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市格局未改 看好網際網路金融和醫療
- 發佈時間:2015-04-27 09:56: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畢曉娟
楊博琳認為,即使市場短期出現調整,也不改中長期牛市趨勢,從居民財富轉移以及政府治理結構改善的角度來看,中長期牛市的概率較大。
改革概念和“網際網路+”無疑是這一輪牛市最火的兩大“風口”,融通新區域新經濟基金的投資策略正是劍指這兩大“風口”,極具看點。
楊博琳將管理這只坐擁兩大“風口”的基金,他認為這一輪牛市有望超越2007年,“從居民財富轉移以及政府治理結構改善的角度來看,中長期牛市的概率較大”。對於行業,楊博琳一方面看好一帶一路、自貿區、國企改革等板塊,另一方面也看好積極擁抱“網際網路+”的新興産業,最看好網際網路金融和網際網路醫療。
中長期牛市概率大
當上證指數站上4000點之後,市場情緒被徹底激活,但對短期調整的擔憂也逐漸加重。楊博琳認為,即使市場短期出現調整,也不改中長期牛市趨勢,從居民財富轉移以及政府治理結構改善的角度來看,中長期牛市的概率較大。
在4月18日、19日,一邊是央行降低存款準備金率,一邊是監管層查融資融券,市場爭議很大。當時楊博琳就指出,監管層查兩融的目的在於維穩,讓牛市走得更慢、更長,央行降準更多是應對經濟下滑而釋放流動性的舉措,總體來看,監管層對市場態度是呵護的,希望通過牛市來完成經濟轉型。因此,市場短暫的調整是正常的,不改長期牛市的趨勢。
楊博琳認為,這一波牛市與2006年、2007年市場環境不同,當時行情主要是以主機板為主,中小板偏弱,而這一波牛市其實始於2012年底,基本是由創業板主導的行情。他説,觀察上證指數走勢就會發現,真正主機板的牛市僅持續了去年底的兩三個月和最近的一個月。
“總體上看,還是以代表經濟轉型方向的創業板來帶動資本市場的上漲。我認為,這個過程還遠遠沒有結束,而且創業板部分龍頭公司即使短期出現調整,長期看空間很大,每次調整往往是佈局機會。”楊博琳説。
除了創業板,楊博琳認為主機板市場也存在較大機會。他表示,他即將管理的融通新區域新經濟基金代表了他看好的兩個方向,一是包括一帶一路、自貿區等概念的新區域,二是代表轉型的新興行業,以“網際網路+”概念為主。
對於傳統行業,楊博琳認為其中投資機會主要通過三個途徑實現,一是過剩産能通過兼併重組讓一部分落後産能退出;二是通過一帶一路實現産能輸出;三是國企通過改革把國有資産證券化率進一步提高,實現管理層的股權激勵,進一步釋放國企的效率。
最看好網際網路金融和醫療
在眾多“網際網路+”概念中,楊博琳最看好網際網路金融和網際網路醫療。
楊博琳表示,從這一輪行情看,最火熱的要數網際網路金融和網際網路醫療,自有其內在邏輯。網際網路金融是最容易網際網路化的,而國內醫療是未來10年的投資主題,因此,這兩大主題被市場看好。
“網際網路金融和網際網路醫療這兩年漲幅較大,短期可能會有調整,但長期來看,發展空間都是非常巨大的。在挑選個股時,要看是否具有核心競爭力。”楊博琳説,以網際網路金融為例,有些公司已經具有優勢,有些只是計劃佈局,對於後者一定要密切跟蹤,看準業務發展是否和佈局契合。
楊博琳認為,在不同市場階段,股價上漲的邏輯不一樣。在牛市中,趨勢比估值更重要,正處於風口的“網際網路+”公司很難用當前的業績來進行估值。他認為,在市值合理的範圍之內,只要所從事的網際網路業務符合預期或超預期,其估值天花板可以略高一些。
此外,楊博琳還表示,傳統行業裏積極擁抱轉型的公司也值得關注,包括農産品(000061,股吧)、機械製造、商貿零售、地産等行業,今年以來市場對此預期較低,未來這些公司也可能迎來春天。
對於建倉策略,楊博琳表示,建倉初期可能會偏穩健,有一定安全墊之後再加大倉位。
TMT達人
今年以來表現最為火爆的就是科技、傳媒和通信(TMT)行業,而楊博琳正是研究TMT行業的達人,擅長成長股投資,這與他即將管理基金的風格非常契合。
80後的楊博琳從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畢業後就進入華夏基金投資研究部工作,歷任研究員、TMT研究組長;2014年12月,在融通基金“打造年輕人的投資夢工場”的感召下來到深圳。今年3月28日起,他擔任融通動力先鋒(161609,基金吧)基金經理,任職以來該基金漲幅已超過12%。
楊博琳早在2011年就特別看好網際網路醫療概念,但當時市場並不太看好。“當時,這些公司的估值都是40倍左右,市場覺得貴了,但從醫療資訊化行業需求看,未來5至10年肯定會很好,我去公司調研後認為未來業績翻番可期。”他説,當時市場很看重估值水準,習慣用20倍、30倍來衡量一個成長股的價值,但他認為網際網路類公司的估值要動態看,重點是看行業前景,因此,他強烈看好一些龍頭公司。而這些龍頭公司股價近兩年翻了10倍,市值也翻了幾倍。
“我為什麼這麼堅定看好?當時,我對比了國外類似公司,發現國內外同類型公司的業務基本沒有差異,但市值差了幾十倍。”楊博琳説,目前很多“網際網路+”概念公司也是這個狀態,未來很多公司市值可能超過國外公司的估值水準,也將涌現出千億市值的公司。
在楊博琳看來,挑選公司有三個標準:一看人,科技類新興公司最重要的是管理層領導能力、團隊的執行能力等;二看公司的業務類型,看它所處的領域是否具有發展前景;三看市場預期是否充分,在市場預期不充分的時候介入安全邊際相對較高。