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融360CEO葉大清:為什麼就算找罵也要發評級報告

  • 發佈時間:2015-06-03 09:31:06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郭偉瑩

  5月下旬,融360聯合中國人民大學國際學院金融風險實驗室發佈了第二期網貸評級報告。該報告一齣便引起強烈反響,我收到很多網貸平臺的反饋,有詢問、有肯定、也有“開罵”的。我要感謝這些致電、致信、發微信的朋友,他們無一例外都關注了我們的報告。

  而且,特別要感謝那些“開罵”的同行。真理越辯越明,這正是我們的初衷。

  第一期報告發出去的時候,也是讚美和質疑接踵而來。這一次,我們早有心理準備。既然做評級,就會有高低,有升降;有平臺高興,有平臺不高興。這都是必然,評級體系也不能片面地來看。

  首先,我們並無惡意。就像谷歌説過不作惡一樣,融360也一樣。融360致力於做金融搜索、推薦平臺,你不客觀、公正、可靠就沒人信你。所以,我們不加入任何派系,我們無意抬高誰、貶低誰,整個行業的繁榮,融360的發展空間才會越來越大。

  其次,這份評級報告不是用來賣的。傳統評級的營利模式是由機構定制;後來演變成由調研對象自己定制,不少評級機構為了短期的利益透支信譽,只要給錢就給好評;甚至墮落成“評級黑勢力”,不給錢就給差評。

  融360做的評級報告,承諾絕不向調研者收費,這只是在融360金融搜索、推薦平臺業務中的衍生品,與之前做的《防騙手冊》一樣,都是為廣大投資者而做,幫用戶擦亮眼睛、降低風險,因此我們要盡力做到客觀、中立、及時。

  説“盡力”,是因為這份報告並不完美,甚至可能還有很多的缺陷和不足。這也是我們感謝那些異議的原因。網際網路金融出現至今,也就2-3年的時間,評級報告也才做了兩期,在這麼多關注和建議之下,它也必將進步、完善起來。

  “為什麼明知會挨罵,融360還要發佈這份報告。”有人説,你們發這個報告不就是想刷存在感嗎?是,也不是。

  融360現在有13萬款金融産品,與上萬家機構合作,一年發數百份行業報告、分析指南、金融消費者手冊……不需要憑一份評級報告來刷存在感。

  但融360確實以金融搜索、推介平臺的身份存在著,也會做所有與這個身份相符的事情。

  平臺上有數百萬投資者,每天關注網貸産品最新收益情況,搜索網貸産品進行投資。我們主張廣大投資人理性看待收益與風險,主張理財時“自擔風險”,作為資訊平臺,我們的責任是為用戶提充足的決策參考資訊,減少因資訊不對稱造成的損失,提高投資人的風險認知能力,不僅對投資人有利,也是對行業的長遠發展也有利。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