網終止與浩寧達合作的説明》中稱,為保護公司股東和用戶利益,合作宣佈取消。僅僅20天,真可謂閃婚閃離。

  同樣是分手,銀之傑與聯金所相處期限較長。今年2月16日,銀之傑與聯合金融控股簽署《合作意向書》,欲收購後者持有的聯金所與聯金微貸控股權(聯金微貸實為聯金所的資産端公司)。然而,截至8月16日合作意向排他期限到期日,雙方尚未就收購標的股權的具體條件達成一致。最終雙方決定終止本次股權收購的合作意向。

  業內人士指出,在傳統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今年已經有很多上市公司結盟P2P,這種合作趨勢短期內還會有很多,但是真正成功實現轉型的將是少數。

  簽對賭協議和控制壞賬風險

  據業內人士透露,上市公司與P2P擁抱不成,業績對賭協議是其背後的真實因素。

  上述提到的浩寧達收購團貸網。有媒體報道,浩寧達擬以6.6億元收購唐軍、張林持有的團貸網66%股權的同時,與後者簽訂對賭條款。若團貸網2015年度、2016年度、2017年度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凈利潤分別低於2500萬元、7000萬元和11500萬元,唐軍、張林將自掏腰包補足凈利潤不達標的部分。

  唐軍強調説,這份協議所涉及的利潤對賭指標,是經過雙方精細化測算的,其實雙方都認為團貸網能完成相應的利潤增長要求。

  對賭協議的出現,讓原本看似順利的合作出現變局。事實上,多數控股收購P2P的上市公司屬於傳統製造板塊,在經濟下行的趨勢下,企業日子並不好過,迫切需要引入網際網路金融提升估值。但同時,一方面是上市公司對當前P2P行業高估值開始採取風控措施;另一方面上市公司也有市值管理的需要,所以,有意向的上市公司不希望看到自己所收購的P2P公司出現業績滑坡,拖垮整體市值表現。

  上述業內人士直言,其實只要是控股收購尚未盈利的P2P機構,上市公司都會提出業績對賭條款作為護身符。而在當前很多P2P平臺尚處在燒錢階段、且無盈利的情況下,許多P2P公司與上市公司聯姻的破裂不足為奇。

  目前,仍有很多上市公司和P2P平臺宣佈將達成戰略合作,收購注資,但最終結果如何尚未可知。截至目前,很多此類的合作尚未公佈最終收購進程和結果。

  投之家CEO黃詩樵曾經告訴記者,一些優質的P2P平臺其實並不想被上市公司收購,想被收購的多是近一兩年通過洗牌可能會被洗出去的平臺。這是由於P2P平臺企業的融資方式有很多種,上市公司並購只是其中一種融資方式,經營好的平臺,因為是賣方市場,可以有其他更好的融資方式(比如純財務投資的機構,不參與經營管理等),也有好的談判條件(比如不需要簽對賭條款)。其實,想被收購的平臺因經營壓力較大,希望能引進上市公司股東提升品牌和信用,做大規模,但是勢必會犧牲一些條件。

  開鑫貸總經理周治瀚接受《投資者報》記者採訪時表示,P2P平臺與上市公司合作時,要注意雙方業務是否具有協同性。如果P2P平臺做供應鏈金融,投資者進行選擇時也要注意防止平臺是否有自融的風險。

  業內人士認為,供應鏈公司是經過市場檢驗的,對風險控制比較靠譜的一種運營模式。供應鏈和保理公司的資金成本相似,P2P平臺維持運營的空間需維持在3-5個點左右。

  此外,由於供應鏈公司接觸的業務主要在於進出口貿易,實際上,在資金運營上存在一定的境內外資金的套利空間。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