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危機頻現 P2P的冬天已經到了
- 發佈時間:2015-09-21 08:31:00 來源:中國民航報 責任編輯:鄭夢琦
上半年,P2P還是上市公司和投資機構眼中的“夢中情人”,A股暴跌瞬間使P2P失去了光彩和魅力。“P2P這個行業的冬天已經到來了。” 團貸網董事長唐軍説,股市暴跌使機構無錢可投,P2P整個行業面臨融資難的現實生存難題。
偏偏在融資艱難的時刻,監管利劍抽出,銀監會擬出臺的P2P管理細則中,暫定的5000萬元實繳資本“門檻”,橫亙在眼前。絕大部分P2P為此發愁。
緊急融資“過冬”
“融資為王”,這是對P2P當下情形最恰當的描述。使資本金提升至5000萬元以上的生存“門檻”,成為P2P的當務之急,但是現在的融資環境近乎嚴酷。
唐軍説,6月19日之前,也就是整個股市5000多點的時候,所有的上市公司和投資機構都在找P2P公司合作,談收購或並購,但如今這種情形基本上銷聲匿跡了。“不是説他們不想找,是已經沒有錢投你了,它的股票融資發不出去,定增也發不了。”
P2P融資平臺數量隨著股市暴跌正在急劇減少,據公開數據顯示,6月股災剛發生當月,P2P至少有11家宣佈獲得融資;但是7月、8月融資形勢急轉直下,融資金額也從此前動輒數千萬美元,減至數千萬元人民幣。
“目前據我了解,投資人、風投機構已經基本上不投P2P行業了,也就是説我們很多平臺沒有機會再去獲得風險投資。”唐軍説。
草根平臺陷入融資難,高富帥的平臺卻在加速融合和擴張,奔著上市而去。8月,中國平安宣佈旗下陸金所和前海徵信將一起成立P2P開放平臺“人民公社”,業界認為其要做P2P行業的“天貓”。強者更強,弱者更弱,“馬太效應”正在P2P行業顯現。那些高大上的平臺,交易量不斷刷向新高,而一些中小平臺,還在為投資端的人氣發愁。
面臨生死時速
監管細則尚未出臺,如何快跑並最終拿到入場券,成為當下2000多家中小P2P公司的共同心願。
“因為P2P有了網際網路的屬性,網際網路金融有一定的規模效應和‘馬太效應’,所以必須上一定的規模。”京北金融董事長羅明雄説,在監管細則出臺之前,P2P要撒開腿以最快的速度跑步前進。
P2P行業仍然在快速發展,所以P2P創始人沒有誰願意主動離場。尤其最近股市不好,“蹺蹺板效應”顯現,P2P成交量加速攀升。第一網貸數據顯示,截至9月14日,9月P2P成交量已經達到846億元,已與8月整月的成交量接近。8月,P2P網貸成交額達到962.49億元,逼近千億元大關,環比7月增長12.72%,是去年同期的兩倍。
P2P處於監管前夜,而業務發展又恰逢美好時光,那麼這個時候搶跑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羅明雄認為,第一是絕對不能踩線;第二是一定要在嚴格的風控情況下進行;第三則是撒開腿以最快的速度奔跑,趕在劃線之前趕緊入圍。
洗牌期已經來臨,P2P前一批淘汰出局的是跑路、詐騙等問題平臺。根據P2P研究中心的數據,截至今年8月,全國問題平臺數量累計已達到1041家。而2014年全國問題P2P平臺數量僅為275家,2013年其數量為76家。
一些中小型平臺開始擔心,嚴格監管將倒逼更多平臺出局。高搜易創始人兼CEO陳康分析稱,P2P去年、前年的死法大多數屬於惡意詐騙等;今年純粹詐騙的平臺不多了,大多是由於經營不善;接下來又多了一種死法,就是被監管條款壓死了。
e速貸董事長簡慧星介紹稱,2015年5月,e速貸將註冊資本增至9250萬元,進一步提高了平臺應對風險的能力。但對於5000萬元本金的門檻,多家P2P平臺創始人大呼金額太高,獲得機構投資的平臺畢竟少。
活著才是最重要的
此外,銀行存管成為一些平臺當下最重要的工作。記者了解到,在P2P與銀行協商的過程中,有的銀行提出了1億元的資金門檻要求,同時對平臺的硬體投入、風控團隊、業務合規等諸多方面提出相當“苛刻”的要求。P2P期望達到銀行存管要求,並希望因此獲得隱形背書。但銀行為了規避P2P平颱風險,對其存管門檻的要求甚至比監管還要來得嚴厲。
P2P監管如此之嚴,銀行存管要求如此之高,但是融資卻進入冰封期。唐軍認為,A股市場數十萬億元蒸發掉了,很多以前的上市公司的老闆、上市公司的富豪,以往身家上百億元、幾十億元,如今已經跌去了大半,“他們在銀行股權質押的那一部分錢已經瀕臨爆倉,現在風投機構也拿不到錢,這是行業的冬天”。
現在對於絕大多數平臺來説,最為緊急的是如何融資,以便存活下來。
高搜易創始人兼CEO陳康認為,目前P2P對於個體是悲觀的,但對於行業是樂觀的。在行業管理細則出來之後有可能會淘汰一大批平臺,活著的則是樂觀的,因為可以吃到更大的蛋糕,最重要的是讓自己活著。同時要想好在各種死法面前有沒有預案,但只要能一直活著,就有可能成為剩下的幾十家之一,“所以P2P平臺做好風控,做好産品合規,讓自己活著,活到最後,這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